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300|回復: 21

華中數控主業虧損擴大——甩不掉的“補貼奶瓶”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12-20 14:20:0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月17日,三臺機器人耗時40秒鐘拼成一面標識墻,華中數控以這般新奇的方式亮相深圳高交會。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40秒鐘背后,華中數控5人小組提前一周進場調整,自主研發的三臺六軸多關節機器人共同協作,最終精確度達到0.05 毫米。

  華中數控在家電制造、機床加工以及汽車生產等領域已深耕三年時間,作為湖北省現代智能裝備制造領域龍頭企業,華中數控聲稱其中布局的機器人產業“代表著我國機器人最高水平”(新松表示不服)

  但在技術優勢背后,業績數據卻并不理想。時代周報記者發現,華中數控上市三年來,主業虧損面逐漸擴大,利潤主要依賴于政府補貼。

  2011年1月,華中數控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以每股26元,發行2700萬股,募集資金7.02億元。華中數控背靠華中科技大學,坐擁豐富的研發產業資源。之后,華中數控開始獲得大量補貼,2011年至2013年,補貼從1345萬元暴增至2013年的6688萬元。與此同時,公司每年凈利潤卻呈現下降趨勢,從2011年的4326萬元降至2013年的1005萬元。

  一邊是補貼支持,另一邊是公司經營下滑,這種越“補”越“虛”的局面在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升級的浪潮中,似乎沒有緩解的跡象。

  11月2124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次致電華中數控方面求證其主業虧損的原因,但均未獲回復。

  甩不掉的補貼“奶瓶”

  華中數控于2011年上市,宣稱公司是高端數控系統龍頭企業,擁有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及電機等核心技術和工業機器人控制技術。

  華中數控的技術優勢得益于其潛在教育科研資源。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武漢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華中數控股份20.36%,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股份3.74%,華中數控董事長兼董秘陳吉紅在華中科技大學任職,持股1.92%,其與武漢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一致行動人,上述三者合計持股26.02%。

  擁有高校背景,其技術研發資源明顯,不過華中數控的經營卻顯得疲軟。

  記者查閱華中數控年報顯示, 其2013年度營收約5億元,營業利潤-4738.06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的扣除非凈利潤約-5022.81萬元;2012年營收約4.24億元,營業利潤為-4661.6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約-5318.25萬元。

  與此同時,華中數控每年凈利潤呈下降趨勢,從2011年的4326萬元降到2012年的945萬元,2013年的1005萬元,到2014年前三季度僅為128萬元。

  相對來講,華中數控的市場表現并不樂觀,但是政府的各種補貼卻是紛至沓來,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的數據顯示,20112013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約為1345.88萬元、5397.07萬元和6688.71萬元。

  2014年,華中數控第三季度營收約1.3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396.00萬元。前三季度計入政府補助約5262.29萬元。

  今年5月,華中數控收到670萬元政府補助款項,這相當于經審計的201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66.63%。

  比例更驚人的補貼還出現在今年4月2日,華中數控控股公司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收到重慶市“151”機器人產業科技重大專項補助資金3000萬元,這相當于其201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17.31%。

  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是華中數控布局西南的第一家機器人公司。2013年,重慶市在兩江新區規劃機器人產業園,占地2250畝,重慶市政府對產業園投入數億元扶持資金。除此之外,華中數控還在深圳設立深圳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用于機器人研發、生產和銷售。

  政府補助的增加,致使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上升,2014年上半年報顯示,政府補助收入增加,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升63.29%。由于政府補助收入增加,今年前三季度營業外收入較上年同期增加34%。

  值得注意的是,華中數控2014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5.2808元,同比下降33.18%。

  研發效果難測

  政府撥款補貼的功能定位在于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實施,企業自身受益主要來自研發能力的提升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增強。

  時代周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初步統計,從2011年至2013年收到政府補助分別為1345萬元、5397萬元和6688萬元,3年累計收到政府補貼超過1.3億元。

  從其研發投入來看,2012年研發投入資金5222萬元,2013年投入6727萬元,到今年上半年也投入3900萬元,同比增長84.04%。

  由此看來,華中數控研發投入和政府補助基本持平。時代周報記者發現,華中數控的研發投入占比營收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呈逐年上升, 2011年至2013分別為6.11%、12.3%和13.46%

  雖然研發投入占總營收比例逐年上升,但研發效果并不理想,華中數控在數控機床業績上增長有限。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華中數控主業機床制造目前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事實上,隨著國外品牌對國內市場不斷滲透,國內市場上低端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企業高端數控系統在技術上仍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國內數控機床80%以上配備進口高檔數控系統,用戶對使用國產高檔數控系統存在顧慮,信任度不足。”一位不愿具名的數控專家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除此之外,華中數控的管理費用也值得關注。2014年第三季報顯示,管理費用高企,從年初至第三季度末,其管理費用約1.04億元,占比當期總營收4.19億元的24.8%,而上期管理費用約為0.78元,占比上期總營收3.15億元的24.8%,管理費用基本持平。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過去十年間,受到國內機床工具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的拉動,國產數控系統行業在廠房、設備等硬件方面提升較大,但核心技術研究、創新能力培養、工藝制造等軟實力方面投入則明顯不足,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尚有長路。

  轉型機器人概念股

  華中數控曾募資建設多個項目,但是在公司的“募集資金承諾項目情況表”中,一部分收購、投資的項目并未完成預期計劃,理由是誤判了行業發展趨勢,機床行業整體下滑、市場競爭激烈使得預期收益沒有達成。

  興業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數控機床經營質量下降,虧損企業占比達47%,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0%。
事實上,華中數控一直以來的業績并不被市場所認同。同花順數據顯示,近期公司股價在15元左右徘徊,華中數控貼合當前機器人概念火爆題材,逐步在向機器人產業轉型趨勢較為明顯。

  去年以來,華中數控陸續通過控股、參股或設立獨資企業,完善自身的產業布局。

  2013年12月26日,公司投資設立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公司以現金及無形資產合計出資4590萬元,持股比例51%;2014年3月,公司出資255萬元設立沈陽華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公司持股比例51%;同時公司持有武漢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39.66%股權,通過與該公司股東陳武(持有新威奇12.02%股權)簽訂一致行動協議,公司在新威奇股東會表決權達到51.68%,上述均被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華中數控還設立收購武漢高科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全部股權 ,投資設立云南華溪數控裝備有限公司等等動作。

  2014年上半年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約2.83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3.48%,主要系新威奇、重慶公司納入合并范圍。

  不僅如此,華中數控還在深圳設立機器人公司,實現產銷研發一體化。除了在華南、西部布局外,還在湖北省內襄陽等地投資。

  2014第三季度報顯示,在機床行業不景氣時期,華中數控依托技術平臺向機器人、節能領域進行拓展。

  公司子公司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及深圳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已與有關企業合作,研制出六軸關節式機器人、桁架式機械手,實現小批量生產。公司最新研制雙臂水平關節機器人控制系統,已開始在用戶處試用,該機器人主要用于餐具自動化生產線。華中數控2014年半年報和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其直角坐標機器人和桁架機器人已經應用于生產線,而水平多關節和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尚處于小批量試制階段,機器人的應用開發和市場推廣成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從華中數控官網新聞得知,其在機器人方面的研究至少已有7年時間,進展顯然有點慢。
  
  華中數控總裁李曉濤表示,華中數控的業務一直是圍繞數控系統、伺服驅動和電機展開,而這也正是工業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部件。但應用于一般數控機床等設備的伺服和數控系統并不適用于高端機器人,華中數控在這些方面所具備的已有積累恐難滿足多關節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華中數控2014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機器人控制系統及伺服電機正在桁架式機械手、多關節機器人小批量應用。所謂的小批量應用是指實際測試階段。最順利情況下,測試第一次就通過,也需要至少半年時間。如果不順利,就得反復進行。

華中數控官方公開新聞顯示,早在2007年5月,就已經攜帶IR系列六軸聯動工業機器人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機床展。在當時,華中數控是國內除沈陽新松之外的最早研究工業機器人企業。隨后的2008-2011年間,華中數控機器人不僅頻繁亮相各種大型展覽會,而且多次接受國家領導人參觀考察并受到肯定,這說明華中數控機器人曾經國內領先。
  
  但一直以來,機器人似乎只是展示華中數控在控制系統方面的實力,而沒有廣泛進入市場應用并成為一項正常業務。其中原因已不得而知,這或許與中國機器人市場和華中數控發展有關。
  
  2007年-201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汽車整車制造領域,而且基本由少數幾個外資品牌霸占,華中數控在機床領域的客戶群體彼時對機器人的需求并不明顯,華中數控機器人也因此缺乏有效市場。
  
  2007年-2010年間,華中數控主營業務在經歷2008年經濟危機后處于緩慢復蘇中,面對2011年上市計劃,自然也沒有過多的心思考慮機器人的應用。查看華中數控官網公開新聞可以發現,2012年-2013年上半年期間,基本沒有機器人相關的消息,推測華中數控在機器人上投放的精力也已薄弱。
  
  華中數控機器人再次出現是2013年8月份在深圳舉辦的中國電子裝備產業博覽會上,而此時國內機器人概念已經爆發,國內市場上除了外資機器人品牌外,國內的廣州數控、新時達、埃斯頓等企業早已經行動起來。華中數控在此時回歸機器人,顯然已經錯失良機了。
  
 點評:
華中數控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研究機器人的企業,在運動控制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方面具有一定積累,但沒能在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前期抓住良機。待機器人概念在2013年甚囂塵上時,華中數控再次進入時已經落后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12-20 14:34:29 | 只看該作者
華中數控沒有堅持,當然落伍了
3#
發表于 2014-12-20 15:01:15 | 只看該作者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某國產車企。一個很小的改造項目要走完兩年的歷程。

這類企業的運作低效。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集體利益只賦予少數個人。
絕對無法適應于市場。必定只能抱著奶瓶吃。

點評

其實,產品決定一切,生產領域的價值不大,只是消耗,  發表于 2014-12-20 18:46
4#
發表于 2014-12-20 15:11:0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京東方面板虧損10年,關鍵看技術是否進步,對于國企,虧損不是大問題

點評

京東方是03年收購韓國現代面板的,準確的說虧了11年,今年開始盈利了  發表于 2014-12-20 19:05
我國“十二五”規劃當中,國產液晶面板包括LG、三星在國內生產的液晶面板供應國內市場的比重目標是80%,而到2013年年底,這一比重才30%左右。日本臺灣基本上PASS出市場了  發表于 2014-12-20 18:56
京東方現在怎么樣了?  發表于 2014-12-20 17:13
5#
發表于 2014-12-20 15:15:33 | 只看該作者
我個人對前輩您發的帖子的類型有一點點小小建議:能不能適當的耽誤您一點點寶貴的時間,站在您的高度,替我們這些新人找一下先進的、具有代表意義的國外作品,然后號召大家一起上,山寨它,做爛它,最后超越它!

點評

現在玩東西,不是錢的問題,是人的問題。當然錢也是問題。  發表于 2014-12-21 09:27
沒辦法,才混了三年,我都在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入門。各種項目都能找到方案參考,唉,就這樣把我慣壞。我這種孩子,到了哪里都是渣。不介意的話,有機會找個項目讓你玩一下,資金我找人對應。  發表于 2014-12-20 19:49
看你水平不行。肯定收的錢不高。  發表于 2014-12-20 19:26
什么年代了,還想用民族主義這塊布,遮不住臉了,勉強遮上自己雙眼。  發表于 2014-12-20 18:42
我想“做爛”也是為了你、以及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好,好不好。一百萬的機器人,“做爛”了,你就可以花10塊錢買到。那么你的每個親人都能買的起一臺機器人玩了。以后,你可以花10塊錢買臺私人飛機不好嗎?  發表于 2014-12-20 16:33
靠,盜飛機圖紙的那位英雄,不是就義了嗎?要不然,你就等著看看。  發表于 2014-12-20 16:21
別鄙視我好不好。你不知道,上半年,幾個臺灣佬賠了不少錢。買了套西門子的六軸系統,養了一群人,往死里解剖它。結果,唉,春節臨近,還是回臺灣去了。華中不知道有沒有人有本事弄出來。要不然,嘿嘿嘿。。。  發表于 2014-12-20 16:20
做爛它?! 該吃要了吧, 你想做爛個CPU還是汽車電噴還是航空發動機  發表于 2014-12-20 16:12
呵呵,有意思,又來了  發表于 2014-12-20 16:09
6#
發表于 2014-12-20 15:23:5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國企就這樣,打臉充胖子。
急于求成,自己不行,還不虛心學習。
中國機械任重而道遠,唉!
7#
發表于 2014-12-20 16:04:27 | 只看該作者
數控系統差距巨大,何況機器人。
產線上的機器人基本被庫卡,ABB,FANUC,不二越,安川等等一線產品占領。
還有些小眾品牌的,也很有實力,比如瑞士的史陶比,防護等級很高。話說史陶比的接插件也是一流的。
關鍵是,減速機還沒搞定呢。

點評

瑞士,瑞士。  發表于 2014-12-22 20:38
接觸過史陶比爾的機器人,人家有自己的核心算法,其快插件也是很牛逼,這家公司應該是法國的吧?  發表于 2014-12-22 17:17
8#
發表于 2014-12-20 16:15:2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國企和私企 ,就和蘇聯/俄羅斯和歐美的民航客機一樣 ,靠補貼的有恃無恐 , 虧了就虧了 。 只要技術搞出來  ,不適應市場都沒關系   ,反正我的錢又少不了   。
靠自己的  ,虧了是虧不起的  ,只有瞄準市場需要的 , 追求最大利潤的  。中國的國企 , 要是去掉壟斷和政府補貼等不公平待遇,   放到市場上和私企公平競爭  ,90%要玩完。

點評

補給他們總比給貪官在國外買豪宅養小密好呀,這么想想心里Q多了  發表于 2014-12-24 10:55
9#
發表于 2014-12-20 20:28:59 | 只看該作者
chencai02 發表于 2014-12-20 15:23
中國國企就這樣,打臉充胖子。
急于求成,自己不行,還不虛心學習。
中國機械任重而道遠,唉!

是太急于用錢,人才太少,,有用的不多,,沒有用的一大堆
10#
發表于 2014-12-20 20:31:08 | 只看該作者
螺旋線 發表于 2014-12-20 16:04
數控系統差距巨大,何況機器人。
產線上的機器人基本被庫卡,ABB,FANUC,不二越,安川等等一線產品占領。 ...

國內大企業機器人產品跟風太嚴重,,,,,,,,導致自己把自己給干掉了

點評

不是跟風的問題,是關鍵部件均無法解決。帝人的RV,以前2萬賣給你,現在8000賣給你,鬼知道4000賣不賣。同樣一套控制系統,大廠4萬拿,小廠8萬拿。咋弄?  發表于 2014-12-20 21:5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1 00:59 , Processed in 0.0933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