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2| 34
|
35歲,對國內工程師絕對是一道很大的坎, |
| ||
點評
我現在玩許多東西,就有許多公司參與,有些公司很大,但來的技術人員很容易被問住,就非常尷尬,假如很年輕就無所謂,但假如40多歲了,對本專業的技術一問三不知,我覺得要是我自己,內心壓力肯定非常大,
有一個客戶,總經理氣場非常強,開會時批評一個站著的小主管,大家都看著他,他的腿在打顫。那總經理說他這是“虛”,內心和實力的虛。到了一個地步沒有基礎支撐內心的空虛時無法形容的。
你說的不錯,我就常教育他們,年輕必須有基礎,同時有體力,到35歲以后,就會感覺到有基礎的巨大收益,因為花費同樣的體力,你可以跟上項目總體進度,一旦跟不上了,無論他有多大的雄心,都只能來世再說了
所以年輕人理論,體力,心里承受力一起抓,相輔相成的,都是基礎。
回想早年學生時期,班上男生成績好的,體格大部分都很不錯。正真要挑擔子走遠路的時候,沒耐力還真是不行。俺年輕時候可以5點下班不吃飯開始打球一直打到8點以后。連續幾天12小時以上沒體真不行。
關鍵是要能‘跟得上’,這是一個很硬的指標,到一個年紀了,以前沒有基礎,玩大東西就‘跟不上’,無論人家怎么給機會,但自己跟不上了,就說啥都沒有用途,我20歲聽前輩說坐米國格子里大哭,就是怎么都‘跟不上’
| ||
點評
大家沒有明說,35歲以上的男工程師,大多去哪了?說轉行就轉行,那么容易?
是啊,我見到過的洋人都比較厲害,他們認真,謙虛,愛鉆研,沒有架子!不是我詆毀國人!不說了,沒勁!
大概5年以后再搞大型工程機械,就都找洋人設計了,一個例子就是南方一個‘大車’,都已經出口了,后來其車架子設計還是委托米國公司設計了,費用大概3、4千萬,這樣,就從設計到部件,完整由‘洋人操持’了,
偌大的caterpillar在中國有近20家工廠,就無錫有家設計,不知道那群孩子在玩什么,我知道關鍵問題還是在美國。新建立的徐工研究院都是清一色的剛畢業的研究生。年年都是新面孔,8爺以后會是什么樣子?預言下吧。。。
核心問題是當一個國家的高端行業許多是女工程師,你想這個國家還能發展嗎,你無論走到哪個國家,當這個國家的渦輪機是女人設計的,你想這個國家以后會什么樣子? 假如我雇一堆女士作設計,客戶來了會什么感覺?
能上去的就做管理或者做老板了,上不去的就轉行了,不可能不上不下在那卡著,就算你想別人也不讓
998大俠,幾大‘軸流廠’,是軸流風機么?
8爺說的是,上次看一個記錄片,陜鼓搞5軸設計加工的確實是個女的!男人都去那里了呢?男人到35歲后沒有成就我感覺都有退出的想法了!時代不一樣了
我跟幾個大型重機廠都很熟悉,35歲以上就沒有具體還做設計的,而‘陜鼓’,‘沈股’幾大‘軸流廠’,全設計處幾乎都是女工程師,你想,中國最需要技術的行業,大廠都是女工程師,可以想象中國技術行業的現狀
| ||
點評
確實有點這個感覺
| ||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5 11:26 , Processed in 0.0811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