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時間,再發個帖子和眾同行探討探討。; }( d9 N' ?; P
實際上,這個標題并不準確,因為兩個概念范圍并不一樣。先這樣吧,下面聊聊最近跟一個臺灣的同行聊天內容。8 ]/ L, z, k! n. P6 U2 d% ?: `
' N( q1 e' Q- I7 n% n6 C2 E; o上周,一個臺灣的同行到公司拜訪,跟我海侃,說道:大陸的很多機械設計師根本不懂工業設計或者在工作中不使用工業設計知識,看起來不是很高檔的感覺,其實也有很多設備本身功能性、穩定性還是很好的。比如:大陸的機床總是只有兩個顏色——綠色和藍色。5 [ \+ ~& Y- h. j h& H. w5 g+ \
我理解他說的意思:實際上,他說的是很多設備不注重外觀設計,給人的第一印象很低級,不上檔次。這里,外觀應該包含外形和色彩。
) n* S* m$ |% ]- D& R) \! K$ x+ n" z& m/ X) E; c
上面說的實際上是工業設計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工業設計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外觀設計。工業設計的說法(industry design)是工業革命時期就有了,整個工業領域內的廣泛使用這個概念大概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左右的德國開始。我國引入這個概念比較晚,具體本人也不清楚,但是在大學中真正開設這個專業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6 |! d: e# A" n2 e2 }
" N. ? Q" R1 i8 ?8 o
其實,工業設計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外觀設計(美學)、人機工程學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其實,我們的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都有強調這些問題,只是沒有專門提出來作為一個學科性的知識去研究而已。比如:我們通常說的設備安全性、可操作性、可維護性這些內容都是屬于人機工程學范疇的。5 W( s$ r" n" Y1 \5 { N
; T, G" v; e9 f. g所以,一臺好的設備也應該具有優秀的工業設計思想:* |5 r3 z1 N* v! P- B2 b# X
第一眼看過去,喲!高檔,大氣!這就要求設計師具備相當的審美能力。設備的外觀顏色應該跟客戶工廠的環境和其他設備的顏色相諧調,而不是很突兀。比如蘋果的手機,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像藝術品一樣。
* f; M, t8 w8 }% g- ]" s9 d然后,打開設備的門窗,里面的工件色調應該比較和諧,而不是一個亮晶晶的鍍鉻件和一個發黑件、一個發藍件和一個噴綠漆件這樣鎖在一起的這樣給人強烈的視覺差異,同樣的鋁件一會兒發白、一會噴砂、一會發黑、一會硬質氧化這樣的毫無規律隨意使用表面處理顏色;管線排布整齊,而不是這里跳一根線,那里飛一根管這樣的蜘蛛網橫跨大江南北的管線布置。) K8 v- H( K' F2 J
工件除了滿足功能性、力學性能以外,還得花些心思在工藝性和美學性上面。比如:有些細長型的工件,雖然可以滿足力學性能,但是放在那里給人的感覺就是搖搖欲墜的感覺,那么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改變這種觀感呢?' N% V$ o4 J+ g. ~* h+ q
接下來,設備的操作平臺高度是多少呢?設計時考慮的是站著操作還是坐著操作呢?設計時考慮的操作人員身高是150cm,160cm,170cm還是180cm呢?急停按鈕是否在顯著位置呢,是否在機器的任何一個位置操作或者工作的人員都可以有效的拍下急停按鈕呢?這些是基于操作人員的操作安全性和舒適性考慮的人機工程學設計方法。
( i! F, Q' C- R) r6 S, U裝配一個零件需要使用幾種規格的扳手、螺絲刀呢?更換一個易耗件是否需要先拆除一大堆的零件呢?有位置調整的工件在更換后是否可以仍然保持在更換前的位置呢?等等方面的注意事項,是基于裝配維護方面考慮的人機工程學設計。6 }* l; m+ V# B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