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egtive 于 2015-4-5 21:55 編輯
: q" p" t$ H0 R6 g5 _ h$ S; h' S% ~ V2 x: t) z$ K
原先剛工作的時候做技術,剛回區域被銷售拉起就走,說咱一會見個客戶。然后到了才知道客戶他媽頭一次見,給我五分鐘做個系統陳述(想買設備系統),我說多給五分鐘吧,給你做個ppt出來咱邊說邊看,比較好懂。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一個禮拜,回區域的第一個項目就基本落地了。
* e% O( e; h* k) V% X- O
* \( g) P4 O$ u1 c結果回北京分公司時周報出岔子了,分管大頭一看,說你待區域一個禮拜就這么一件事啊,太省事了,然后各種敲打。我也不服啊,我一新畢業大學生能怎么著啊這就算超常發揮了撒。擰著脖子說客戶比較新,專業度也特別高,我一點準備也沒有要重新梳理,伺候好人家,bolabolabola一大堆。結果中間又出了錯,技術培訓用的作業沒好好準備(本來就沒時間嘛)。大頭更急了,天天找事修理我。一來二去自然這就成了“我以前在xxxx干的時候”。, F- Z4 O& F2 U" q* D6 |
( f0 J/ |4 C: J2 N# U但是咱現在分析這個事。花開兩朵。領導一般都比較“講政治”。因而實際上從管理需要也會選擇“懂政治”的人。我業務水平新晉人員里算是湊合,雖然毛病不少但是勝在常常能出奇制勝,就是“有題材”。其實是個可以“培養”的人。如果我能懂得技術培訓的作業“政治價值”更大,我就會好好準備,到比拼時自然而然就是我代團隊上臺競技(我原東主是個代理公司,產品是美國的,行業內頂尖產品了,國內幾家代理在做,廠家技術銷售管控的都非常嚴格,代理之間也是暗中使勁)。實際結果是我突然“出亂子”,結果大頭沒辦法就讓師哥上了(師哥萬年穩妥,連我都特別欽佩,就是人不夠‘鬼’)。結果因為講技術趨勢時,犯了個特別低級的紕漏,被廠家的技術專管揪住一頓暴K,要是我上肯定不會在這方面有問題。然后也就沒有然后了。所謂“辦公室政治”,這些東西也是我離職半年以后才一點點想明白的。
; P2 x$ }* y2 m6 k/ D0 ]4 @/ O: _) X! b: Z7 V( d* o$ W
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像你一樣,認為做件事情,落到實處,該五天完成,那少一天都是胡扯。技術上的事情就是沒有打折的余地,有規矩就按規矩來,不要節外生枝,用所謂的“政治”來干預基本面。因為企業這些“政治”、“執行力”、“KPI”之類虛幻的東西,都是建立在產品被市場接受,有合理盈利的基礎上。沒飯吃搞個xx的“政治”。明碼實價循規蹈矩,這才是執行商業目標該有的原則。我離職時以為我這么想是不是錯了,但后來跟以前的同事網上遇到聊天,說公司分崩離析,能人出走。也許我想的也不是全錯。* h3 W1 ]9 x1 n- M2 F& T! x/ A' R& G
; j" o/ ?9 w2 f0 s0 p但是這兩種想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你懂的。本來公司里就是有招子亮的職業經理人,也有左右逢源的混子。關鍵看你想做成什么事。成年人,不是沒法實現夢想,只是要克服實際情況。7 m- u$ W5 w/ L m8 b
+ C6 i& q( h z7 T! ]
其實要是沒有這番事情,我也就還是北京幾十萬白領中的一個,住在三環,一個禮拜在北京待三天,剩下四天各地亂飛亂跑,也許十年之后進公司的國資母公司,做個小科長正式編制?但是人終究是紙里包不住火,可能我還是更合適這樣老老實實做機械學徒。/ \ d& ~2 l3 I- R8 a
2 ^. V) a, W2 _
v$ @6 l5 \0 w' k, ?# n/ 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