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820|回復: 7

對華人年輕工程師而言,歐洲哪個國家前景最好?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8-31 08:11:2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華人年輕工程師而言,歐洲哪個國家長遠發展的前景最好,到了中年成就期望極值最大?1 ]/ m) V- L2 t% g' D

歐洲經濟目前德國最好,這個應該沒什么疑問。英德法三國相比,無論 GDP、GDP per capita、失業率、基尼系數這些看得到的數字,還是社會安定程度、政治混亂程度乃至婦女平權程度這種無法量化的主觀感受,德國都要好一些。而對于技術移民來說更重要的是,德國的工業企業領域寬廣,數量眾多,而且都非常務實,只要能給公司帶來業績,基本上任人唯賢,移民背景不會是太大的障礙。社會風氣也不錯,德國人直來直往,甚少裝屄,務工的勤懇敬業,經商的坦誠實在,官吏系統雖然拖沓,但是友善廉潔。職場上人際關系比較簡單,勞動強度不大,補貼齊備,假期多,醫療和養老有保障(前提是不能只依靠國家養老保險),加上氣候啦申根區啦公共交通啦之類的額外優勢,我認為想要安居樂業的話,德國算是綜合下來的不二之選。當然我身處德國,上述結論毫無疑問地有個人偏見,并且針對其中任何一點我自己也可以舉出耳聞身受的反例,但如果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會選擇瑞士……咦,我是說德國。

瑞士是個奇妙的存在,一個領土不過四小時車程的內陸國坐擁那么多制造業和金融業巨頭,而同樣是小國寡民山清水秀,隔壁的奧地利就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完全想不出來奧地利有什么工業名牌……KTM?)。薪水很高,生活質量一流,美得無可挑剔。但是瑞士沒有藍卡,并且由于優先權審核機制的存在,使得找到工作雖然并不異常困難,也是非常看機緣的事情,想要長期留下更是難上加難。

對于技術移民來說德國瑞士的最大障礙是語言。不會德語生活真的相當痛苦,是任何略有智慧的人都無法忍受的別人看起來都替你難受的文盲般的痛苦。工作上則會嚴重限制能夠選擇的職位和能夠要求的薪水,上升空間更無從談起。許多跨國公司說「工作語言是英語」不假,但在這些公司工作并不意味著只使用工作語言就夠了——英語和德語的替換使用是一種 code-switching 機制,德語母語者跟你說英語時是同事,說德語時是朋友,不懂德語就意味著交不到職場上的朋友。

如果只會英語是不可克服的硬性條件,那我覺得荷比盧(Benelux)地區并不是首選,原因是那里競爭太激烈,大家都抱著一樣的想法去碰運氣。而北歐瑞典、挪威這些福利社會可能都是更好的選擇,挪威比瑞士更富裕,人口更稀少,當然可能也更無聊一點。在石油產業完蛋之前挪威經濟都不會差,瑞典更是機電、通訊、醫藥強國。不過北歐的氣候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影響可能還挺大。

另外歐洲其實還有一些比較偏門的地方,比如馬耳他,可以全英語工作。這是個很奇妙的國家,如果你愿意試試而且能忍受的話。

大概就這樣吧,可能也沒什么幫助,至少沒辦法確定什么「中年成就期望極值」。我是基本認定目前階段的第一代華人移民在歐洲升到高層的可能性不高。移民背景導致 incompetence 占一部分因素,另一部分也是因為歐洲本來就老齡化嚴重,企業中層領導都是大批四五十歲的人,你非要跟中國美國這樣畢了業干兩三年升主管的環境相比并且認為那樣才是「有成就」,不合期望才是情理之中。我不認為晉升才是工程師的唯一成就。況且人生成就也許是一個以時間為自變量的函數沒錯,但極值定理對它是否適用是非常值得存疑的事情。如果一心去追求最值,沿途座標軸上的其他風景很容易就毀了。

最后本版同文說「中國」的這些答案,答非所問且不說,我是覺得有點盲目樂觀(當然,悲觀是我的中名)。德國比四川小四分之一,GDP 是四川的九倍,9 × 0.02 和 1 × 0.15 哪個多?歐洲企業去中國當然是賺錢去的,而且是賺大頭。再者,以國內不到10%的人占有著80%財富的分配狀況,新增長的財富會有多少分配給顯然身處90%里面的工程師?

選擇歐洲除去悠閑之外就是要規避風險,國內每天都在上演僵尸片,不明白為什么這么多人相信自己是一定會活到最后的主角,而不是出鏡一秒就被花樣生吞活剝的龍套——明明已經有那么多人裝備著砍刀、十字弓、霰彈槍、火焰噴射器甚至M1A1都照樣掛點,換你就算開一輛勒克萊爾或者豹2去,勝算又能提升多少?沒有背景、沒有野心、只有一技之長的非投機主義者并不適合回國拼殺,呆在歐洲挺好的。也許在這里發展更像一部風光片,一成不變的青山綠水城堡教堂看太多固然乏味,但至少你確定地知道,劇情里不會死人。

【ShuopengWang的回答(18票)】:

做IT的話,即使是工作語言也是大部分德語的。純英語,有,這幾天辦公室有個美國同事來交流,感覺這幫德國人英文意思是清楚的,流暢度打個問號。如果以移民為目的,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德語會是非常大的一道坎。至于SAP之類企業會不會有所差別,且等大神回答。傳統行業如比較守舊的零配件或者機械設備提供商或者能源行業確實難,畢竟德國是中小企業為骨干。

正好了解一些荷蘭的職場情況。實際并不樂觀,經濟總體形式差德國很多,消費也高很多,工業方面不及德國中小企業萬花齊放。至于英文當然是個很大的優勢。有朋友因為伴侶在德國,正好公司業務整合,就在德國找了個法國企業的工作,工作語言是英文,但是依然在生活方面有巨大障礙。

結論,德國歡迎人才,德語是個大坎,德國經濟形勢很好,德國移民政策較好。國內居民相對來源還算單一,住得離大城市遠一些便沒太多土人阿人,整體大部很宜居。

但是想干到管理層或者技術中堅,我覺得還是少期望的好。普通工程師已經金錢上很/足夠幸福了,至少我滿足了。

【樊越的回答(0票)】:

荷蘭最近也不行,philips招人大把大把的通過中介啊。

現在荷蘭的政策是30歲以下沒有荷蘭本地畢業證的起薪38600歐一年,30歲以上的52000多歐翌年。30歲以下的這個還有希望,30歲以上這個估計就危險了。

【王一的回答(0票)】:

如果一點都不打算學德語,想從國內申請過來直接工作,難度很大。建議你先在國內開始試著找德國這邊的工作,找到了再考慮來不來的問題。你現在想得有點多了。

如果是技術上的頂尖牛人,可能性相對大一點。

【bins的回答(0票)】:

總體歐洲工作機會好的地方不如美國多,唯一具有大城市競爭力的只有倫敦。倫敦本身很多政策上已經脫離了歐盟,工作氛圍與競爭也與其他英國城市不同,基本倫敦工作的外國人占多數,美國的成就來自于移民,倫敦也是這樣。所以倫敦肯定是在歐洲發展最好的城市

如果要比中年成就,中年成就不管在美國還是歐洲都不如中國發展好,中國發個快速發展的國家,很多機遇是發達國家無法比擬的。歐美你到中年只會過的比較愜意,醫療保險都有充足保障,不會為未來擔憂太多,但你事業不會有太大突破,有雄心的還是回國發展好這個,我覺得看人的選擇吧。做IT,基本上最好還是在美國。世界最好的計算機研究機構,最好的計算機專業大學,最好的計算機領域公司,最頂尖的人才都在美國。美國機會多世人皆知。如果能去,去美國吧。

至于留歐還是回國,要看個人意愿。職業發展角度,歐洲不如中國。歐洲被人稱為老歐洲是沒錯的,有志向的年輕人都往美國跑,很少人愿意留在歐洲。可以看看歐洲人年齡構成就知道了,老人多。老人多意味著思想觀念保守,沒什么創新意識。所以不適合做IT研發方向。歐洲也缺少計算機領域的公司,進科研所倒也不錯,只不過機會太少了,而且沒什么錢可賺。本來碼農這個職業應該是收入偏中上的,在歐洲排不上吧。

歐洲也有計算機公司,多是XX駐XX分公司。由于歐洲人力成本更高,導致如微軟、谷歌等把研發中心設置在本土或者中國或者印度。歐洲比較出名的可能就是SAP了吧。英國比其他歐洲國家好一些。至于職業發展,這么說吧,歐洲公司外國人很少能爬到高層的,不是因為人少,而是你懂的原因。

國內機會就多了。BAT或者其他公司也都行,個人發展因人而異。不細說。

但是最終留在哪,不單單是取決于職業發展。也與你所在的環境有關。如果留在北上廣,你工資沒有m,買房就要靠家里(有房者除外)。然后買車結婚生孩子,成本都比國外大。而且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環境污染這些在中國都是無法避免的。所以我個人傾向于即使發展機會再多也盡量不要留中國,因為我覺得健康安全得活著比啥都強。

當然,如果你能混得和霸道總裁一樣,說喝奶茶就喝奶茶,說買別墅就買別墅,那在中國就挺好。賺夠錢,老了去移民國家養老。是不是很開心?

對了,其實加拿大澳大利亞也挺好的。

【支浩宇的回答(0票)】:

日本比歐洲好些,歐洲沒啥前景,又有時差

【知乎用戶的回答(3票)】:

到了中年,在歐洲國家的社會地位是不會有什么提高的,財富積累不會超過同等級歐洲人,而且,在同等級能力的情況下,但他們的上升通道,明顯比你寬

要想獲得較大的認同感,大部分人還是只能從中國人中找,想獲得成功感,可能還得回國找,還不一定能找到,因為好的生活環境,好的工作氛圍,不是靠你的個人努力得來的,它本來就在那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環境都已相對完善,薪資、福利都是有數的,如果只是當打工的,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前景是很清楚的,無所謂期望值極大。

【Huangzhidu的回答(1票)】:

既然問的是中年成就期望…那我覺得是中國,但看到限定條件是歐洲國家,那也許是德國,有近中年的碼農朋友在德國發展,現在神爽,但單說事業上,其實一直很關注中國的消息。拋開事業,他想留在德國,僅供題主參考!(中國的“陷阱”比程序里多多了,感覺是適合發展但不適合生活的地方,去留取決于題主的期望方向)

【BryantKobe的回答(13票)】:

謝大神 @Sven邀請!

我的回答是中國!

對的,就是中國。

我覺得中國的發展前景比你說的所有地方都好。

在德國積累幾年經驗而后回國發展是最好的。

還有我想提醒你下,在德國(歐洲其他地方我不清楚)非常罕見有中國人做技術進入上層的,到現在為止我只聽說過一個叫萬鋼的。

所以啊,中國其實很好,你要是感興趣可以來德國工作一段時間再回去。

要是碼農的話是可以用英語做工作語言的,這沒問題。但是,德語還是要學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啦!

0 y' ^0 k  ^/ |' y

  \$ X; V/ U: G/ n& f" i# R; E& d
3 @2 ^  \: b. T
% i: `3 b2 V8 R/ }- F6 l6 U* I! f8 n6 n# O9 Z- B5 v' D# y# }9 h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8-31 08:42:29 | 只看該作者
知乎上瞎扎乎多,真正明事理的少,還有不少五毛。

點評

掃大俠這是涉獵廣泛啊,牛逼,一句話就把知乎給否了,里面的人大概混得都比您差多了  發表于 2014-8-31 09:56
3#
發表于 2014-8-31 09:13:51 | 只看該作者
1. LZ沒有點評丹麥、芬蘭。也還不錯的,當然要能適應氣候。
. Q1 k1 y8 m6 l+ B# ~  t" _) C/ i2. “況且人生成就也許是一個以時間為自變量的函數沒錯,但極值定理對它是否適用是非常值得存疑的事情。”
, W4 P- ]& p2 t' U6 F    這個函數是連續的么?有人是連續的,有人是不連續的。
4#
發表于 2014-8-31 09:39:10 | 只看該作者
搞機械的人上知乎的少。
" P+ _! o) S! V, J' B" p雖然里面有人見多識廣,但是設計到專業問題,我就“呵呵”了
5#
 樓主| 發表于 2014-8-31 09:45:06 | 只看該作者
Pascal 發表于 2014-8-31 09:13
0 R+ g* _! I% E0 ^: Y  P7 `1. LZ沒有點評丹麥、芬蘭。也還不錯的,當然要能適應氣候。
$ _2 n5 K+ z. o2. “況且人生成就也許是一個以時間為自變量的 ...

/ H0 i6 O* N% }, Q/ U9 P% ^2 S還有的人  處于 震蕩函數的連續區間。但起伏波動太過嚇人。想想還是連續平滑,穩步上升比較好。
6#
 樓主| 發表于 2014-8-31 09:57:05 | 只看該作者
啟中 發表于 2014-8-31 09:39
( B: |: m; D  p+ D1 J4 F搞機械的人上知乎的少。
5 D9 F) _! n# f; s7 N! O雖然里面有人見多識廣,但是設計到專業問題,我就“呵呵”了
0 S$ d3 z1 T# y2 T* {/ _9 i
是呀。往淺的層次講,半碗水的也能搞那么幾下。往深層次講很多東西真的是博大精深,每一樣都有它這么做的解釋和理由。這也就是用理論來解釋為什么了? 但有些東西又是理論所不好解釋的。想精通,真不容易。' b6 J; W1 e: p5 Q8 j
7#
發表于 2014-8-31 10:21: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MJay 于 2014-8-31 10:31 編輯
* h: f2 ]" C. L. |0 a& B( H) D+ }3 V5 |) _7 d9 M1 A& W
曾經看到上面的一個人說,為了寫一篇長文需要準備不少時間呢。
: u  G: k' S- b/ G3 K1 a我能理解成,是為了自圓其說,好堆砌的有理有據嗎。) V' X% n  B7 |; W& A! I7 h+ m
貼一個鏈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73379    仔細瀏覽到下面,最下面回復里有亮點。
; a1 J* a3 A8 q% G; ?
8#
發表于 2014-8-31 11:16:38 | 只看該作者
米fans 發表于 2014-8-31 09:45
8 `9 ^+ b( y' ?8 `還有的人  處于 震蕩函數的連續區間。但起伏波動太過嚇人。想想還是連續平滑,穩步上升比較好。
$ Q  r1 x; q6 ]# Q6 Y; R
震蕩函數的連續區間好呆還有極值。- D+ e* j; N+ |7 l& \$ t; w- J' ~
另外,震蕩走高也還好。1 |. L' C( k1 ?1 P  ?+ E* t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5 13:36 , Processed in 0.0752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