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8373|回復: 21

德國工業4.0背后的戰略意圖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8-13 14:50:0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工業4.0在德國被認為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德國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的一項戰略,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保持德國的國際競爭力。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不遺余力地推動工業4.0,其實其背后還有很深的戰略用意。  

  對抗美國互聯網  
  實際上,工業4.0體現出德國對美國的危機感和極高的競爭意識。CPU、操作系統、軟件以及云計算等網絡平臺幾乎都由美國掌控。近兩年來,Google開始進軍機器人領域,研發自動駕駛汽車;Amazon進入手機終端業務,開始實施無人駕駛飛機配送商品……美國互聯網巨頭正在從“信息”領域加速進入“物理”業務領域。顯而易見,這一趨勢對制造業的破壞性影響只是時間問題,因此,德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德國的工業4.0戰略詳盡描繪了信息物理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概念,希望通過信息物理系統開創新的制造方式,實現“智能工廠”。信息物理系統是指通過傳感網緊密連接現實世界,將網絡空間的高級計算能力有效運用于現實世界中,從而在生產制造過程中,與設計、開發、生產有關的所有數據將通過傳感器采集并進行分析,形成可自律操作的智能生產系統。

  從某種意義上說,工業4.0是德國希望阻止信息技術不斷融入制造業之后帶來的支配地位。一旦制造業各個環節都被云計算接管,那么制造業還是制造業嗎?所以,工業4.0希望用“信息物理系統”升級“智能工廠”中的“生產設備”,使生產設備因信息物理系統而獲得智能,使工廠成為一個實現自律分散型系統的“智能工廠”。那時,云計算不過是制造業中的一個使用對象,不會成為掌控生產制造的中樞所在。

  防守中國制造業  
  近年來,從中國機械產業的高速增長中,德國看到的更多是“德國制造”自身的危機。數據顯示,德國以16%的份額占據2013年全球機械出口首位,中國以11%的份額,略低于美國位于全球第三。同時,在全球設備制造業的32個子行業中,中國已經在7個子行業中取得了領先地位。更有甚者,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篇相關分析報告曾提出警告:“歐洲機械制造商必須意識到,競爭環境已經改變,必須對越發明顯的威脅做出反應,否則他們將被來自中國的咄咄逼人的挑戰者打倒。”由此,德國《世界報》網站在今年3月27日報道稱“中國機械制造業嚴重威脅德國”!

  2014年6月24日,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在日本東京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德國機械制造行業的情況。VDMA擁有120多年的歷史,涵蓋機床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工業聯合會等38個工業聯合會,是德國橫跨各個機械產業的龐大社團組織。VDMA也是搭建“工業4.0平臺”,實施德國工業4.0戰略的重要牽頭組織之一。

  據日本媒體報道,當天,VDMA主席菲斯特格(Reinhold Festge)旗幟鮮明地指出:“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企業,應該為確保長期發展和經濟上的成功進行深入合作,尤其在有交叉的一些產品領域,兩國應該攜手面對中國的挑戰。”從中,德國對中國制造業的防備之心已顯而易見。


  對于工業4.0,要借鑒也要應對  
  或許有專家認為,工業4.0不過是德國的一項高科技領域的國家戰略,主要是在高端制造技術上對抗美國,跟主要以低端制造為主的我國沒有多大關系。因此,我國也沒有必要對工業4.0采取應對策略。筆者并不認同這種觀點。

  一方面,對于德國工業4.0,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參考借鑒。工業4.0是德國舉國實施的全球市場運動,我們應該搭乘這輛便車。借勢借力,在德國推廣“信息物理系統”過程中,通過學會生產制造過程與業務管理系統的深度集成,實現對生產要素的高度靈活配置,實現大規模生產高度定制化產品。從而讓制造業緊跟時代趨勢,提前邁向智能化,以適應未來的國際競爭。

  另一方面,在《中國制造2025》中應涵蓋應對策略。據媒體報道,工信部正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和國資委等多個部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參與研究起草的制造業中長期規劃——《中國制造2025》將闡述未來10年中國工業發展的整體理念。筆者希望在《中國制造2025》中能夠有效考慮到德國工業4.0帶來的沖擊和潛在競爭因素。因為我國一直是制造大國,卻不是制造強國。工業4.0來了,物聯網、服務互聯網將取代傳統封閉性的生產制造系統,成為未來工業的根基。而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等信息產業領域更為落后的我們,未來還有沒有成為制造強國的機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8-13 17:34: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吟嘯徐行 于 2014-8-13 20:43 編輯

覺得還是跟美國混,用編程算法或互聯方式徹底改造制造業,德國這種的不靠譜,即使4.0成了,算法什么的還是美國的。

簡單來說就是覺得德國方式不夠純粹,太留戀現在的優勢。一如諾基亞。

點評

美國可從未放棄制造業,即使里根使美國制造業蕭條消失,但也未觸及美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一句話,軟硬雙休是王道  發表于 2014-8-17 23:52
3#
發表于 2014-8-13 17:58:50 | 只看該作者
了解下。
4#
發表于 2014-8-13 18:43:5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企業好多都是買的國外的軟件和設備,很少有自己開發的,而且也不愿投這個錢。
5#
發表于 2014-8-13 19:51: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olomoon 于 2014-8-13 19:53 編輯

現在競爭越來越慘烈了。融合信息技術的制造業,有機械的廣度和深度,也有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瞬息萬變,不要說超越,就算不拉大距離,不掉隊就不錯了。再過幾年,TPP生效,被撬開大門,限制國企,保護知識產權,情況會非常非常糟糕。如果當初不限制美國的谷歌,微軟,YouTube,facebook,Twitter,國內的騰訊,百度,阿里會發展那么好嗎。
雖然國內的IT表面風風火火,其實基礎非常差,不要說歐美了,被隔壁的阿三落的越來越遠。
未來整個制造業會不會遍地都是富士康?
cctv天天說現在是世界深刻變化的前夜,我對此一直是深信不疑的,
對于年輕人,現在非常非常危急了,大家趕緊的把基礎打好,多讀書,多實戰,多學英語,
出路不多了!

點評

三哥在中東市場的人脈及軟件行業的優勢, 是我國不及的  發表于 2014-8-19 00:55
五年后再看這個帖子  發表于 2014-8-14 09:22
馬上就簽訂完成,還不譜。tg還知道弄個上海自貿區。天天說tg蠢,你呢  發表于 2014-8-13 21:49
在印度制造業沒起來之前,我賭tpp不靠譜  發表于 2014-8-13 21:17
有了新的貿易規則,再回頭看看,圈養能不能創造奇跡,現在還在圈里,看不清楚  發表于 2014-8-13 21:17
中國從來不是純粹的自由經濟,可以承受長期投資的國企就是明證,你可以說這是tg的流氓  發表于 2014-8-13 21:15
google的大數據分析,中國baidu也可以有,雖然爛。其他國家都沒機會,這就是圈養的好處  發表于 2014-8-13 21:13
恩,BAT發家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內的行業是封閉的,說白了都是圈養  發表于 2014-8-13 21:05
國內的騰訊,百度,阿里也就只能在國內混的,而且也沒多大混頭了,正如你所說的,環太平洋服務協議,你說的國內這三塊貨有什么競爭力,他們根本就不是市場經濟下的產物,恰恰是與政府勾結,與紅太子勾結的產物  發表于 2014-8-13 21:00
中國為啥不該保留一份。德國日本是因為二戰拖累,限制很多,但是他們發展的都很努力,而且很好。現在競爭就是這么激烈,就像你個人一樣,你說你啥也不干,抱粗腿就可以了,會有人一直同情你,養著你嗎,  發表于 2014-8-13 21:00
形勢逼人啊  發表于 2014-8-13 21:00
有人說是中文方塊字,也有人說是14億人口,還有說TG的流氓  發表于 2014-8-13 20:52
結論同意,論據不同意,應該想為什么只有中國能保留一份?德國日本都沒有,美帝一統除大陸之外的世界。  發表于 2014-8-13 20:46
6#
發表于 2014-8-13 20:12:26 | 只看該作者
所學幾門外語,好好看書,多實戰,做好基礎的,多想多動手,多實踐實現自己的小目標才能是國家實現大目標!
7#
發表于 2014-8-13 20:37:42 | 只看該作者
人工智能如果能實現產業級別的自治,這個科技生態將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大步。

就好比人的手反射神經會下意識的做一些肌肉反應動作,比如危險時保護頭部…我覺得屬于區域自治。省去與大腦中樞過于緩慢的溝通,直接做出反應。
8#
發表于 2014-8-13 20:53:53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對于工業4.0,要借鑒也要應對”,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應該改變方針,由做大“中國制造”向做強“中國制造”轉型!!!

點評

雖然任重路遠,但也要積跬步以至千里,難道國人要望洋興嘆做白日夢不成。  發表于 2014-8-14 18:30
中國制造從未做大,更不可能做強,轉型更是無稽之談  發表于 2014-8-13 21:01
9#
發表于 2014-8-13 21:11:37 | 只看該作者
lsheng1990 發表于 2014-8-13 20:53
學習了!“對于工業4.0,要借鑒也要應對”,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應該改變方針,由做大“中國制造”向做 ...

敢問大俠和十年前的”中國制造“比較,中國”做大“了何止十倍?(十年前我還在學校,P都不懂!不過大俠你應該比我清楚多了)難道非要和德國、日本、美國等比嗎?
再說做強,雖然作為一個機械人,確實沒看到多少希望!但是我想說 一切皆有可能!
就像二戰后,誰也不會想到日本人還會有今天!
最后.大俠!莫急,咱就一小菜鳥,沒見識,純屬瞎說!
10#
發表于 2014-8-14 08:40:43 | 只看該作者
很有啟發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08:59 , Processed in 0.0696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