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老鷹

美國/歐洲/日本/韓國,談談他們的制造業及文化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14-7-9 11:27:02 | 只看該作者
怎么說了,中國的制造業不忍直視
12#
發表于 2014-7-9 12:50:49 | 只看該作者
我發現這些發達國家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自由民主。
沒有這個,國家的發展就是無根的,無法長久的。
有了這個,國家不一定就發達,像印度,菲律賓。。但是沒有這個國家一定不能長期發展的。
中國現在就是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了。我們政治體制需要改革了。權力制衡和法制制度要逐步的推廣。
黨大于國,人大于法是不會有和諧發展的。
文字獄到現在還沒有接觸,言論自由,輿論監督變成了有條件的在黨指揮的監督。
現在的社會已經顯現出來了晚清和民國后期的氣息了。
13#
發表于 2014-7-9 13:08:53 | 只看該作者
幾個在中德合資企業的經歷,了解不多,簡單寫一下:

1.對于定型產品,有詳盡的廠標。應該是ERP的深度使用,中國的ERP系統主要用來做物流的感覺。但是德國人的一個編碼卻直接讓你知道一個零件的幾乎全部信息,甚至是非機密的材料及外形尺寸。

2.刻板或者認真的作風。當時在德國訂貨,郵件發送的PDF文件,但是有些內容使用的批注,結果對方郵件回來說,根本不知道要訂什么。仔細一問,他們對于采購訂單,只打印出來使用紙質文件走流程。批注不會打印到紙上,所以沒有詳細信息。需要的信息就寫在面上,根部不管什么批注!


3.安全素養。產品做好,需要做個VdS認證,德國認證專家到工廠后,首先在包里拿出一雙勞保鞋!多遠的距離啊?自己帶的啊。這事成了公司的安全教育素材。

今天德國7:1贏了巴西,或許有些特定因素,但我覺得不是偶然。看德國人踢球的感覺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相信隊友也在做好他自己的事情!或許這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團隊,彼此需要協作,但不依賴!

點評

感受真切! 就像買個手機, 有人只是打電話、發短信, 有人在學習、溝通和工作。  發表于 2014-7-9 22:35
大俠有時間詳細寫幾個主題,把德資的優勢細節分享一下,讓社友們學學!加分~  發表于 2014-7-9 13:20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鷹 + 30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查看全部評分

14#
發表于 2014-7-9 13:20:54 | 只看該作者
        我想如果聯系制造業和文化,工業設計是個最直接的窗口體現了,設計的原始能量其實就是文化,相當于擎天柱體內的領導模塊。任何人造物被制造出來的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某些需要,就一定涉及到文化的層面,也會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歐洲是工業文明的發源地,但是各個地區的特點完全不同,產品的性格基本上體現了這個地區人的特點,尤其是輕工業。

        說說英國的汽車,現在大家可能對英國的汽車工業可能沒有一點印象,但是勞斯萊斯、賓利、路虎、迷你、捷豹這些都是來自于英國,這些品牌在英國人手上誕生,卻沒有在英國人手上壯大,保守固執的英國人堅守著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和方式,沒落貴族一般的按著自己的理念制造汽車,如果你看當年的英國積架牌汽車,透露著濃濃的英倫貴族范兒,最終淪為少數人把玩的藏品,不再是大規模生產的的服務于大眾的商品。海峽對面的法國其實跟我們比較類似,堅持認為周圍都是土鱉,老子這個地界最有文化,確實在服裝時尚用品上獨步天下,對制造業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標志汽車可能是世界上最愛做表面文章的汽車品牌,其他的工業品除了戰斗機以外想不起來還有什么,法國最著名的的工業設計師  飛利浦.斯塔克,在業內也是名聲兩級分化,有人稱其為天才,有人稱其為跳梁小丑,其作品都是玩弄概念的無用垃圾。

        北歐與德國的產品如他們的人一樣很單純,他們認為無用的就不需要存在,簡單至上,宜家的家具,你就很難找到多余的東西,每一處的存在都有其用處,同時有極致簡約的美感,DMG的機床、海德堡的印刷機,即使你不去使用它,看過去,就能體會他們的嚴謹,外形的優美和優良的人機體驗完美的相容,所以這里沒有做偉大的藝術家,卻有世界上最牛逼的設計師群體和設計院校,這里是全世界工業設計的發動機,今天依舊如此。

        日本人可能是最沒有創造力的民族,但也許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民族,他們也許沒有發明什么玩意,但是他們把你的發明做到了極致,甚至是作為產品設計師這個必須要每天想著突破的群體,往往也把自己劃在一個圈子里面進行不斷完美再完美,有的設計師設計一輩子的椅子,還有倆個家伙一直在設計充氣家具,完全忽視其他,有個微小的家族企業,生產茶壺,而且固定每年推出一款新品,堅持了一百多年,人老好幾代都在干這個事情。看起來只要地球還在,他們家就會一直干下去。韓國相對體現了更多的靈活性,在文具小產品,以及電子產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當年三星從美國請來了詹姆斯.高等 和 布魯斯.美和 來振興工業設計,他們的做法是帶領他們走出國門,去看世界,看完世界再看自己,讓他們自己去領悟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獨特的地方,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文化,最終這讓他們的產品在世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美國是一個文化熔爐,也是最能體現工業設計對制造業貢獻的地方,制造業有非同一般的創新能力,科朗叉車通過對使用方式的創新,很短時間都超越了北美地區所有競爭對手,任何在其他地方都可能被扼殺的點子、想法以及實驗,在這里都可以去嘗試,從上個世紀的雷蒙德、羅威,到喬布斯,這些人把自己的性格融進了他們制造的產品,改變了世界,實際上雷蒙德是法國人,喬布斯的設計師是喬納森,現在是蘋果副總裁,這些人都不是土生的美國人,他們在這里完成了在自己國家無法完成的事業,美國的產品無法用一個特點來概括,因為它所體現的不是某一個特定地區才有的特點,就是你有的我都有,你沒有的我也有。

        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我認為不能割裂成兩個事件來看,沒有文化而制造業很強大的國家,沒有出現過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思想深刻,見多識廣!

查看全部評分

15#
發表于 2014-7-9 14:17:39 | 只看該作者
做什么事情都必須認真,必須專業,必須靜心,而在國內,幾乎不可能的!
16#
發表于 2014-7-9 19:49:3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很多制造大廠都是國企,而國企內部拉幫結派貪腐圖利政治內耗就把自己人給搞殘了。
感覺這是個很大的課題,追根到底還能朔源到國家制度的高度,那不是一下子能搞定的了···

點評

關鍵還是一把手, 把自己的小環境搞好——才是根本。  發表于 2014-7-9 22:39
17#
發表于 2014-7-9 20:14:05 | 只看該作者
brianshao 發表于 2014-7-9 13:20
我想如果聯系制造業和文化,工業設計是個最直接的窗口體現了,設計的原始能量其實就是文化,相當于 ...

精辟!
18#
發表于 2014-7-10 07:49:0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的社會風氣不行,這也許是一個社會發展過程吧。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9#
發表于 2014-7-12 22:48:10 | 只看該作者
希望一些上層領導人員能認識到這些現狀,從而做出一些政策的改變。
20#
發表于 2014-7-13 12:13:5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04:26 , Processed in 0.06096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