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3626|回復: 19

[ansys] ANSYSworkbench分析齒輪接觸分析結果與Hertz公式計算值相差很大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4-7 20:07:4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在workbench軟件分析一對直齒圓柱齒輪的接觸應力,主動輪:Z1=45,M=4,從動輪:Z2=20,B=25mm。扭矩T=165000N.mm,網格劃分的比較細致了,結果最大接觸應力值295Mpa。而根據赫茲公式,F=T/d1=T/0.5M*Z1,將F代入赫茲公式,求得最大接觸應力值為536MPa。為什么解析解和數值解相差這么大,跟法向剛度因子有關么?我分別試過法向剛度因子0.3, 1,3,6,結果都不理想。請哪位大俠幫我指點指點,非常感謝。
  q9 Y; f5 P  X6 p$ N3 Z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4-7 21:08:29 | 只看該作者
你接觸橢圓的曲率半徑用的多少?
3#
 樓主| 發表于 2015-4-8 09:33:00 | 只看該作者
zerowing 發表于 2015-4-7 21:08 ; s7 s: B/ C* P% n7 @
你接觸橢圓的曲率半徑用的多少?
6 l/ Q4 I2 E+ y& e! c) b
R1=13.22mm,R2=31.24mm
6 o: l! ?: \+ N3 z/ P4 y% G

點評

。。。怎么會這么小。你漸開線的基圓尺寸也沒這么小吧。  發表于 2015-4-8 09:38
4#
發表于 2015-4-8 09:57:21 | 只看該作者
你的材料屬性、接觸單元設置好了嗎?
5#
 樓主| 發表于 2015-4-8 10:36:41 | 只看該作者
1013007228 發表于 2015-4-8 09:33 # n$ ?3 q( S3 V$ c
R1=13.22mm,R2=31.24mm

" z) ~# [; q6 i- O$ ~/ H: E這兩個值是兩個齒輪接觸點處的曲率半徑5 m1 M) G3 Y) D/ e+ y
6#
 樓主| 發表于 2015-4-8 10:37:37 | 只看該作者
angelguymoon 發表于 2015-4-8 09:57 ' \3 X7 k- m. r- v. q$ W
你的材料屬性、接觸單元設置好了嗎?

+ R) q8 A( W" \1 g) O) ]8 m設置好了,彈性模量和泊松比都設置了3 \. _# L% p. k7 l# f" y; G
7#
發表于 2015-4-11 10:23:51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概念錯誤,首先
Ft=2T1∕d1
3 @2 ^# P9 ~. F2 r" s( O這個公式不是什么赫茲應力公式,這是名義圓周力Ft計算公式,而圓周力Ft是法向壓力Fn的分解力5 s# j# v+ i  _6 ?8 e
法向壓力:齒輪嚙合傳動時,若忽略輪齒間的摩擦,則輪齒間存在著沿著法線方向的作用力,稱為法向壓力,用Fn表示,又稱名義載荷。3 {( S$ `& A* m( ^; T
作用在主動輪和從動輪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主動輪上的圓周力是阻力,其方向與它的回轉方向相反;從動輪上的圓周力是驅動力,其方向與它的回轉方向相同;兩輪所受的徑向力分別指向各自的輪心。齒面上的總法向力方向則為嚙合點的法向方向,對于漸開線齒廓即為通過嚙合點與基圓相切的嚙合線方向。
7 F! m$ F. n8 I# V
齒輪傳動工作過程中,相嚙合的輪齒受到法向力Fn的作用,主要產生兩種應力:齒面接觸應力和齒根彎曲應力。7 X4 V2 z, ^! B6 z- f# o
說到這,各位就明白了,樓主的概念錯誤是把齒輪受的外力,與齒輪輪齒內部產生的內應力混為一談。  t: y" U! R7 S9 J2 R5 |4 H

( W3 S% u/ Z  ~7 b這是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分析的,用了一般密度的網格劃分的,274Mpa。只是從側面驗證,樓主的軟件分析結果應該沒什么錯誤,倒是樓主的計算出了差池。
9 I; q$ R1 i2 u& ?( X, F@zerowing  @2266998
  t4 f  p3 }  H. M6 H$ X+ m

點評

要是換成接觸應力,就是243MPa,當然網格比較粗糙,材料按45分析的,因為樓主沒給出材料。樓主的分析結果與計算結果相差近兩倍,我還以為他哪個公式多乘個2  發表于 2015-4-11 15:03
齒輪計算,非常復雜,要懂原理,懂曲率怎么形成的,如何‘壓扁’,如何變形,不懂這些,純粹按計算機,沒法解釋這個事情,  發表于 2015-4-11 12:28
PS, 大俠,從你圖上看貌似是復合應力值。你轉換成接觸強度看看。  發表于 2015-4-11 11:47
另外,即便考慮壓力角影響,也沒有100%的偏差量。最近沒時間,忙過去了畫橢圓求解一次看看再。個人認為是接觸應力計算的選擇模型有問題。  發表于 2015-4-11 11:24
他是用這個公式計算的單齒承載力,然后用那個力套的接觸應力公式計算的。大概合適了下,如果按照兩圓柱對滾計算接觸強度,他的計算值沒問題,但問題是貌似不該套這個公式。  發表于 2015-4-11 11:20
8#
 樓主| 發表于 2015-4-11 15:08:12 | 只看該作者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4-11 10:23 ) D4 b6 w2 f7 I( h
樓主概念錯誤,首先Ft=2T1∕d1 0 M( w8 s9 B& u4 `2 J0 p
這個公式不是什么赫茲應力公式,這是名義圓周力Ft計算公式,而圓周力Ft是法 ...

7 ^, {- ]4 K4 T4 m這位大哥,你沒理解我的意思啊。你算出來的最大用力跟我用workbench計算出來的295MPa差不多,我知道 Ft=2T1∕d1 不是赫茲公式啊,這個公式我只是把主動輪的扭矩轉換成齒間的法向壓力Fn呀,然后我才把這個Fn代入赫茲公式計算的。我取的泊松比=0.277,彈性模量=2.11e11Pa,接觸位置的綜合曲率半徑的倒數=0.10765mm。我通過赫茲公式算出來的最大接觸應力=536MPa,兩者差距很大,我才發帖請教的。3 y- W  p# Q) `  l* i6 c7 g; \
9#
 樓主| 發表于 2015-4-11 15:09:07 | 只看該作者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4-11 10:23 - W% V- L  b* E8 a; `) l0 K, a
樓主概念錯誤,首先Ft=2T1∕d1 6 z9 p: V" l2 F7 ]
這個公式不是什么赫茲應力公式,這是名義圓周力Ft計算公式,而圓周力Ft是法 ...
0 k8 E  U8 X! k6 u
還是謝謝你特意算了一下( J1 y) J4 D/ w7 j* b8 o3 Y3 Q  V8 A
10#
 樓主| 發表于 2015-4-11 15:31:56 | 只看該作者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5-4-11 10:23
2 b* ^# ~7 J, O3 x6 x+ R3 L樓主概念錯誤,首先Ft=2T1∕d1
2 r* b+ l: {2 w( @3 h) \這個公式不是什么赫茲應力公式,這是名義圓周力Ft計算公式,而圓周力Ft是法 ...
2 \, M: F- [& h  v* p& r9 t
zerowing 大俠說的沒錯,hertz公式的理論模型就是兩圓柱體滾子接觸的,我算的也是單齒的嚙合。我看過國內的很多篇關于齒輪接觸的論文,他們中大多數最后都把ansys分析的結果和hert公式理論值進行比較,他們都算出兩者的偏差幾乎都在5%以內的。我的結果居然差了這么多,但是hertz公式其實并沒有考慮摩擦和變化接觸剛度,他們算出這么接近的值我反而有點懷疑……  然后我就不解了,就發帖請教大俠們了8 C6 H% J6 \3 M0 m' u" ^0 x

點評

你看論文要明白因果,先要明白赫茲圓的產生機理。齒輪的齒面接觸應力,要精確計算考慮的方面很多。赫茲只是一個方面。  發表于 2015-4-12 00:04
你用那個模型是肯定不對的。圓柱滾接觸根齒輪接觸的赫茲圓是不同的。這個你必須知道。圓柱滾是等曲率,齒輪是變曲率。因此,齒輪最后的赫茲圓是偏橢圓,更有效的讓接觸應力變小。  發表于 2015-4-12 00:03
他們應該是逆向的,就是不斷的改前處理條件,以便后處理結果接近理論值。  發表于 2015-4-11 15:54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7 03:03 , Processed in 0.0729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