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說說標準化,說說傳承 |
點評
應該有時代的特色。但是這跟傳承沒有沖突。傳承的是一種態度和技藝,而不是具體的做法。比如同樣設計一根軸,過去靠經驗公式,現在可以軟件輔助。這都沒問題,但是你必須知道為什么這么算和究竟要算什么
| ||
點評
縮骨術聽老鄉說過他們村里有個,警察抓人讓他演示下,然后就放了。另外他們村有個水上漂。水上跑過去,濕水到膝蓋位置。我們村有個人可以扛著柴油機翻墻,他家房子磚瓦都是自己偷來的?,F在做輪椅。
被信仰久了也就成了真信仰了,好在現在基督發展到現在已經很溫和了。而綠教,就像維族賣切糕,還搞強買強賣的那一套。人家這都是靠著權力、暴力經驗上千年才有今天的局面的。氣功呢,靠的只有忽悠
縮骨功談不上是武術,我對這也沒興趣。還有,氣功豈能和宗教相提評論呢。基督也好,綠教也好,它們的教會發展初期都是經過非常血腥的斗爭的,掌握了政權就屠殺了無數的“異教徒”的,你不信它就是異教徒就要被殺
有機會就去看看。跟特異功能無關。純技術。也即將失傳。
還有,縮骨在粵語里的意思是 小氣,哈哈
沒見過真的,我覺得那不是技術,是特異功能。
說到民間高手,大俠又如何看待縮骨呢?哈哈
呵呵,您覺得宗教本身不是騙術嗎?鬼子可以接受“上帝”這樣的虛的東西,為什么大俠要質疑“氣功” 這些虛的東西呢?或者換個話題,為什么鬼子又會追求魔法魔力這樣的“虛幻”呢?
早年為了學武被國內的“民間高手”騙過幾次,談不上坎坷
我不知道啊,“內家拳”“氣功”這些虛的東西估計洋人是很難接受的,人家不是像998大俠那樣說喜歡玩實實在在的擊倒嗎?這類東西能忽悠不少國人的,畢竟電視經常上演這些東西嘛。
大俠不妨自己出來看看嘍?還是說大俠歷經坎坷,精通各類拳法?
開到國外的中國功夫館子不知道有沒有向國內的騙子一樣玩“內家拳”“氣功”呢?哈哈,你覺得截拳道算“中國功夫”嗎,那是中西結合了,按照咱國內這規矩,李小龍是大逆不道欺師滅祖了。
最后,感謝大俠的話題參與。呵呵
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堅持自己的理論。沒啥。也沒有必要非要爭出個什么結果來。不過說一點,機械的論壇,就多說點機械的東西,少說點其他的無關話題。確實沒意思。
自己去查查全球有多少中國功夫的分館,有多少洋弟子。呵呵。也許你是覺得跆拳道是博大精深,不過稍微多看點東西就知道這玩藝現在猜是逢場作秀。呵呵
說中國功夫,俺說了你該去看看歷史。看看空手道是怎么產生的,截拳道是怎么產生的。再去看看肉體搏擊和技戰術的形成。這些東西是不是博大精深沒有必要討論,不過說洋人早看穿了那就是胡說了。
至于標準化,規范化。呵呵。大俠覺得技術的標準化是什么?是一根軸具體的計算方法?還是一個齒輪具體的設計方法?GB里面關于這兩者都有詳細的規范,行業內也有標準和規范,可是為啥我國玩不出高質量呢?
大俠,別的先不論,秋田是由日本本土的土狗培育的,而且,那會兒也絕對跟德國沒有半點關系。1630年,怕是日本還沒有跟德國有往來吧。
評分 | ||
| ||
點評
感覺大家說的都有在理的地方,都有以偏概全的地方。這讓我想到了科學家在研究某個未知領域的時候,沒少遇到這樣的矛盾,怎樣去抓住真理,真不是件易事。有空該去學學哲學了,突然理解原來哲學也是一種工具。。。
1。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
2。為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即制定、發布及實施標準的過程,稱為標準化。
大家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有差異!覺得baidu百科對標準的解釋挺好的!
當然,標準化,文字化,對于傳承是一個促進作用。他加速了信息的傳遞和交流。但卻絕不因此而決定了傳承。
所有這些能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因為標準化,甚至不是因為幾個人寫了幾本書。更多的是因為人們有心傳遞和繼承。百年老店,比如狗不理,無論你是不是有牌坊,有沒有連鎖,真正的技術是靠人傳下來的
對于標準化,他只是工業大規模大批量生產的產物。目的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這跟傳承沒有直接的聯系。在標準化形成之前,經典的東西就失傳了嗎?沒有,力學定律,數學公理,醫學技術,天文地理,
至于是不是有了通用標準,才會避免惡性競爭,我只能說,這只是我們的美好愿望。比如石油行業普行API。標準之嚴之詳細均高于高標,但是這避免了惡性競爭嗎?完全沒有,而且死得更快,帶著整個行業一起死。
你所說的很多現象不是標準化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比如衛浴,不是沒有標準,而是如果讓你隨意可以換換,人家就沒有利潤了。同樣的情況就是燈泡。即便是歐美,燈口都有不同的型號。哈哈
首先,感謝大俠的參與。不過,我想大俠應該也沒有認真看我說了什么。另外,標準產品和非標產品同標準化的關系并不是一一對應。非標產品未必沒有標準化。這是一種誤區。我文中說了,取決于量和成本
我不認為歪
| ||
點評
毛子提出的成組技術,發揚光大的估計是米思米,Mc‘master這類公司了。毛子還沒有脫離游牧,經濟是粗狂型的規模經濟,貿易型經濟,毛子玩不來啊
不然,以蘇聯當時的兵力輸送能力,元首的閃擊戰估計可以直接拿下三城了,更不會有以后的什么反擊。當然,這些都是事后分析。真正的戰爭,不會像分析一樣。
另外,德國人對戰爭的預判不足也是結癥。閃擊蘇聯的時間不當,加上德國戰車過重,使得在閃擊初期的巨大戰果迅速被夏秋季節蘇聯的沼澤地性吞噬。戰爭拖延到了入冬。這給了斯大林相當長的時間調整。
德國坦克抗擊打能力強,通常情況下對射,毛子很難打穿。因此毛子才使用了各種游記戰術,包括誘敵深入,布設雷區,分化敵群,最后依靠地利使得T34等能在較小傷亡下同德國人進入纏斗。這才取得了勝利
德國的失敗,有補幾問題,有數量問題,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戰術上。原則上說,雖然毛子數量龐大,但實際交戰區卻不能讓其真正鋪開作戰。而如果真的是對沖,毛子的損失決不會是最后的那點。
另外,從國力上講,二戰早期,元首的情況要遠好于斯大林。毛子早前工業材料基本都要依靠進口。特別是41年9月得到美英兩國的援助后,每月2000輛坦克的等一系列的物資援助可謂是直接把元首耗死了。
呵呵,軍事迷。說得挺好。也是因此,德國人后來搞了標準化的東西。目的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其實來說,毛子的思想屬于標準化,但卻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標準化的意義。對毛子來說,這樣只是快捷
蘇聯解體之后,其國內機密的Triz創新法被傳播于世,我們公司的發明大王就靠講這門課以及自己搞出來的40多項美國專利發夾,某種程度上蘇聯人連創新方法都做了簡化,統一,通用,組合。不能因為意識形態而否定其技術
我說我的樓有點歪,沒說樓上,只是順勢侃侃二戰,畢竟我是考大綜合上的大學。其實標準化的思想在蘇聯設計坦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穩定的底盤,標準化下來,搭載什么往這上面靠??梢怨澥≠Y源,擴大產能,保證可靠
請教什么是標準化,樓上的歪了,歪在哪,什么是正?閣下的對歷史的見識,在下佩服,但是一次或者一場戰爭的失敗,只能說明,指揮者,戰略,戰術對環境的適應問題,于標準化何干?很不明白!若有時間,誠請賜教.
評分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13:01 , Processed in 0.065935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