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貼的東西上下標不分,再貼一下。
- U$ x% V9 p- F# N1 a2 ~' Q6 c( v# ?0 ~. E7 ?- D$ {: y( d" _7 B; C
彈簧的彈性系數
: w6 s% \: D8 |* e+ Y( p( {% w彈簧的彈性系數k與彈簧的直徑,彈簧的線徑,彈簧的材料,彈簧的有效圈數有關。具體關系是:
2 q4 S4 m- s( E* H與彈簧圈的直徑成反比, + S7 @3 z; a/ ^4 a) S: i9 n8 i9 z
與彈簧的線徑的4次方成正比,
1 `! t! f/ Z) s/ ]與彈簧的材料的彈性模量成正比, 4 p) t8 B5 p1 ?! E3 J. Z
與彈簧的有效圈數成反比. 2 e" ~/ M$ U# ^
c=F/λ=Gd4/8D23n=Gd/8C3n5 m- u4 |- r$ x( m; D {; K$ T
上式中:
' a7 b" ]' A5 w7 U+ F$ Tc:彈簧的剛度,(即你所說的彈性系數,中學物理叫倔強系數k);
7 V+ k/ I+ Q) @, i- ZF:彈簧所受的載荷;
' t3 {, n4 T/ \$ T6 _5 `+ Q5 hλ:彈簧在受載荷F時所產生的變形量;
& e2 B; c) q4 ]8 j2 JG:彈簧材料的切變模量;(鋼一般取8×104MPa,青銅一般取4×104MPa)9 r! U9 L" C+ `9 m5 E
d:彈簧絲直徑;
7 U# N* |9 Y7 {5 ^+ MD2:彈簧直徑;
$ G4 Z9 I; O0 U3 Z2 pn:彈簧有效圈數;: J7 w$ `; b' a$ n) p+ a
C:彈簧的旋繞比(又稱為彈簧指數 )
1 K" w, S( Y" ^! b由上式可知。當其它條件相同時,C值愈小的彈簧,剛度愈大,亦即彈簧愈硬;反之則愈軟。還應注意到,C值愈小,彈簧內、外側的應力差愈懸殊,卷制愈難,材料利用率也就愈低,并且在工作時將引起較大的扭應力。所以在設計彈簧時,一般規定C≥4,且當彈簧絲直徑d越小時,C值越宜取大值。4 u4 H4 B* i9 i1 t' ~
其實上面這個公式是根據微段彈簧絲ds受轉矩后扭轉dθ,從而產生微量變形dλ,再將dλ積分而得到圓彈簧絲螺旋彈簧在受載荷F后所產生的變形量。
0 b, }0 [; q# @ g5 D2 h
5 r+ ?5 ^/ R6 C, O% w! r, s3 q* E關于彈簧的旋繞比
5 S! k. R( o7 i U9 l( G8 v( }! v% \7 M又稱彈簧指數。
o' z0 `- M9 h) K用C=D/d表示。2 N/ ?6 I, \/ N
D表示彈簧中徑,d表示彈簧鋼絲直徑。
1 B0 Y' u( \+ B( H% F彈簧指數C影響彈簧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及制造的難易。: |' F# N8 w+ M
C值大,中徑D較大,鋼絲直徑較小,彈簧較軟,剛性小,容易變形,容易繞制。C值小,則相反,彈簧較硬,剛性大,不易繞制。: N9 h, D5 [' C$ _5 Y
設計中,一般推薦取4≤C≤14。具體選擇可參考小表:
# G7 d% e, D4 ^% ]4 }# E* _5 _* bd/mm 0.2~0.4 0.5~1 1.2~2 2.5~6 7~16 ≥18 C=D/d 7-14 5-12 5-10 4-9 4-8 4-6
/ t: t0 C) F) P+ r) [彈簧鋼切變模量G 標準值G=8×104MPa- ^- |5 ^4 V( ?. v
彈簧材料60Si2MnA經450℃回火處理后的切變模量83160MPa與傳統的8×104MPa相比就可使彈簧的變形量相差約3.95%;而與GB/T1239.6-92中規定的78×103N/mm2則相差6.62%。如果彈簧材料為鉻釩鋼,如50CrVA,取其600℃回火時(硬度約為47.5HRc)的切變模量G值為86600MPa[6]G=8×104MPa和78×103N/mm2相比較,分別相差8.25%和11.03%。亦即,當彈簧材料、鋼絲直徑、彈簧中徑、有效圈數以及結構、載荷等都保持不變時,只是由于材料經過熱處理后的切變模量值改變,將使彈簧的變形量早在設計計算時就已產生了先天性誤差3.95%或6.62%,甚至更達8.25%或11.03%。這個誤差并不是由于彈簧尺寸和材料內部的組織不均勻所造成的,而是人為的誤處理或忽略了熱處理對材料切變模量的影響。因為,切變模量不僅僅是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且還與熱處理狀態有關,并決定彈簧的變形量與載荷之間的關系。
6 O: B) P9 P/ W2 U+ g為此,筆者認為,在對特性線要求較高的螺旋彈簧進行設計計算時,似應根據彈簧的服役條件,如工作溫度、載荷等,且考慮熱處理對其切變模量的影響。即按熱處理后的彈簧材料的切變模量取值,而不是傳統的給定值。即使對于特性線要求不高的螺旋彈簧來說,也不該不考慮彈簧經過熱處理后的切變模量的變化。至于具體應取何值,這主要根據彈簧的工作條件、載荷性質等確定。一般情況下,彈簧需經淬火加中溫回火處理。按GB/T1239.6-92規定,熱處理45HRC~50HRC,要在相應的回火溫度和硬度要求范圍內選取切變模量。6 g, N$ |+ o( a% } ` Y$ g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