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4425|回復: 44

我學cad軟件的經歷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4 20:32:1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于當年工作的時候沒有懂得分享的精神吃了很多虧,所以大膽的寫一下自己學cad軟件的經歷,希望前輩不吝賜教,希望能給比我資歷還淺的人帶來點靈感,也希望自己通過梳理復習學過的東西。
* j3 h* ?% k1 k8 W1 N' ]! `& E  }. n# T: O- w0 w$ Z4 W* ]3 Z
  剛接觸cad是大學時代的工程制圖課程,比較幸運的是當年老師就是從軟件開始教我們的。后來有點走偏路了,專注自己會多少種軟件。其實軟件只是一個工具,能用就好,而圖紙是否能清晰表達自己想要的內容,是否達到功能的要求才是圖紙里的精髓。即便如此,第一款軟件還是要認真學的。選一個主流的帶3d功能的軟件開始學習就好了。solid works、pro e、solid edge等,都可以。最開始就做一些簡單的線條連接,直線的連接,注意使用裁剪和補足的功能(具體看自己選的軟件)。接下來做圓弧訓練。這個畫圖沒有捷徑,就是對著例題練練就ok。接下來,個人認為建模的思維比建模這件事情重要。就是分析需要畫的模型,當然學習的時候盡可能多用各種方法,這時候的目的就是單純的學拉伸,掃掠,抽殼這些按鈕,并且在過程中學習尋找合適的平面和角度。: i( }4 t  n. n- C/ _

. m  {7 `3 n1 o  D# T; h+ L我當初是對某個復雜零件建模,把這些都整理成表格,看看哪種方法的步驟最少。后來在工作中發現,要思考哪些地方后續可能需要改進,那么以改進為方便的那種方式來畫圖。最后需要熟練一下陣列等相對復雜的操作。有一些系列的零件可能只有桿的長度有變化,那么可以畫在一個模型里,用狀態1和狀態2就可以實現。
  S& f6 G7 R# J( ?) D6 q; a3 p: Y& A  r0 Z! I, h
  根據繪圖步驟,建立好模型后一般會完成一個構件的組合體,這個組合體是來看看整體有沒有干涉現象,或者是哪些接觸面需要有公差配合。組合體建立的過程中,看看接觸和移動這些功能,建立完成后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有問題的地方。這也是cad引入后可以減少因尺寸計算錯誤而生產廢件的一個環節。很多軟件都可以做幾個狀態的裝配圖,在裝配環境里還可以加入電動機等。
/ p6 g; H/ b: W* }
* `1 \7 Q9 @. O+ h  組合件ok后,我們就開始投影了。需要注意的是齒輪的齒有些軟件時需要隱藏線的。這個過程中要補一些工程圖常用表達方式的課,可以在工圖錯誤實例等書中看到。這個步驟中,選擇合適的投影面和取恰當的放大圖,剖面圖是需要長久的功夫。最開始的時候還是看成型的圖紙,想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表達這個零件。或者工作之余可以選擇主流的零件自己建模后,嘗試出圖,接著和老工程師的比較。記錄不一樣的地方,自己先想想為啥不一樣,是不是老工程師的方法更好,如果發現自己的方法好,大膽的去問,去請教,但是注意語氣和方法。修改完圖形后,是標尺寸。需要各個視圖尺寸平均,整體到部分,要注意不要封閉尺寸鏈。直徑可以選擇在尺寸線上方。這里有兩個選擇,國標和國標水平。我當初一邊使用數字標注尺寸線上,兩端實心箭頭的方式。
, C: z$ K% B5 R8 ]1 [! Y  j# H! A6 X1 \9 r. j& D) s5 R
這個需要看單位的習慣,畢竟交流的對象主要是單位的同事,所以要符合大家的習慣。接下來就是添右下角的表格,材料等可以在建模的時候直接輸入相關數據,一般的軟件都有材料庫。這個時候會發現圖紙在材料,表面積,重量,體積這幾個欄都有數字。在建模的文件下填寫零件名稱等信息,這個信息也可關聯過來。那么剩下的就是技術會簽,看公司規定,一般要手寫(長仿宋體)。忘記了,還有一個技術要求,再簡單的零件業得寫邊角倒鈍吧(對于金屬零件,避免劃傷手)。其實可以下載技術要求大全直接導入到軟件內,或者存成模板。對于需要硬度的寫熱處理,需要防銹的寫防銹方法,還有一些特別注意的東西都可以寫。" @2 C, Q+ @6 s  @

* \, Q" c4 M! Q" R0 Q( r. J  模版,我覺得主要看單位的主流圖紙,這個模版的作用是更快的出圖,上文已經寫了怎么設置下會出一些關聯的東西。還有一些快捷鍵的設置,鼠標圓盤手勢等就看個人習慣了。
7 h( H2 U9 ^1 k* {
" J3 A7 u: ~% c0 s  大概我學習畫圖也就是這么一個流程了。還是實踐出真知,需要不斷的看別人的圖紙,學習好的地方。
9 ?3 P! C0 m* Z  W* a6 r6 |$ M9 ?
: m) C9 r6 z, x# [+ h* s/ w4 }" {(本來想把自己怎么修改圖中的線這些都寫出來,但是發現真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還真的要不斷的和身邊的老工程師學習)
- ^, J/ s$ t" r
7 R' O" W5 n; G  t/ ?! k
+ H0 _5 l6 J" o# b$ P; ]& R) o! @
3 W! L( S- t4 x; u- T+ L% ^5 }

評分

參與人數 3威望 +52 收起 理由
隨便看看h + 1
那①份執著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老鷹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5-1-4 21:19:43 | 只看該作者
學Inventor找陳伯雄
5 X3 ~) \% v8 Z! Y+ A學Pro/E找林清安8 @! [, n. M! E7 ~. v8 R: p- C. ~
學UG找郭展沖# Z/ l4 _7 ~/ d5 H
Solidworks的好教材好像挺多的,我的經驗是隨便找就找到好的了。

點評

咱去年上網找了好多資料,現在 solidworks 還湊合。  發表于 2015-1-6 08:42
這不是求人,別人已經寫好了書錄好了視頻擺在那里,看你自己去不去看而已。在信息泛濫的年代,想少走彎路得要多讀經典  發表于 2015-1-5 21:16
求人不如求己啊,自己的態度最重要  發表于 2015-1-5 15:10
真的嗎?我找了陳伯雄和林清安,現在基本就用Inventor。看來當初還找對人了。  發表于 2015-1-5 10:28
3#
發表于 2015-1-5 08:39:57 | 只看該作者
Solidworks 邢啟恩和二代龍震工作室的都很好!!!
4#
發表于 2015-1-5 08:40:41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5#
發表于 2015-1-5 08:48:03 | 只看該作者
不學習就跟不上形勢,跟不上就會被淘汰
6#
發表于 2015-1-5 10:08:48 | 只看該作者
的確 軟件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實用就好
7#
發表于 2015-1-5 10:14:26 | 只看該作者
LZ說的建模思路這事,非常贊同。尤其是在復雜的模型的建模上,思路不對,后面的修改會很麻煩。

點評

主要修改一定次數就發覺,當初要是改變個思路建模就好改多了。solid edge st版本的有同步建模,貌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還是會在關鍵的時候發生一些錯誤,導致修改不了  發表于 2015-1-5 15:12
8#
發表于 2015-1-5 10:29:39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9#
發表于 2015-1-5 10:49:57 | 只看該作者
分享快樂

點評

交流和學習,才能更快發現問題,和進步啊  發表于 2015-1-5 15:13
10#
發表于 2015-1-5 11:04:13 | 只看該作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4 18:37 , Processed in 0.07617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