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1| 17
|
聊聊‘扯淡’的諸多元素,哈哈 |
| ||
| ||
點評
有趣,哈哈
| ||
點評
的確,現在敢扯淡的家伙都沒幾個了,哈哈
| ||
點評
我讀的彈性理論就是鐵哥寫的,明顯的感覺要稍遜一籌,字段之間的銜接就不流暢,插圖就差多了。
恩,還有材料,畢竟材料是載體,數學是架構,兩者缺一不可
我最近收集一本鐵木辛柯1972年出的書,里面文字敘述多,一些圖表就少。老美的書對于認識和鞏固基礎很好的。鐵木辛柯寫的材料力學書就比不上老美希伯勒寫的。
是的,我最看中一本書的插圖,一個插圖有的時候用幾頁紙方可表達,而插圖的細致水平代表了作者的水平,這里毛子的插圖就不行,老美的書基本上是最好的。
所以,想要玩好工學,必須修好數學。哈哈!
嗯,得出這些模型,肯定還得需要實驗結果的檢驗與修正。就像八爺說的,數學模型能玩好了,薪水不是一般的高。
有了這套算法,你只要修改其中的參數,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但結果還需要實驗去修正,畢竟理論計算忽略了很多的次要因素
國內的一些教材的課程設置應該還是借鑒毛熊的。毛熊的多年來一直攻克數學和材料力學這塊,效果不是特大,毛子的書一些細節處理還是很粗糙的,但我們也達不到人家的水平。
微積分是函數傳遞的基礎。
比如說,我覺得控制模型也是屬于微積分的一種,通過分析各個元件的輸入與輸出的關系列出微分與積分關系。然后把全部的系統微分、積分方程聯立求解,消除系統內部輸出,得到整個系統的表達式。
您說的很對,中國人寫的書絕對是世界之最,里面的章節安排的就像倒練九陰真經,如果要是練成了,絕對是天下無敵,但問題是,這練的過程太嚇人了
所以我一般有空的時候,就自己推導一些經典的公式,琢磨他為什么可以做到這個,我為什么不行,還欠缺哪里,后來慢慢的發現自己的基本功不夠扎實,有時候,我不是在推導,而是記憶,現在就稍微好點,但還不行。
我翻了一下托馬斯微積分,因為之前系統地學過微積分,所以也就沒細致看,我感覺建模必須得了解其最基本的點,或者稱之為元素,微元,然后按照路徑,空間,時間對其積分,所以微積分套用一句話比較好:細節決定深度。
我看的一本老美寫的書,工程矢量動力學,有清華的李帶著幾個研究生翻譯的,翻譯效果很水。概念措辭及數學公式處理很差。
拉斯特大俠,哈哈,你讀的書我預計很多都是國外的吧 ,我基本上都是看老美的書。國內的基本上不能看,里面很多數學公式推導都是錯誤的,銜接不上。
嗯,沒錯對數學要求超高,讀完托馬斯微積分只能算個基礎,要想解決那些復雜的數學模型,數學還的下功夫。我就是按照很理想的動量守恒推導的。
0620,那是相當的復雜,對數學要求超高,如果你想閱讀這方面的資料,你可以讀一下錢學森手稿,淘寶上有的賣的,錢老的字寫的好秀氣,不愧為書香門第出身的。
守恒,得出一個方程,然后對方程求導得出F=ma ,受八爺指點看書,實際計算很復雜,得考慮發射緯度,運動過程中的空氣摩擦、材料、高溫等影響。
橫振動就是傳播方向和振動方向互相垂直。固體能承受壓、拉應力、還能承受切應力。而氣體是只能承受拉、壓應力,不能承受切應力。前段時間看火箭的發射的時候,就想推導其推力公式。我是按理想狀態下考慮的,按照...
越是讀書也是知道自己的東西少,對一個典型的東西要能說出1234來,這背后需要多少的交叉學科啊,所以我特佩服8爺,砍能砍出銀子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是我追求的人生目標,賺良心錢,到哪兒都能賺錢。
我就玩碳纖維的,碳結構與鋁結果完全兩碼事兒,以前的模型沒有用,
哈哈,你書念得有進步了,能侃出內容了,我在國內遇到的有帽子的家伙,都開口就說,鋼就是鋼嗎,鋼還有什么區別的?哈哈,
金相,主要是看碳和碳的化合物。其次才是看其他成分。換句話說,金相,本質上是看結晶過程。冷卻速度只是一個控制因素。你把碳去掉,只剩純鐵,就完全不一樣。
| ||
點評
玩到最后都是復合材料。鋁基的,碳纖維的。
@zerowing 那什么樣的材料才能達到這樣的要求?
衛星零件就不是一個純高低溫問題。一個衛星飄著,正負溫差高達200,你玩單一材料就徹底沒戲
@2266998 如果是衛星零件的話,還應該考慮低溫性能對吧,好多電池板展不開的,我記得后來有些就改用記憶合金了
這類東西,一個是玩高溫強度,一個是玩高速高振動條件下的結構穩定性,都需要一個家伙從20歲就玩,玩到40歲再說,國內就不可能一個家伙玩20年,就是你玩3天,人家再玩3天,最終誰都不會,沒有一個講明白的家伙
@2266998 我是想跟你扯扯像航空這類產品,對溫差啊強度啊什么的要求到底有多極端?我覺得火箭這么容易出問題的話,錢真的是喂狗了。而且其實yf23真心沒有f22好,氣動控制面其實也比22要少。
米國花錢,跟我們不一樣,基本不糟踏,你看YF23與YF22競爭,其實YF23性能更高,但沒有選,封存了,你不能說花錢白糟蹋了,沒有,不定什么時候還有用,我們花了,是吃了喝了,消失了,哈哈
@2266998 老美軍方的早期預警衛星項目應該不會坑錢吧,可能還是經驗不太夠,60年代剛開始太空競賽吧。
想玩便宜東西,就有代價,比如噴嘴,渦輪泵,新的控制系統,各種毛病都有,哪里有一點問題,就栽下來,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7 17:26 , Processed in 0.08959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