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實踐中,我們用到修配法來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機會是越來越少的了,現在看來只存在一些單件小批量,且尺寸鏈封閉環要求又較高的場合了,比如說機床行業。不過樓主不是從事機床行業的了,只是在工作中發現尺寸鏈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對他比較感興趣的了。5 _: f+ z: C0 P, q# }- o0 @" a
2 D" g3 R2 `% c1 t/ ?% j0 L
前期在掌握了調整法的計算方法后,昨天晚上睡覺前一尋思發現修配法我的還沒掌握的了,頓時心里來了興趣,特在心中推演了幾篇,突然豁然開朗,原來是這個簡單的了。想想當年是學生的時候還事笨了點,看了好些篇都沒理解過來。今天理解了,心里是很高興的,特把昨天晚上在心中的推演過程在這給記錄下來。
* \5 ?3 {- Z- l' B$ v9 Z7 s& {" n- P% ~- |/ {+ a. M& F
這里我們還是舉個實際例子來方便理解了,如下圖一簡單例子!A1為主軸箱前頂尖中心線到機床導軌面的距離;A2為尾座下面墊鐵厚度;A3為尾座頂尖中心線到墊鐵上表面的距離,封閉環A0在0-0.01mm之間;從封閉環我們可以看出,采用完全互換法是行不通的的,因為封閉環公差平均在每個組成環上的公差只有0.003的樣子,明顯加工精度太高了,就是采用調整法這個地方也不行啊!,因為墊片的公差都好幾絲的了。所以了針對這樣的實際列支還真的靠修配法來完成了。下面我們按照正常加工精度按入體原則給每個組成環給出公差,假設A1=50(0/-0.1);A2=10(0/-0.05);A3=40(0/-0.1),求解出A0=0(0/-0/25)。這時因為墊片A2因為質量輕,厚度較小形狀規則,就選擇其為修配件。
* m2 T, e: p# i9 h7 ^- _0 M8 _9 ^; L- Y- f+ r5 L4 x$ h6 W! v, L
從上面介紹的條件已知,我們這時求解出的封閉環A0=(0/-0.25),就是尾座頂尖已經低于了主軸箱頂尖了,如果再選A2為修配件,越修磨墊片A2后,尾座頂尖將越低于主軸箱頂尖,就是書上講的越修越大,所以了按照前面組成環給定的尺寸來修磨A2是根本不可能達到封閉環的要求,當然如果修磨主軸箱尺寸A1,只需要在A1的基礎上加上最小修磨余量,這里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墒侵鬏S箱結構太復雜太笨重,理論行的通,實踐就很難了,所以還是修磨墊片A2的好了。
, b5 f4 n! f+ X9 X3 n2 ]" Q& ?
1 y0 n. i$ o: u! P* u 在圖二中我已經詳細畫出了在第一次給定各組成環的尺寸公差后的封閉環在公差帶圖中的位置分布,和用A2作為修配環所要求的封閉環的分布位置。這里修配法要求的封閉環分布范圍必須完全高于最終要求的封閉環范圍,因為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修磨余量,如果兩者有交叉,不就存在有尾座頂尖低于主軸箱頂尖的情況嗎?至于高多少了,理論上可以是0,考慮實際各組成環走極限的情況,還得再加個0.1的最小修配余量吧!所以了綜上所述得得加0.36mm上去才算了,(0.36等于第一次求解的尺寸公差0.25加上實際封閉環公差0.01,如果兩者間存在間隙或者過渡,請不要忘了加上或者減去最小間隙量或者最大過盈量了,這里他的最小間隙量為0,再加一個最小修磨余量0.1,不就是0.36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加在修配墊片A2上的,所以在沒有修配前,墊片的機加尺寸應該是10.36(0/-0.05)。如果實踐中發現墊片的修磨量小于0.1的話,請檢查組成環尺寸,里面肯定有超差件。& `( I, h3 h$ E3 H% J
1 P$ }9 T9 b3 |2 f4 Y# T9 f
' \/ `& ~: X: V @! T4 }4 j+ m
3 p- n7 d& w) {# I# |3 \& N$ P& P) b! `6 O9 n
補充內容 (2014-10-22 20:39):
; }1 Y @6 q- H t這里面有個錯誤,在第一次計算A0時,我把A1想成50(+0.1/0)了,這里就改過來了,讓大家見笑了。
3 P/ {5 X: `' { C& S. D, M
' a y2 Y" e2 q: j補充內容 (2014-10-22 20:40):& E' G( `; t! L: Z: Q r/ k2 e) V
大家把A1看成50(+0.1/0)了,文中有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