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問大伙,在一個不好的平臺上,怎么成長。
0 `1 [: g' w6 R' ^0 F$ A2 D3 s3 p7 t5 |
我的回答,根本不能成長,而且會養成一大堆壞習慣,大企業真給機會的時候,根本抓不住。
o4 s4 F. y( g" J) F# ~6 K6 M1 _- q, g
如果是多年在大企業浸淫的成手工程師,到了差勁小微企業,興許有翻盤的能力,把自己在大企業學到的正規流程應用下去,然而一個畢業生要是到了不好的平臺上,如果老老實實干三年,絕對坑一輩子。
6 f. |8 H% b7 Y, C5 G! K( L% X- u: U) X9 k! x; k y
舉個例子,圖紙上有形位公差,咱老老實實標了,合不合適,不知道。為什么不知道,因為車間根本沒有質檢,全靠技工自己把握,等裝配時才會發現合不合適,到時候再改。時間長了,你就會覺得,我標公差的意義在哪呢,啊。7 P0 M, D$ S2 R/ P/ ?
2 I/ D. S0 x, Q. L; z# F+ h再舉一個例子,正式的圖紙圖框,標題欄一應俱全,但那是因為大企業有標準化人員,專門審這個,小微企業沒這個,你不畫圖框都沒人管你,你標題欄什么格式隨你便,而且麻煩的是,本來圖紙上的零件數量在標題欄上是有一欄的,X/臺,但結果呢,你寫上了,工人沒看到,最后達到一致,在零件圖中寫明幾件,為什么,因為工人從來不看標題欄,人家只看零件圖上的尺寸。
6 v# ^) W+ r; p" }; d4 z9 H% R6 _ v
再舉一個例子,出圖時是先出裝配圖還是先出零件圖,正規流程肯定是先出裝配圖,因為零件的存在價值就是它是裝配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它的尺寸都由裝配決定,不可能脫離裝配去單獨設計零件的,可車間說了,我們只關心加工零件,先把零件圖給我,我好下料,裝配圖等要裝配時再出,這簡直是亂彈琴。
. \ O0 r# X" `& A. v
7 i6 ~ c) d& V5 i. h0 F再舉一個例子,裝配有等級的,總成,部裝,小裝配再裝配成大裝配,最后總裝,所以零件圖上的標題欄應該有所屬部裝一欄,這樣裝配時,裝配工可以一邊看零件圖,一邊整理零件,先裝哪個,后裝哪個,哪個跟哪個是部裝,部裝后再總裝。可現實是呢,裝配工根本看不懂圖紙,圖紙上的什么剖視,局部剖,左視右視,明細表啊,人家眼花了,得設計人員親自到現場,告訴哪哪是裝配在一起的,哪哪哪是部裝跟部裝在一起的。時間長了,你會覺得我這么正規畫圖,正規作標題欄有什么用呢,而且還費時間,沒人理解,別人只會說,怎么出圖這么慢啊。% T; b1 x6 q9 ?3 y
) H* Z+ }5 o l; ~. ?* W最后再舉一個例子,零件圖上的零件數量是基于裝配圖的,上面時標明是每臺多少件,就是每個設備上有多少多少零件,至于你做多少設備,那是你生產的事,你生產自己統計,但生產說了,我沒那時間去統計,我就是直接拿零件圖去下料,給工人去加工,工人就是看著零件圖上的數量加工,所以那上面的數量就應該是實際數量。那設備數量也不是固定的呢,車間說了,好辦,改啊,現在都電腦出圖,改個數,重新打印不就結了。4 O! V- x& t0 D( Z
( i/ v0 `! E0 H( b9 [
什么玩意,就這玩意,這就是國內小微企業的現狀,無審查,無標準化,無工藝,無計劃,無質檢,無流程,無高人,無流程,無無無無無無,你要說招人正規化,我操,那老板不得多花錢呢,正規又怎么的,不正規又怎么的。
& w8 X E! j" t) i2 P) a; z/ L' g2 n1 C# @$ `6 _0 ?
在這種企業呆三年,那根本長不成工程師,野路子學一大堆,能登的了大雅之堂嗎,這一輩子不就廢了嗎。6 t) L, a& z0 E1 m+ Q1 M" O4 R
; t1 A K5 e! P好了,有人說要是成手呢,成手又怎么樣,你搞正規化,不得花錢嗎,不得從外雇人嗎,設計周期,生產周期就得延長,老板理解嗎,銷售理解嗎,生產理解嗎,別人會覺得你沒事找事,多此一舉。時間長了,規范的成手也被帶壞了。
! k+ x( D1 P) k7 _
' Y; ~" \ a' I4 F$ n- ?7 n$ _% l0 S: J1 s8 Q; m7 }7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