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發射大致可以分為兩大目的:其主要目標是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同時該公司還將首次測試火箭第一級發射后進行回收的做法。1月10日進行的這次發射是“龍”飛船的第7次發射,也是其第5次為國際空間站執行物資運送任務,此次將為空間站送去超過2.3噸的水,食物,衣物以及其他所需物資。而此次發射所使用的則是新型的獵鷹-9型火箭,當其第一級火箭完成任務并分離之后,它將首次嘗試進行受控的精確著陸和回收。 發射的過程整體非常順利,“龍”飛船安全入軌,太陽能帆板也正常展開,預計它將于12日19:12分左后追上國際空間站并與其進行對接。2 D, _" ~# T7 ~# H! T
然而第一級火箭的回收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進行的并不順利,這一點可以從SpaceX公司的CEO埃倫·馬斯克(Elon Musk)連續發出的幾條推特中窺見一斑:: P: {" R8 c0 ^) H+ L
“沒能成功,很可惜,希望未來會更好。(回收)船本身問題不大,但甲板上一些輔助設施可能需要更換。”. X# _7 P5 ?9 U; D. \8 D' V
很顯然SpaceX公司未來還將繼續進行實驗,因為一旦這項技術被突破并掌握,那將意味著大幅降低航天發射成本。這是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都會被丟棄的一次性火箭將會變得可回收和可重復利用,同時這項技術背后也隱藏著可以讓飛船安全返回地球的嶄新方式,意義重大。
2 P: X) q* y: p3 j% K傳統上來說,火箭的結構設計決定了它將是一次性使用而不可回收再利用的。當點火升空之后,火箭會拋掉外接引擎,并耗盡其運載的全部燃料以最大限度進行加速,以便將上面級火箭及其搭載的衛星載荷送入軌道。在這一過程中,所有被拋開的組件最后都會以自由落體方式墜落并分崩離析。這樣也就意味著每一次執行任務都需要一枚全新制造的火箭。
+ w$ s p% C5 s& d 然而私營的SpaceX公司卻相信他們可以打破這一困境,讓火箭的一些關鍵部件變得可回收。4 n' R7 C S0 v/ i* U/ @7 e
長期以來,SpaceX公司一直在對新型的第一級火箭發動機進行測試,這種發動機可以實現再點火,從而讓耗盡燃料的火箭在大氣層中下落時可以得以減速,而其特殊設計的側翼則可以幫助其在下降過程中調整航向,另外它還在底部加裝了專用于著陸的支架。2 H- N, M5 a3 C+ c
但在今天傍晚之前,所有已經開展的都僅僅是模擬測試——將測試用的火箭運到海面上空的預定高度并投下,以便對相關技術進行測試。但由于海面上并沒有放置真正的回收平臺,這些測試用的火箭都一個接一個沉入了海底。而今天傍晚進行的則是對這項技術的首次實際測試,在測試中使用了真正的無人海上回收平臺。0 u1 C# g1 U% x! d) \
在試驗之前,SpaceX 公司便已經坦率承認,要實現在這樣一個海面平臺上的安全著陸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整條回收船寬度不到100米,而所有此前的測試試驗精度誤差水平卻都在10公里上下。不過,這家公司仍然對今天試驗的結果感到振奮,因為至少證明了火箭第一級的落點相當準確。* [1 c; W9 V$ C
事實上SpaceX公司的這個想法根本算不上新點子,人們早在數十年前便開始思考有否可能實現火箭可重復使用方面的問題。- W+ i; h# C' Z: E! |
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正則研究院教授約翰·羅杰斯頓(John Logsdon)認為,從表面上看這個點子似乎極具吸引力,他說:“因為那樣一來每次發射的費用就會降低,人們將更加能夠接受失敗。而這就意味著你將可以設計比現在便宜得多的衛星,因為你不必再花費大量資金來確保其長壽命的工作狀態,因為發射費用很便宜,如果它壞了,再發射一個填補空缺便是。”
1 o& V' s% k" d 而英國金斯頓大學火箭實驗室主管亞當·貝克(Adam Baker)博士對此也有同感,他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太空探索極其昂貴。而如果SpaceX公司能夠將火箭發射費用成功降低50%以上,那么更多的太空應用將會變得可能——更多的衛星,從太空向地面提供更多的利益和服務,比如空間太陽能技術,當然或許也將有更多宇航員有機會進入太空。將會有更多的太空飛行,飛往月球,火星,或許殖民火星并進入更深遠的太陽系區域。”
" L4 J+ z- g4 E0 o 然而要想讓這一切變為現實并非易事。不管SpaceX公司所開展的這些實驗最終結果如何,這家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私營企業至少已經成功地攪動了火箭工業界。9 ~& d p, M3 p& H7 {) u, {) \% U, Q
類似SpaceX這樣的私營航天企業近年來在市場上如黑馬般異軍突起,為科幻提供商業級的服務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這讓一些傳統火箭發射的供應商感到威脅。
. o* i1 |% J! H8 @* ?( X
2 v! n) z8 r' i點評:
1 u0 j. `& I" U3 G; E: w; r2 f當國人沉浸于娛樂和金錢的時候,美國一直都推崇科技至上$ d( }9 }6 l6 E) J+ h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