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n% x& V! v$ ? 制度化建設(shè)在企業(yè)管理中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往往發(fā)生的情況是有制度而無人執(zhí)行,甚至“旁路”已有的程序。因此,我們不能不考慮執(zhí)行制度的人的因素。
# T1 @* C. v8 ~1 N( P4 K* o 多年前,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進行了一項試驗。他找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一輛擺在一個中產(chǎn)階級社區(qū),而另一輛擺在相對雜亂的一個社區(qū)。他把后一輛車的車牌摘掉,并且把頂打開。結(jié)果不到一天,這輛車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輛車擺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事。后來,詹巴斗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砸了個大洞。結(jié)果僅僅幾個小時后車就不見了。 , l2 a/ T/ w; \% C: L+ m% ^
以這項試驗為基礎(chǔ),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jié)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增長。 ' {9 H; z6 S n) v: |5 A% y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類似的情況:
( e- J w2 x0 K. ]$ c 一個人帶頭摘取商店門口擺放的鮮花,其他人就群起而效仿,將數(shù)個花籃中的鮮花一搶而空。 5 L$ r. I; Y3 W# b
桌上的財物,敞開的大門,可能使本無貪念的人心生貪念。 $ B/ p/ x2 T- M# z+ J( D5 {
有的員工工作中違反程序,還稱“XX都是這樣干的!”或者“上次就是這樣做的!” " N/ ]1 w) A% W1 t' Z
對于違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規(guī)定的行為,有關(guān)組織沒有進行嚴肅處理,沒有引起員工的重視,從而使類似行為再次發(fā)生甚至多次重復發(fā)生。 b& }0 Q- k$ f2 B7 {/ _) O n
對于工作不講求成本效益的行為,有關(guān)領(lǐng)導不以為然,使下屬員工的浪費行為得不到糾正,反而日趨嚴重。 : Z- p1 D& d) Y: [' h
“破窗理論”啟發(fā)我們在企業(yè)管理工作中認識到,作為公司的一員,我們應(yīng)該: % ?% a( U- ~: k2 E$ t: C. L
不要做“破窗”的第一人?!捌拼啊钡谝蝗苏撸蚱朴行颍圃鞜o序之人也。 & m9 O7 |) D+ b/ @) I% Q
自覺遵守公司規(guī)章制度,按程序辦事,不做“旁路”程序的事。因為工作程序的制定一般都反映了對員工的約束機制,考慮了成本效益因素。違反程序,其結(jié)果往往是造成無序,破壞約束機制,增加成本,有害于公司,也有害于自己。
7 r+ T! K M" K' d5 v 養(yǎng)成工作遵守程序的習慣,并使其成為個人的道德水平的體現(xiàn)。同時,不以“別人不按程序,我為什么不能”為理由放縱自己,而是堅定立場,反對違反公司規(guī)定、浪費公司資源、社會資源的行為。
3 N& j- a1 C7 q* @' r) L% t 公司對員工中發(fā)生的“小奸小惡”行為,要引起充分的重視,小題大做,加重處罰力度,嚴肅公司法紀,這樣才能防止有人效仿,積重難返。特別是對違犯公司核心理念的行為要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養(yǎng)奸。
0 ?( P, V; V/ p: Q" P% \; o6 k' N 公司要鼓勵、獎勵“補窗”行為。不以“破窗”為理由而同流合污,反以“補窗”為善舉而亡羊補牢,這體現(xiàn)了員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覺的成本意識。公司要提倡這種善舉,通過表揚、獎勵措施使之發(fā)揚光大。
. y/ M$ b( L, b6 C& S7 D+ Y0 U 所以,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價值取向的企業(yè)文化,其形成的過程需要我們每一位以企業(yè)為家,“廠榮我榮”的員工的自覺的行動,需要公司各部門、各級領(lǐng)導的表率和支持。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企業(yè)才能永遠窗明幾凈,無“破窗”之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