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876|回復: 9

又是甲午年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7-6 00:03:29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六十年一輪回,今年又是甲午年了,提起甲午,大家最先想到的也許就是海戰,整整一百二十年。6 u6 F4 Y( e2 I  o
此前的戰爭,這個國家開始風雨飄搖,海戰以后,基本上是走到了盡頭,6 l6 V' G2 L% Y" ~! E# ?1 ~
從這以后,大家開始了否定,否定自己的國家,否定自己的民族,否定自己的文化。
! R7 y2 m- Y6 K( `  U( j
/ h1 E; w: L( K戰爭給中國留下了很大的傷害,但是否定自己的文化,同樣給人民留下了很大的傷害,也許這個傷害來的更持久,更深刻,更難以愈合。
; H2 X2 J* h2 ~! R- ?
, R  {6 Z% J, s  g+ {: }  e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延續,靠的就是文化的傳承,對自己的文化都否定,這樣的國家和民族能走多遠?$ d9 Q" b/ I: x* X) F- S

! _2 r% r+ A" C! o0 w最近看史記,覺得特別震撼。司馬遷為什么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寫史記,因為他老爹臨終前告訴遷,他們家祖上世代為天官,曾經中斷過,到了老爹這一輩又恢復為天官,所以希望司馬遷能夠延續家族的榮譽,承擔世代的責任。他就是靠著這些榮譽感和使命感抗衡內心巨大的痛苦,用畢生的精力寫完了史記,
8 g3 G" D1 r; O1 A, r/ _% o
. H. y: k  m  P4 [& S0 {# k( L7 J從司馬遷身上,能感覺到非常大的人格魅力,中國非常多古代人們的非常多優良的品質,現在能保留多少,
" P0 M8 p+ ^. n: Y/ g4 {
# ^1 o4 A- z* _. E% j這種使命感本該跟西方的貴族精神一樣,成為一個國家的支柱,但是現在卻被慢慢遺忘。
8 V$ r+ u* i  V" h! b% Y' s2 U3 t* R- l3 a9 }8 D
一百二十年過去了,精神方面,中國自己的文化的發展方面,中國又進步了多少?
6 L4 t/ ]$ B# j2 Z/ T+ ]% y, e* `' X% t9 C
沒有精神,文化的支承,中國還能進步多少?% b1 }1 X/ N6 n: }
# i+ c  U- _9 R) G* m% }
六十年輪回的甲午,中國會不會再遭苦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7-6 07:23:00 | 只看該作者
LZ說的這條,可以作為人代會的提案提出來。
3#
發表于 2014-7-6 07:29:35 | 只看該作者
對于治理國家的人來說,難度加大了,過去那種簡單號召愚民跟著跑,犯錯誤照樣執政而且無人質疑的模式永遠不會再有了。對于普通人民來說,進步很多了,特別是互聯網,讓人民真正覺醒了,自己學會思考問題,學會關心自己的權益,學會批評執政者。這是民主意識,是巨大的歷史進步。& V" E! o$ q1 o
但并不是說,大家不關心民族和國家了,關心的人很多,思考的人很多,只是大家看法分歧很大。3 r- A8 w# m3 |( W4 I

" t' J; E: d$ D& Q( E6 X. L1 W+ ?過渡階段有很多亂象,這是難免。

點評

比如現在美國來說,大部分都是基督教,雖然有分歧,但是都是從基督信義的基礎上出發,分歧不會很大。多樣化肯定好,前提得是大部分人有共識的文化共識基礎,這樣國家才不會忽左忽右,折騰來折騰去  發表于 2014-7-6 10:42
4#
發表于 2014-7-6 08:14:08 | 只看該作者
感覺樓主的言辭間,更多的是一種 繼續否定。, _  q5 h1 m$ Z+ ~6 X: @8 F- H
社會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有其必然的道理。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適應的民族,不管這個世界朝向何方,都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F  z2 n  S- z4 B" ~/ x2 G
世界進入了一個多元化時代,傳承的延續和演變同樣也多樣化,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每個人都不會喜好現在中所有的一切,但每個人都能在現實中找到自己的喜好。
& v3 k# X5 M1 S$ g* s3 o( S對我來說,能在社區里聆聽各位同學言論,便是對喜好的一種滿足。
; g# [# N. r: ]0 F& x: B大量移民涌向世界各個角落,僅僅是對貪官外逃,富人脫離的一種擔憂?不是這個民族有頑強生命力的表現?堅船利炮雖能撼動一個政權,但無處不在的中國移民,將中華民族的根深深地扎入這個星球。
/ A0 Y2 n- g! |. @, g4 @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坦率地說,也不喜歡他這個人。但我贊同他的一個觀點:世界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國家的概念將消失。
1 e9 L, \- s# M7 H7 v試看現在的歐洲,很多國家間的國界正變得越來越淡薄,自由地穿梭往來,是不是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從這點上來說,國家,政府,政黨,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小片段,民族、文化、風情才是這個星球上永恒的精彩演變。DNA的傳播和蔓延,符合達爾文優勝劣汰的論點。
2 [* [6 F! ~. ?- v* ]
; g1 o6 A/ |# G( b' Y
5#
發表于 2014-7-6 08:39:24 | 只看該作者
樓上幾位說了一堆虛無飄渺的話,除了迷糊畢業生,暫時還看不出有什么其它用途
6#
發表于 2014-7-6 08:40:28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思考,我一直說中國人是需要信仰的。我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去找一個宗教信仰,但現在這個階段有總比沒有要好。
0 K$ j  |' N& h1 n9 p. ~- z因為由于信仰的缺失,再加部分扭曲的精神狀態,才變成了今天這樣的社會形態。
/ i6 U# c2 M' J7 g0 h: [倒不是是否一甲子有否輪回的問題,這個社會會自我修復的,但也會自我爆發,當精神的空洞與信仰的缺失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像金融危機一樣 這些問題會自己找上門來的。
  f, \# c6 `5 _9 N- _8 k- X我同意樓上的觀點,在經歷了社會這個體系的自我調節之后,國家的概念會消失,而真正能夠成為我們發展方向的依然是我們的信仰,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求同存異是必然的,而我們離這個還有多遠……這是顯而易見的,恐怕也不是幾個甲子就能解決的問題了
7#
發表于 2014-7-6 10:34: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遙處士 于 2014-7-6 10:37 編輯
$ _' H$ T7 z, c( h2 m. k* }( Y
0 y) y" i* a' E2 `道友您好!
$ e3 Q6 I0 _2 k% X  v竊以為,中國人是為了維持中國文化而存在的;如果中國文化消亡,那么中國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天一定滅之。4 `4 V/ j6 u, d

4 V; P: b# [- B% T傳承日本文化的有日本人,傳承美國文化的有美國人,傳承英國文化的有英國人,傳承中國文化的,有幾人?難怪有人說,現在的“中國人口”眾多,但“中國人”不多。“人口”,跟“人”,是兩碼事。

點評

非常贊同  發表于 2014-7-6 18:17
8#
發表于 2014-7-6 12:55:03 | 只看該作者
甲午的原因,在于到今天都不肯直面‘為什么失敗’# \  l0 P" I6 s) d: F# @% R( Y5 t
; ~& Z3 }! g' R/ ^4 \: e  ^
人不肯承認為什么失敗,就一直會失敗,
7 T' p# }5 |$ S+ Z4 O5 }. ?: @! o2 w3 i3 p9 V
摔跟頭了,找原因,而不是忽略摔這個跟頭,忽略了,就會一直摔,' G5 S0 H0 G. Q3 n" h" M9 ^8 Y9 |

! |8 y& @2 E4 h( M0 ^甲午海戰是個偶然事件,假如不辭退那些洋人船員,假如訓練水平高點,假如發射魚雷按英國流程,也許就勝利了,但那以后還是會失敗的,% v  Y; c! E* P  t! R$ F- c

% h% ?) z9 }& G& y看日本,看得明白吧,勝利了,接著打毛子,勝利了,被迫還遼,屈辱了,再積攢實力,再戰,最終亡國了,就是沒有總結經驗,
9#
發表于 2014-7-6 20:52:43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4-7-6 12:55
; U' Z% J( b( D  |' A) z甲午的原因,在于到今天都不肯直面‘為什么失敗’9 u  ]; d7 C1 e: Y. T6 z+ l2 a: e
2 Z+ X9 _+ B+ _1 P6 U5 B4 l. b
人不肯承認為什么失敗,就一直會失敗,

$ q% c4 r1 d+ P( U0 ~4 O( \6 ~$ p假設海戰我們勝利,日本失敗。那么,皇朝一定會延續更長時間。
( q$ Z6 ?7 K" u$ c- G/ M" X7 g海戰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宮廷挪用了大量的海軍軍費,裝備失修,拖欠軍餉已成事實。
" w+ F6 e3 p- B9 u: ]" b當年毛主席在頤和園說過,幸虧修了個園子,還可以讓后人多個玩的地方。要買了軍艦,就都沒了。可見,主席不認為失敗的根源是拿軍費修了園子。
  v$ ^: K, N! s7 H# A; X/ ^* d是不是可以認為,對這個民族來說,這次失敗是件好事?至少早一天失敗,就早一天改朝換代。
$ d0 Y/ |! ]2 A無論是蒙元也好,滿清也罷,可以登上最高的統治寶座,但最終都是將自己熔進中華民族的大熔爐。: u* @- ?3 w5 [. P! n
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面對失敗,我沒有覺得是好笑的。如果誰認為這種方式是在開玩笑,那么,請告訴大家,什么方式不是開玩笑的。& U% K. w9 ?- z8 a9 P- d
明天是77事變77周年。我一直很喜歡7這個數字,7上8下,7意味著潛在的進步。但明天的四個7,卻是一種沉重。& L# x! g0 D2 F/ g/ }9 v7 }; ]
兩輪花甲子前的海戰,也是始于7月,遙遙領先世界的龐大的GDP,強大的裝備實力,并沒有為我們贏得戰爭,我認為,也沒能為后人贏來經驗教訓。
$ Z2 D1 K6 _2 J6 o- ~$ z互聯網可以讓我們在這里談天說地,但一堵墻任然將我們隔絕在互聯網主流之外。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日本民眾反對日本政府解禁集體自衛權,似乎日本政府又將該組,似乎安培就是頭與日本人民為敵的豬。
* ]0 z( V, r2 _; N- K2 `  z我想說,把人民當豬的人,最終必然會被人民當豬宰。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9 G) m; L+ C' V2 L) q" `# N  W' A, m, X) I

點評

啊呀,好流逼呀!其他不說,這去大飯店帶“高帽”的本事千萬要捂住。  發表于 2014-7-7 07:23
沒有試過用半天時間做飯。2個小時,連帶買菜時間,弄18道菜試過。 有訣竅的,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發表于 2014-7-6 22:57
那個大俠不好意思啊,我閑的無聊就胡言亂語。也容易聯想,說話讓別人覺得太嚴肅。再看看我的話,也就飯菜和賺錢問題,對了,大俠一個人半天可以拾撮出什么規模的飯菜,與家人和朋友共享。我就會蛋炒飯+下...  發表于 2014-7-6 21:54
你別嚇唬人,也沒必要嚇唬自己。 77事變77周年之際,請暫停下手中的畫筆,做一些脫離機器之外的思考。  發表于 2014-7-6 21:34
大忌大忌,這里不能談X.治的!看看《動物農場》,餓得嘴巴一張一合時候,給你機會做可口飯菜,你可有力氣拿菜刀?看大牛都說:埋頭賺錢,改變生活最實在!還有啥可考慮到呢,跟黨走沒錯,有錢賺  發表于 2014-7-6 21:17
10#
發表于 2014-7-6 22:06:56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4-7-6 12:55   F* ?* M3 c" z, i" Y) i/ E# `
甲午的原因,在于到今天都不肯直面‘為什么失敗’
& [. v8 m& w. \4 X2 K  d  W
! H6 l) b+ s2 J$ E6 T* `) B人不肯承認為什么失敗,就一直會失敗,

% n1 ]; x- ]) V; c9 [     大俠,看到過這樣一種關于甲午戰爭的說法,在這場中得利最大的不單是日本更是英國。
$ I9 I  D1 _9 x' _     俄國當時像東擴張,中國是抵抗不住俄國的東擴,需要再遠東培養個俄國的競爭對手,同時可以滅掉中國可能的崛起。  g5 A9 w3 I* K% t+ E
     經濟上的得利也是巨大。戰爭之前日本找以英、法、德俄借了大量資本,若是日本戰敗,日本國內本來沒錢,也沒資源還不了債,這些財團是不愿看到日本輸掉戰爭。日本雖然戰勝但得利其實并不多,獲得的賠款,大部分是用來還債了。清政府為還2億兩白銀,也都是找這些國家財團借的錢。為了借錢,付了巨額的利息,還出讓了大量的經濟主權。更狠的是英國的一個政策,與英國交易只收英鎊。迫使清政府拋售白銀購買英鎊,白銀價格一路下跌,最初三兩白銀對一英鎊,到后來要求七、八兩才能兌一英鎊,白銀兌英鎊跌價一多半,相應的還款翻倍。清國沒有發行紙幣,大量白銀外流,造成國內銀價高漲,貨物價格低廉,由此造成的貿易損失其實比戰爭損失大得多。戰爭之后的清國像是主動脈放血,歷史上積累的財富迅速的流了出去。; h6 h4 q7 I# A& V! }

點評

“鎊損”等經濟損失是實實在在的,還比戰爭的直接損失大得多。  發表于 2014-7-7 12:51
另一個版本的貨幣戰爭  發表于 2014-7-6 23:5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5 19:45 , Processed in 0.06104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