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395|回復: 0

專利經紀人”將成為知識產權流動的紐帶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8-25 15:52:2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何讓需方與供方對接,或許是知識產權交易的最大難題,這不僅是中國難題,也是世界難題。
  “我想買瓶香油”,“我這兒賣香油”,普通商品交易的需方和供方,在市場上可以見面交易。如果以此給知識產權的供方和需方搭建一個類似的市場交易平臺,不就能促成知識產權完成交易進而產業化了嗎?
  實踐證明,因為交易物性質不同,同樣的商業模式,套用起來并非易事——
  交易市場需要差異化經營
  2010年全國技術市場合同交易統計分析顯示,全國229601項技術合同中,涉及知識產權的技術合同占到55%,成交金額達2319億元,占全國成交總額的59.3%。其中,技術秘密仍是知識產權交易的主要形式,而非專利。
  北京技術市場協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林耕認為,技術轉移的本質之一就是知識產權的轉移和利益分配,“在發達國家,80%的技術知識產權交易是專利交易,并非技術秘密,而在我國,這個比例正好是倒過來。”隨著我國知識產權制度不斷完善,“專利”交易應擔當起技術知識產權主角兒,這也是技術交易市場成熟的標志之一。
  為了促進專利的轉移轉化,搭建市場平臺,從2006年開始,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始實施《全國專利技術展示交易平臺計劃》。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企業管理處處長馬鴻雅介紹,截至目前,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的展示交易中心有43家,分布于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這些展示交易中心的定位以公益性為主,通過積極探索服務模式,為專利技術供需雙方特別是非職務發明人和中小企業及中小投資人提供具有高誠信、低成本的常設展示交易場所。
  出發點和定位都已明確,但能讓這些專利展示交易中心真正活躍起來,談何容易。中國技術交易所總裁助理李中華分析認為,專利交易難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并相互膠著:一是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大部分專利技術可能還在實驗室,可視性較差;二是目前我國的專利質量普遍尚待提高;三是專利技術定價難;四是包括技術融資系統等社會其他系統還不完善。
  并不是所有的專利都適合放到展示交易平臺上來。馬鴻雅將產品分為簡單產品、復雜產品、系統產品。“諸如一個藥方這樣的專利,一件專利幾乎就等于一個產品,這就是簡單產品;像SIM卡這樣需要幾十件、上百件專利完成的,就是復雜產品;像飛機這樣需要成千上萬個專利才能完成的,就是系統產品。這其中,簡單產品是最適合專利交易的,多見于小企業和非職務發明人的專利。”馬鴻雅說。
  目前全國有40多家專利展示交易中心,真正運營得較好的只有北京、上海等地區,而且各中心之間尚未形成高效的業務協調機制,無法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形成發展合力。據馬鴻雅介紹,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國家知識產權局也在不斷總結經驗進而不斷完善交易平臺建設。“我們將根據交易市場所在地區的產業特點,逐漸形成專業級交易中心,比如在華北,整合出一個煤炭中心,在西北,整合出一個農業中心。”據了解,目前一些地方中心已經呈現出了專業化的特點,如西安中心圍繞陜西省發展西部農業的定位,形成了專門引進、發展農業專利技術的特色;淮北中心圍繞本地煤炭發展,形成了專業的煤炭專利技術交易特色;青島中心充分發揮海洋科研領域區位優勢,在海水養殖、海洋電力、海水淡化、海產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推動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專利技術產業化。
  嘗試創新多種交易和服務手段
  要想破解專利交易的難題,必須不斷創新和嘗試各種交易和服務手段。近幾年,中技所在這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也使其成為我國專利展示交易中心里的佼佼者。
  2011年中國技術交易所的專利拍賣活動即將啟動,本屆專利拍賣會共征集到意向拍賣標的400余項,經過初篩,來自華為、TCL、華旗數碼等業內大中型企業和中科院微電子所、廈門大學等國內科研機構及大專院校的307項電子信息技術領域標的正式進入掛牌招商階段。
  據李中華介紹,中技所去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專利拍賣會,拍賣標的為中科院計算所的70項專利,最后成交標的28項,成交金額近300萬元。與去年拍賣會相比,今年專利拍賣會招商標的范圍擴大,包括中國專利和國外專利,單項專利和專利包,專利權與專利申請權以及軟件著作權、成熟的專利技術項目等。此外,本次專利拍賣會也得到了深圳、福建、長沙、江西等地的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中心的響應,實現了協同作業,充分體現了中技所核心交易平臺的作用。“專利技術交易難,核心難題還是可視性差,因此最近幾年,中技所在這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李中華說。
  2010年底,在中技所的牽線下,天津藥物研究院與天津世紀天龍藥業有限公司簽署“龍加通絡膠囊”技術轉讓及相關專利許可合同,交易金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創下了歷年來6類中藥項目成交價格之最。李中華說:“這項交易是采取一次性轉讓許可費加上5%的銷售提成,像這樣,買賣雙方同擔風險、共同獲利的交易結構設計,再加上第三方評估做得公正,將大大促成交易。除此之外,我們還為有需要的客戶提供第三方監管和資金結算、再融資、組織談判等一系列服務。”
  據今年6月成立的天津濱海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總裁林宜善介紹,他們也在創新交易模式上花了很多心思。“一是知識產權的直接買賣,即買賣雙方將知識產權直接拿來交易;二是載體買賣,指以知識產權為載體的有限責任公司或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交易;三是基于知識產權的金融產品或衍生產品的交易。”林宜善說。
  關鍵是培養專利經紀人隊伍
  在李中華給記者列舉的幾個中技所促成的成功交易案例中,記者發現其中大多數案例均是醫藥、醫療領域的案例。李中華告訴記者,醫藥、醫療正是中技所比較擅長的領域,是因為中技所在這方面有一支很強的經紀人團隊。
  李中華本人即是醫藥科專業畢業,并曾在美國攻讀學位。“之所以選擇做經紀人,是因為我在產業宏觀發展層面的個人興趣,而曾就讀的專業對于我現在的工作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李中華說,“或許會讓你覺得意外,我們在國外經常會碰到大來頭的同行,比如斯坦福博士、名校MBA之類的,國外專利經紀人的專業素質非常高。”
  在馬鴻雅看來,高素質的專利經紀人匱乏正是目前專利交易平臺作用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專利經紀人,就是那些能把專利想象成技術,進而想象成產品,而且能成功包裝賣出的人,是復合型高素質的人才,而目前我國技術市場還沒有成熟到那種地步,但市場成熟恰恰需要這樣的人才帶動。”馬鴻雅說。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葉仰哲告訴記者,通常好的專利不需要通過交易平臺就完成交易了,因此專利交易平臺有必要將那些來自不同專利權人的、看似一般的專利,進行組合包裝,“畫出一個新餅”進行營銷。而如果對專利進行重組包裝,一定是需要非常專業、懂行的專利經紀人才能完成的。
  近幾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專利經紀人人才隊伍的培養上做了一些培訓工作,但結果卻不容樂觀,現在幾乎所有展示交易中心都面臨知識產權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缺乏的問題。人才培養非一日之功,而且“市場成熟”和“高素質人才”似乎總要面臨“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怪圈難題。但隨著我國專利規模不斷擴大,以及知識產權運營市場開啟,特別是涉外知識產權運營案例出現,可以判斷出,似乎這一回是“市場日漸成熟”走在了前面。(經濟日報 作者 梁曉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03:21 , Processed in 0.0936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