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很有意思,相反相成是一條鐵的定律。它有物質,也有反物質;有質子,也有反質子。科學家們從這些方面入手,揭示宇宙間發生發展的規律,服務人類社會生存發展。自然現象延續到社會人生中,也成為必然現象。有愛就有恨,有好就有壞,有豐滿就有虧空,有公道正派就有貪污腐敗,有真善美就有假惡丑,等等,不一而足。好些時候,好些事情,我們忽略這一現象的存在,就覺得世事不公,天公不美,人心不古。倘若我們認識到種種現象的存在發生之必然,定會釋然。+ d Z' f! w- R& s. l- e4 q
) `$ ?5 K7 N2 l3 o6 U1 i. F3 S
當然也有些東西讓人按著一般規律不好理解。比如一般來說,受冤枉的才會喊冤,受苦難的才會叫苦。但現在的事情早就發生了變化。是冤枉了人的主兒在哪兒大叫冤屈,給人造成苦難的人在那兒大喊無辜。而受冤的人往往有冤無處訴說,也容不得你聲言。因為那些給人造成后果的肇事者,總是站在輿論話語的上風頭。他是完全有準備的,你是卒不及防、還在楞神的當間,他已經把所有可能都想過做過了。至于受苦受難的人們,多在苦難里失去了語言功能,哪里還會申張什么呢?能找回過去已經很不錯了。有些時候,扮演救苦救難菩薩的,也許就是那些一手造成惡果的人??嚯y中的人是容易滿足的,見點兒陽光就燦爛。2 a% s% q, C; C9 \8 ~2 ]
% U) @# p- X6 w還比如借債問題,早已成了欠帳者是爺爺,借帳給人的是孫子的局面。大到企業之間小到個人甚至親屬鄰里間,無不如此。這算怎么回事呢!無論公私財物,我要借了總惦記著,未還之前見到人家都會在感激的同時覺得有些慚愧,以盡力盡快還上才覺輕松。而另外一些人就不是這樣。他們借了東西不但不還,反而在債主申請權力的時候嫉恨怪罪于人。他說你不應該把這么點小事抖摟的讓全世界都知道,他說你這樣逼人家還錢不講情理,他說你這樣做就是讓我們有錢也不能還你,等等。最后,他也許還會狠狠地留下一句讓你既瞠目結舌又膽戰心驚的話: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你看看,你遇到了什么人。似乎要他還錢是罪過,借給他錢物是罪過。遇上這樣的人,你有什么道理能講通?從一些發生的事件中人們很快總結出一個經驗:不給人借東西。寧可不幫助人,也不能在幫人助人中受傷害!于是,有人在至親提出借錢時都婉言拒絕,為了顧點兒面子寧可奉送上一點。
7 J, v$ y. Z) C6 o$ z9 D3 j: {2 o0 F) O/ k
再比如,本來各級政權機構是為人民辦事的,各級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群眾通過納稅繳費養著他們的。可是,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已經普遍,有些公仆早就蛻變成了老爺,老百姓無論在那兒辦事都很難,沒有關系不送禮求爺爺告奶奶也難以辦成事。這好比我們花錢雇人干活,陪上時間奉上茶飯,人家還不愿意伺候咱。你說說,由這樣的公務人員組成的政府,哪里還會有公信力;遇到危難時候,哪里還會有號召力?!
+ |3 m1 C7 F* [
/ u% u0 J% x, z e9 g) B還比如,老人家跌到在路上,一位好心人扶進來并送他到醫院就診。可是好心人被盯上,說就是他撞倒了我,他要負所有責任。于是這人無端地被人家告上法庭。由于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而老人又一口咬定,所以好人被判賠償。這樣的案例放在前邊,我們還那里有理由指責別人沒有道德、不知道扶危濟困呢!于是大家都記住了這樣一個事例,大人在送孩子遠去的時候都會格外囑咐:遇到路上倒下的人千萬別管!" k/ z8 e2 E! R# ~3 c
! X2 ?0 m- u7 i2 D2 e于是害人的不覺驚惶,騙人的洋洋得意,作弊的趾高氣揚,偷竊的理直氣壯。5 C5 ~ ^1 w9 B0 ?5 ?
9 p8 Z) }- q" W7 I% y
當社會上“應當這樣”“應該這樣”的事情變得不是這樣的時候,就確實讓人不大好理解了。后來我才知道,理解這些需要跨越式思維或跳躍式想象,即,不能按一般規律一般道理來思考。后來我才明白,對于社會現象的不好理解還是對于世界上的人與物、事與情理解不透認識不深的緣故,怨不得別個。比照反物質道理,在一般正常規律的對面,就應當是不按規律辦事、不照常理出牌、不講道德思考;人類,也有反人類的啊!+ K8 y6 u2 ~' F0 }
/ s z3 W* r; H R* R. _落后就要挨打,想不明白就要受災??磥?,認識世界確實太復雜太無止境了。物質反物質、微子反微子,規律反規律之后,還會有什么呢?發展無止境,認識無止境,發現無止境。, i- @: q/ k: F3 _" c3 @/ F
4 I2 L9 T7 m& j9 F3 e6 v4 L1 k7 T0 _+ G1 Z) z
轉自:http://bianguojing54.blog.163.com/blog/static/68605620201132084028494/8 p+ W4 D- h+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