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642093071

直徑340的滑動軸承徑向游隙選擇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4-8-27 10:47:42 | 只看該作者
642093071 發表于 2014-8-27 10:29 - k- }  I9 ]: x4 H0 x  d; L$ Y
看了各位大俠的回復,主要意見集中1.25的游隙已經是非常大了,別說1.7了。為能更好分析,補充截面圖如下。
6 W; W. |3 B$ |2 i$ y; \( O
磨損后的實物圖片有沒有?

點評

實物損傷部位的圖片已發  發表于 2014-8-27 20:45
在1樓有圖片,是打不開?  發表于 2014-8-27 12:42
12#
發表于 2014-8-27 11:39:08 | 只看該作者
不懂,坐等大俠來回答
13#
發表于 2014-8-27 12:49:05 | 只看該作者
銅套磨損后的圖片呢?那才關鍵,看你有沒有建立了油膜。另外,轉速、載重也要一并拿出來。

點評

圖片重發;轉速每分鐘300轉,銅套給軸的推力在30噸,沖擊峰值可達200噸。  發表于 2014-8-27 20:22
14#
發表于 2014-8-27 13:25:53 | 只看該作者
把軸瓦油槽邊沿修整光滑好,以便形成油膜,因為轉速越高,動壓油膜就越厚。 300轉速不高,建議在下表取小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關鍵是:“圓瓦頂部間隙一般按表1-1所給的范圍控制”,這個“一般”包含了哪些條件?  發表于 2014-8-27 20:50
是的,動壓潤滑不必形成密封腔  發表于 2014-8-27 20:43
動壓潤滑不必形成密封腔,  發表于 2014-8-27 15:34
沒有形成密封腔,潤滑油從這里經過后,還要潤滑、冷卻其他部位  發表于 2014-8-27 14:29
那是靜壓潤滑的情況,你形成密封腔了嗎?  發表于 2014-8-27 13:40
15#
發表于 2014-8-27 19:11:05 | 只看該作者
不對中也可能引起損壞

點評

是的  發表于 2014-8-27 20:42
16#
 樓主| 發表于 2014-8-27 20:42:09 | 只看該作者
大俠,這是軸受損傷的圖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17#
 樓主| 發表于 2014-8-31 17:52:44 | 只看該作者
東海fyh126 發表于 2014-8-26 19:25
' m6 C- m3 a0 t$ N油太稀,,,,,,
; e, f7 h' p" ~  |" p
美孚GEAR269 ISO VG150 密度0.89,40°C的粘度 150mm^2/S, 100°C的粘度 15.8mm^2/S: f3 I( X  E& P* [& b
18#
發表于 2014-9-1 23:18:12 | 只看該作者
你的間隙太大了,工作時受載晃動大,是沒法形成壓力油膜的

點評

在套上開測量孔,沒有想到辦法。套也是在旋轉的,軸也在旋轉。能否從理論上分析一下  發表于 2014-9-3 19:19
成膜除了要有楔形結構和粘度,還要由大口流向小口,節流效應使得油壓增加,浮起轉軸。如果軸在套中不停晃動,壓力建立不起來,自然就沒法浮其轉軸。大俠要是有條件,在套上增加測量孔,接壓力表觀察油膜壓力變化  發表于 2014-9-2 20:08
是1.25時間隙太大了嗎?單向受力,可能晃動不大。如何定量評定晃動大小對油膜形成的影響,請大俠詳細講講,先謝謝大俠  發表于 2014-9-2 09:04
19#
 樓主| 發表于 2014-9-3 19:21: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642093071 于 2014-9-3 19:58 編輯 ! L8 J* _4 y: f: t9 r0 b

3 x2 |2 s) B0 O9 q5 ?5 p  Bwjd934281284大俠發的《軸承手冊》摘錄一點如下
, m6 F& c; w; Z0 |( }* H
' |4 _0 d- {& }* {( R  I  F6 T(一、動壓軸承的工作原理6 ], `! B& j  c; c9 y  o2 z9 m; [% M
液體摩擦潤滑產生的機理,是依靠油的動壓把軸頸頂起,故也稱之為液體動壓潤滑。建立液體動壓潤滑的過程如下:4 Q% |' p, V) }& }- |& v" h% ~$ |2 t
軸在靜止狀態時,由于軸的自重而處在軸承中的最低位置,如圖3-8a所示,軸頸與軸承孔形成楔形油隙。當軸按箭頭方向旋轉時,依靠油的粘性和油與軸的附著力,軸帶著油層一起旋轉,油在楔形油隙中產生擠壓而提高了壓力,即產生了動壓。但當轉速不高,動壓不足以使軸頂起時,軸與軸承仍處在接觸摩擦狀態,并可能沿軸承內壁上爬(見圖3-8b)。當軸的轉速足夠高,動壓升高到足以平衡軸的載荷時,軸便在軸承中浮起,形成了動壓潤滑(見圖3-8c)。
" r4 a! u- q# B2 n  q滑動軸承在液體動壓潤滑條件下工作時,軸頸中心順旋轉方向偏移和上浮,與軸承孔中心之間的距離 稱為偏心距,如圖3-9所示,顯然,此時的偏心距要比靜止時的小。當軸的轉速越高和載荷越小時,偏心距也越小。但此時油楔角過小而影響動壓的建立,故有時可能使軸的工作不穩定。圖中所示的 為最小油膜厚度,它保證了軸與軸承兩金屬間完全隔離所需的問隙。最小油膜厚度不足時,當軸頸與軸承孔表面粗糙度欠細,或軸頸在軸承中工作時軸線產生傾斜時,往往無法實現兩種金屬表面之間的完全隔離,而達不到液體動壓潤滑的目的。
" b6 V' u5 K# p* q9 C- s4 C- N; q形成液體動壓潤滑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1 d0 \# h) |2 T6 ~6 v) V1 B1、軸承間隙必須適當(一般為0.001d--0.003d ,d 為軸頸直徑)。
- p6 c/ |- q9 |2、軸頸應有足夠高的轉速。' M; F' l! ]5 w. f5 L' X
3、軸頸與軸承孔應有精確的幾何形狀和較細的表面粗糙度。1 n* `& J- Q( w3 H5 a; u+ q' K
4、多支承的軸承應保持一定的同軸度。4 O/ [1 ?2 ]( S5 ~. ~& ^4 P
5、潤滑油的粘度要適當。)
( t; ?0 z; ^1 i. \5 O& N
/ }* h+ t6 A8 [第一條的一般  可取到0.003d,當d=340時,就是1.02mm了。所用油的粘度VG150,比“一般   ”粘度要高一些,間隙也就允許比0.003d大一些了。1.25mm的間隙對特定的工況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

點評

美孚GEAR269 ISO VG150 密度0.89,40°C的粘度 150(mm^2/S), 100°C的粘度 15.8(mm^2/S),就是第五條“潤滑油的粘度要適當”選擇的結果,選擇的依據也要查一查  發表于 2014-9-4 08:45
大俠說的是,不能忽視 同時具備,而且要把“足夠高的轉速,應有精確的幾何形狀,較細的表面粗糙度,一定的同軸度,適當的潤滑油粘度”這些定性表述進行定量,LIAOYAO大俠可以談談  發表于 2014-9-4 08:41
形成液體動壓潤滑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一些條件: 請不要忽視 同時具備  發表于 2014-9-3 20:54
20#
發表于 2015-2-28 16:52:52 | 只看該作者
最終結果如何?  我很期待樓主的結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 00:34 , Processed in 0.0876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