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寂靜天花板 于 2014-10-23 10:36 編輯 9 r- J+ G9 S% |6 m. C9 {. G
" V$ p( [3 i! a8 q5 l F這是書上錯了嗎?- |* N3 ^: V: J7 p! m4 A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71944
: }% `9 U/ o+ s6 f1 n5 t: H# ]- O$ Z4 G就原題的分析過程而言,的確有不周之處。被細心人發現毛病實屬正常。下面我們仔細看看毛病究竟出在哪
) `0 [6 I8 I F) [2 _9 v, M: c
7 s- ^( e! ]! |# u7 O% ^+ `從原題看,還應該加上忽略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力,繩子變形以及定滑輪自身的質量等假定條件,首先我們取定滑輪為研究對象,取定滑輪的定軸中心為坐標原點,受力分析如下
y- C. E0 K1 D6 Y' t3 [
- M% g6 X* C( D& o) V' e4 \* `2 E1 s* u; u2 j% O8 S
定滑輪所受之外力有黑色向上的支座反力N,紅色向下的重力G,以及左右都向下的藍色箭頭所代表的繩子拉力T1和T2,按照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要想定滑輪平衡,則力在作用面內的兩個坐標軸上的投影和為零,以及這些力對于坐標原點的矩之和也為零,設T1方向為正,則T1+T2-N=0,設T1對于坐標原點的矩旋轉方向為正,則T1xr-T2xr=0
" j0 h4 \4 E1 I; H% B結果當然是T1=T2,這就是常說的定滑輪不改變力的大小,只改變力的方向。但是,這是定滑輪處于平衡條件下才有的結論,那什么叫平衡條件,剛體處于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具體到此題,就是定滑輪不旋轉或勻速旋轉,就表明定滑輪處于平衡條件。那么我們回到原題,用手拽住物體B時,定滑輪不動,則此時T1=T2,一旦松手,A物體質量大于B物體,則A物體一定是向下做加速運動,則定滑輪的旋轉也必定是加速狀態,但是我們剛剛假定忽略繩子與定滑輪的摩擦力,那么定滑輪就沒有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還處于平衡。則T1=T2,分析到這,就會發現所謂的毛病,就是沒有忽略一系列因素,沒有分析直接就得出T1=T2,這會使觀者不懂。: r8 N G% c9 K) K9 w6 w: |
那么松手之后,又該如何理解呢,這里使用動靜法來分析。
8 p& X2 P4 I- v! q' e% _把物體A,繩子,物體B,定滑輪為研究對象,則此研究對象所受之力為物體A、B,定滑輪的所受重力,這些重力作用于定滑輪的定軸所產生的支座反力,還有一個假想的慣性力。主動力,約束力,假想的慣性力,在形式上組成一個平衡力系,這就是動靜法。* M& }2 V1 g1 T1 D1 ]/ J2 n* e a
m1g+m2g-N-(m1+m2)a=0 (m1g-m2g)r-(m1+m2)ar=0
+ o/ Z5 v- k% s: F1 ^a=(m1-m2)g/(m1+m2)
* U8 t* n! r. l% h. T, a s
6 T: \! j. @ s! ^; q8 w在工程力學計算中,有時就需要根據情況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來降低方程式中未知量的個數,而如何忽略到哪些因素對計算結果沒有影響,這就需要經驗了,所謂經驗就是失敗了一千次,總結出的教訓6 {3 V4 P4 l( l/ i8 D* b
+ t6 x3 i* \7 l; j+ z7 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