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有社友發帖,關于成為大公司流程中的一個小螺絲的話題。
1 ^9 i& n) S; A3 B
* V+ J P$ e, G1 u; y. M4 _客觀的講,就像一臺機器一樣,需要無數螺絲,有的用在關鍵位置,承受主要載荷,有些用在外觀件上,裝飾門面。
" m, v9 `" @5 \1 H- D& ~諾基亞暴力裁員的時候,前老板曾在微信圈轉載了一篇文章。他的本意應該是提醒大家,不要像諾基亞員工那樣“人浮于事”啊,要有危機感啊。, u% a+ a h% b$ H
7 I' s3 s' ~: @( \3 F: O那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很多員工被裁的時候在諾基亞已經多年。諾基亞作為一個成熟的公司,把每個人都細分在很明確的一個小方向上。往好里說,你是這個微小方向的專家,諾基亞當年作為全球手機老大,你也算這個小方向世界級的專家了;往另一個角度說,除了這塊,你什么都不會了……
9 G, V/ C7 Q# K) y' ?8 A! T, Q: E8 {0 G W6 G( t8 ?! T$ X
事實上,我在加入社區以后,在去年的某個時候,同樣感受到了類似的問題。在我們那樣的畢業生向往的大公司,擁有一筆“有競爭力”的起薪,干活逐漸細分,每個人就管自己一個攤子。如果想就這樣一輩子,也挺好的,有些崗位如同諾基亞一樣,只有大公司才有,甚至只有這個公司才有。
4 Q1 a8 A; R5 f& Z3 |2 g& `* U2 s
但當我來到社區,看到各種技術討論的帖子,很多時候感覺自己似曾相識,那是多年前本科課本略微提過的內容,原來真的那么有用。
) h6 M( f" o1 _. }! a/ t2 P8 b+ z) k. Q& m9 D d
熱處理,自從大二上完課,就只停留在記憶中了。現在設計都“參數化”,“模塊化”和“快餐化”了,有事打電話,問供應商,看樣本就夠了。* `" k) V9 C, W" c
8 `$ o! S( G/ o4 |" n7 A+ T
液壓,記得大三時液壓老師是個女老師。她喜歡第一節課講課,第二節課在那里探討是不是該讀那個博士。畢竟比自己學習差的同學10年后聚會是從千里之外開大奔來赴會的,回家的時候面對的是敞亮的別墅,自己回家面對的是教職工筒子樓。不是去年參加害怕伏櫪的升降小車,快速提升和下降阻尼的問題無法解決,老先生建議學習液壓;不是看到陜汽在西安20萬年薪招不到玩液壓的;不是998說未來我們是要請“三哥”來調液壓。我估計這輩子很難拿起液壓書本了。
7 ]" m+ e5 w4 s2 x8 M" I9 Q- L6 F! W0 N2 v5 p' q$ B
社區里銷售多,其中有比較積極的銷售自己建了“機械設計精英群”。在群里我發現有的家伙,專科畢業,在機械裝配調試維修一線干了12年,在他33歲的時候可以月入15k,稅后的,還不包括公積金。而我的收入一直處于“高開低走”的狀態。事事都有其原因,我和那家伙侃技術,幾句一對侃,確實不如人家知道的多。盡管我知道很多他不知道的,但那些都是我們公司才會有的,在社會上不是硬通貨。
, y, w& q2 G o4 @5 x9 I( N1 Y1 Z; m/ x% [0 x8 u
記得3年多以前在公司輪崗的時候,一個機械出身的家伙做了“賣你齋兒”。我和他談技術他一臉的不屑,他首先問你做過幾個“設計變更”流程。在他眼里,我當時所謂的技術經驗,他聽了只是笑笑。現在想來,當時他想“你才干幾年,有個P的經驗”。后來又干了幾年,后來的“賣你齋兒”心血來潮問我啥叫“專業”。技術出身的我,記得當時和他就談了熱處理。“熱處理!”賣你齋兒當時驚愕的表情估計我這輩子忘不了了。機械里居然有叫“熱處理”的詞匯,這應該是當時老板的反應,盡管他在小鼻子那里拿到了博士學位,“熱處理”是啥?看998的帖子有些中毒的我,當時就跟他講了AL6061,我們每次圖紙標注都寫,為啥美國鬼子來了讓加上T6。但這并不給我加分,讓老板當眾露出破綻,不是智商問題,是情商問題啊……2 \, L; a, e3 J8 Q9 u
0 L/ f( M+ j% q3 ?% Y7 E
沒有硬通貨,和老板提加薪和升職那時扯淡的了。% R' y! _2 u: V a% h t5 k9 L
* ^) T D! {8 I/ G; W5 P' `有時間,和同事聊天,很多同事都說自己被定型了。所謂定型了,就是只會某一塊兒了,別的都不行了。今年早前我發帖在外企需要的軟實力,硬實力。當時我正在走一個流程,中間遇到一個狀況,一個備件,適用于兩個設備,其中一個是移動設備。設備的振動測試還沒有做,按說不能加到移動設備的BOM里,但這個設備的直接上級裝配同時適用于靜止和移動倆設備中。當時靜止設備急于發貨,移動設備要等振動測試。我的老板就想了個有點風險的方法去走流程。其中批示的時候,項目組的一個賣你齋兒說“我同意你的邏輯”,但他就是不親自批。批了將來出問題就有他的。他說同意你的邏輯,是為了擔心影響進度,從而另一個方面出現風險,責任找到他頭上。如果這時相信他支持自己,涉險找別人批了,那風險就自己承擔了。沒有硬通貨,就得玩這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所謂的“政治斗爭”
2 {; Y& ^6 v* Y
! v9 [% O! {8 `3 ^* C6 q3 Z: X( {為了避免被定型,或者說已經被定型了。就像自己已經被打造成美制螺紋的螺絲了,用在賣往中國的機器上。將來即使卸下來,也不能用于國產的機器上。有時我在想,我是那個不可或缺的螺絲嗎?還是外觀件上,將來降成本,cost down,可以刪減掉的螺絲?這是一個問題,5年之后很可能就是危機。/ \8 A1 L, A4 i
, r! z# f% x9 p8 r' _2 a, O1 m今年跑了一個同事,那同事很牛逼,北大本科,美歸碩士,學得一手好力學,操一口標準的五大湖美式口音英語。但他被用成螺絲,很快意識到了問題。我和他開玩笑“你本非池中之物,奈何被養在浴缸里,我等池中之物,被養在金魚池里也就算了”,呵呵。那哥們很郁悶,雖然偏離了專業,雖然數年不得志。但他在工作時有段時間和鬼子打交道,把鬼子的優缺點摸個底兒透,然后回來教國內供應商,干的比鬼子漂亮。
+ X3 Y& V3 ?' U# w* G5 y
- K& [, H! Y6 I- [$ p后來他有把蘋果外殼的工藝摸個底兒透,什么材質塑料,什么百分比,怎么加強,工藝順序如何。都搞明白了之后,在年終自評時,他給自己所有選項都給“優異”。老板給不給加薪提職吧?不給,他今年拿完年終獎就跑了,工資double,新東家提供一個月星級酒店住宿幫他適應新城市的生活。有點硬通貨就是牛逼。$ q+ g. Q& R( @" `6 @
. n/ p% O; d2 M" _6 I
其他同事,依然有抱怨者,“如果有從來一次的機會,我絕不學機械”。他們設計的東西都是外殼,有技術含量嗎?貌似吧,都在供應商那兒呢。什么拔模斜度?交給供應商吧!
5 K- M( I O5 |* ]3 X$ d2 X% y+ g6 p: E) p
這就是為什么會出現呆俠說的,一個會侃的銷售可以干死一片工程師的情況。按照這種邏輯,前些日子做塑料件結構設計的時候,確實供應商一個銷售的小姑娘,上來就告訴我,壁厚改成1.5~2,要不會出什么什么的問題。我問她為什么,她侃侃而談,振振有詞。但那樣強度不夠,剛度也懸。翻了兩本注塑書,極端情況下,ABS+PC是可以干到4個厚的,但處理上有難度。有難度,供應商就是干不了。裝作很有經驗,和他們技術對侃幾次后,他們妥協。他們想辦法,現在東西也開始小批量了。8 w" K( C1 K1 e$ s! f& |0 h
* f7 z8 ^8 x# O5 r- H: S) P一臺機器,總需要各種螺絲的,問題是,是不是夠值錢,夠關鍵的螺絲。職業經理人的天職是讓機器運轉正常,他的目標就是把你打造成合格的,不易脫落的螺絲。對他,你就是個資源,要能隨時替換,又不能隨便脫落的,只懂一點,只在這點鉆是最理想的。對自己,如果有更高的期望,則需要突破這個障礙,還TM得暗中的。: ?$ o7 y7 J! x6 P0 \$ c- Y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