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459|回復: 13

日本機床工業發展史解析(轉載)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6-9 19:08:2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是繼美國、德國之后,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三個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化強國的國家。

  論資源和技術條件,日本比美國和德國差。但憑借其人民的高素質、勤奮、多謀、勇進、創新、變不利為有利以及深入學習美國和德國的工業化經驗,日本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化強國。日本是島國,土地面積很小(37.7萬平方公里,為美國937.3萬平方公里的1/24.8),山地占75%,資源貧乏。日本人口1.27億,是美國(3.147億)的1/2.48。機床工業的發展比美國晚了近百年。1889年,池貝鐵工廠的建立,開始生產了第一臺機床。那時日本處于機床工業的萌芽期,但政府大力扶植機床工業,在方針政策上鮮明地把機床工業作為制造業、工業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先后提出了科技立國、貿易立國。以機床工業為基礎,大力發展了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和核電工業等等。由于人才眾多、管理正確、質量過硬、開拓創新,突破了各種關鍵的技術基礎和零部件的配套,日本的機床技術躍居世界一流。從1982年以后,日本的機床工業實力(產值)長期雄踞世界首位。


  日本工業從1889年池貝建廠起,已有124年的歷史,在技術發展上共經歷了互相交叉的3個階段:⑴為手動普通機床生產階段(1889-1955),在66年間,主要生產手動普通機床,在技術上自稱比美國先進技術落后20年。⑵為生產機、電、液控制的高效自動化機床階段(1956-1976)。在20年間,主要結合汽車、軸承、電動機等制造業發展需求,大量生產各種自動化機床和大批量生產的自動線。1974年,日本擁有0.67萬條自動線,超過美國0.61萬條(1973年),美國汽車產量為1268.1萬輛,日本為708.21萬輛,西德為394.9萬輛。一般來說,汽車產量基本上可以代表一個國家制造業的技術實力。⑶為生產用于中、小批生產的自動化數控(NC)機床階段。由于柔性程度比高效自動化機床、自動線高,通過發展高速加工和NC機床,也可擴大應用范圍到汽車、軸承、電動機、刀具、機、電、液、氣和光等零部件的大批量生產。

隨著全世界NC機床需求量日增,日本全力發展NC機床以代替過去的高效自動化機床。1978年日本的NC機床產量超過了美國(日本為7342臺,美國為5688臺)。由于日本的NC機床產量在世界上領先,1982年其機床產值達37.9億美元,超過了西德(37.48億美元)和美國(37.45億美元)而開始雄踞世界第一。其后,日本的NC機床產量迅速增長,機床產值每年都在上升,一直保持到2008年世界經濟發生危機時的前一年,其機床產值的實力在26年間一直雄踞世界首位。


  從1889開始生產機床后,1904年日、俄戰爭,有大量軍需物資急需使用機床生產供應,這就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的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化的發展。緊接著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歐美忙于參戰,日本乘機發展機床工業,期間廠家劇增、機床工業實力增強。1914-1917年間,日本的機床與配套零部件制造、職工人數增加了1倍(由0.22萬人發展到0.47萬人),在技術上已能制造大型機床、自動機床和齒輪機床。1934年5月,由池貝、新瀉、大阪、唐津等大企業發起成立“日本機床工業聯合會”,在技術上互助并政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1938年4月,日本政府發布了“機床制造事業法”,把機床工業納入政府政策的范圍內,并進行大力扶植。在資金、稅收上實行了優惠,并給予必要的財政補助。機床企業數從1932年的0.039萬家發展到1938年的0.198萬家,職工總數由0.41萬人增至6.3萬人,機床年產量從0.5萬臺增至6.73萬臺。由于機床工業和工業實力的膨脹,日本在1937-1945年侵華戰爭期間,為了加緊生產各種軍工產品,機床工業的職工人數猛增至12.6萬人。


  1945年日本侵華戰爭失敗時,全國機床擁有量為75萬臺,其中半數作為戰敗賠償物資。戰后的機床產量不允許超過1萬臺。在1945-1951年間,由于物資材料短缺,日本每年僅生產幾千臺小型機床。

  1950年爆發了朝鮮戰爭,在美國的大力扶植下,日本接受了美國大量的軍需訂貨。其機床工業趁機迅速地發展,1950年機床產量為0.4萬臺,1955年為1.8萬臺,1960年猛增至8萬臺,1970年達25.6萬臺,1982年機床產值躍居世界首位。

  此后,日本政府加強了對機床工業的領導和組織,將其作為機械工業發展中的重點,連續制訂發布了“加振法”、“機電法”、“機信法”三大法令。對加速機床工業的發展、提高加速水平和加強機床在國際間的競爭實力,起到了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日本政府于1956年制訂的“機振法”(機械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原為5年期限,后因在實施中情況有變,曾經過兩次修改,延長至1970年完成。在制訂“機振法”時,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以機床工業、配套零部件作為突破口。在1956-1960年以機械設備現代化為重點;1961-1965年以加強機床技術、機床工業國際競爭力為重點。在1966-1970年組織和加強了技術開發、攻克產品中的關鍵研究課題,及時避免了低水平的無序競爭。


  鑒于世界電子技術的廣泛應用,在1971年3月日本制訂發布了“機電法”(特定電子工業和機械工業振興臨時措施法)。期限為7年,落實并發展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措施。

  在1978年日本政府又及時制訂發布了“機信法”(特定機械信息產業振興臨時措施法),期限為1978-1985年。重點是以機電信息一體化為中心,切實提高機械工業品的水平和整體素質。

  從1958年起日本政府明確規定,以后每隔5年對全國機床擁有量進行調查和分析,分別以機床的役齡0-4、5-9、10-19、20年以上進行分檔,尋找與國外同行的差距,并及時了解國內外市場發展的需求,從而優化了各類機床的構成比,對提高整個制造業和工業生產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1987年第7次調查時,當時日本機床的擁有量為79.29萬臺(其中包括金切機床60.09萬臺、數控機床6.6萬臺、加工中心1.46萬臺)。全國汽車產量1225輛(注:中國在1995年曾進行過正式調查,全國機床擁有量為383.5萬臺,其中包括NC機床3.68萬臺,MC0.37萬臺,當年汽車產量為46萬輛)。


  加強“質量”控制,為大批量產品生產自動化、為小批量生產NC機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日本在1937年前,工業產品質量低下,“日本貨”聲譽掃地。1940-1944年間,日本在學習德國工業標準的基礎上,制訂了日本的工業標準。1940年,日本開始逐步采用了德國施萊辛格博士制訂的“機床檢驗法”。隨著技術的發展,不但需要檢驗機床的靜態精度,還需要檢查機床的動態精度。由于日本政府規定必須重視質量,于是,群眾自覺地組織起了質量檢查小組,尤其針對由汽車工業提供的高效自動化機床和自動線(實行大批量生產自動化),對機床的效率、可靠性、穩定性和耐用性實行了嚴格的檢查。日本機床工業對質量的保證,提升了日本機床的水平,同時參與了國際競爭,在感性和理性上實現了升華并形成共識;在機床制造業中,如果沒有質量、精度和可靠性,就沒有高效自動化,更不可能發展智能化。


  日本大力選拔人才,加強科研,促進了機床工業、制造業和工業的發展。1956年,富士通公司領導預見到3C時代(Communication通信、Computer計算機、Control控制)的即將到來,選拔稻葉為控制發展的負責人、池貝為計算機發展的負責人。此后,二人終身為所負責的專業奮斗,打造了世界一流的企業。由稻葉領導的FANUC公司,其(NC)系統世界聞名,在世界上占領了50%的市場,在日本國內占領了約70%的市場,對全世界NC機床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FANUC公司發展NC系統的思路是非常正確的,并在技術上一直領先,在世界所占領的市場份額最大。稻葉先生于1946年畢業于東京大學精密制造系(原名“兵器制造系”)。從基層技術員的工作干起,矢志不渝,一步步踏實前進,一生從事NC系統的研究、開發和領導工作。其經營理念和戰略戰術為:⑴企業在“強”(科研開發與財務實力)不在“大”;⑵看準方向、當機立斷。在18年間(1956-1974),稻葉先生一直領導著技術小組進行攻關,解決了NC機床控制中的許多關鍵的技術問題,并對電氣和液壓的伺服電動機方案進行攻關。當聽到美國蓋迪(Gette)公司新開發了電氣控制伺服電動機時,正確地判定這就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于是自己也開始了自行研制,但卻屢遭失敗,于是果斷決定,引進美國技術(在三日內辦完手續),以此為技術基礎并進行科研、開發、創新和提高。

在當今世界上,FANUC公司的技術一直保持領先地位;⑶FANUC公司一直重視“基礎理論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工作,并將兩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科研、開發和創新的作用,使其NC系統技術一直保持在先進水平。公司設有“基礎技術研究所”,針對未來5-10年內的新技術,進行了研究和開發。在其人才匯集方面,不問國別、性別、年齡,唯才是用。另外,還設有一個強大的“商品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占公司工人數的30%,主要任務是進行市場需求調研、接受并消化基礎技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結合市場的需求,研究開發新產品。


  在新開發的產品中,要求切實做到零部件要少、成本要低、工作要可靠。產品主任設計師在完成設計之后,立即負責領導完成新產品的試制工作,在新產品試制正式通過并上市后,才能另接新任務。FANUC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先后建立了數個“自動化工廠”,使用機器人與NC機床進行組合,對NC系統、機器人、主軸電動機、伺服電動機、轉塔NC鉆床和電加工機床進行自動化生產,技術上均居世界一流水平。由于生產實現了自動化,質量、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其NC系統技術先進,在世界上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日本在發展NC機床的戰略戰術上,與美國和德國不同。美國和德國都是以汽車、宇航工業中高檔先進的NC機床為主攻方向,其技術先進,但價格高昂;而日本,則以整個機械制造業中的大中小企業所需要的量大面廣的中檔偏高的NC機床為主攻方向,從而能夠占領更廣大的市場,獲取了更大的利潤。在發展NC機床中,日本特別重視對多工序復合加工中心機床的開發,不僅質量、精度、效率、自動化、可靠性、穩定性和耐久性上乘,而且價格較為便宜。因此,在美、歐、亞機械制造業市場上受到歡迎。2010年,日本共生產金切機床7.57萬臺,其中NC機床6.32萬臺,占83.5%;出口NC機床5.45萬臺,占NC機床產量的86.2%。2010年出口美國NC機床0.22萬臺(居世界第一),出口中國的NC機床0.16萬臺(居第二位),出口中國的加工中心為1.28萬臺(位居第一)。

  日本既重視產品的“開發創新”,又極其重視其產品的制造“質量”。日本企業不但具有長期營銷的眼光,而且其微觀決策特別快,非常及時。平時注意跟進形勢的變化,根據市場發展動向,注重調研,及時統計科研數據和需求情況,努力不懈,實行迅速、提前的投資,將技術及時轉化為商品,率先占領市場。在企業中設立專門的新產品開發機構和運轉靈活的管理體系,看準了市場急需的產品,能及時提出開發方案。快速決策、快速設計、試制和驗證,移交生產部門生產后,快速投入市場。

  日本NC機床所需的各種配套及時,基礎部件齊全、質量過硬、技術一流。產品開發投入市場的速度超過了美國和德國。目前,日本的微電子計算機技術、通信網絡技術、NC控制技術(3C)均居世界一流。特別是(NC)機床所需的各種功能部件、硬件、軟件等技術,互相成套,基礎研究工作做得扎實(如NC系統、各種功能部件、機、電、液、氣、光元部件、先進刀具、測量、附件、精密軸承、電主軸和伺服電動機等),非常全面。日本在發展世界未來智能化NC機床、機器人、柔性主軸系統(FMS)自動化工廠(FA)等方面,卓有遠見,目光遠大、準確。在2010年日本國際機床展覽會(JIMTOF)上,日本的NC機床展品、配套件創新、智能化和環保化水平均居世界一流,超過了美國和德國。


  總的來說,日本的機床工業能在短期內(約50年)從機床技術落后20年一躍而世界一流,與美國、德國并列為世界機床工業、制造業、工業化的三大強國,其關鍵,在于能切實解決好人類社會生產輔助的三大要素(人、工具、資源)。日本極大地加速了制造業、工業化的發展。日本地域小、資源缺乏,必須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切切實實地發揮人的創造性,并發揚每人的主人翁精神。日本十分重視教育,從小培養“團隊精神”,廣大企業對員工實行“終身制”,千方百計地培養人才,通過連續不斷地積累技藝,提高了技術并且增強了企業的實力。在政府、企業中的專家人才,能遠見卓識,堅持有恒地使用社會的技術鏈、生產鏈和供應鏈。在當今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硬件、軟件要達到世界一流,全靠人的文化科技“知識”。日本成為工業化強國的成功經驗告訴人們,日本人民素質高、作風嚴謹、學習刻苦、勇于創新、不斷進取,是促進其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轉載)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鷹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6-9 19:53:11 | 只看該作者
誰看明白怎么回事了 ?說說,我沒看懂,日本貪污犯多嗎?有回扣嗎?質量靠什么保證的!靠什么精神支持他們進步的?我們能學到什么?
3#
 樓主| 發表于 2014-6-9 22:18:28 | 只看該作者
wangqing1 發表于 2014-6-9 19:53
誰看明白怎么回事了 ?說說,我沒看懂,日本貪污犯多嗎?有回扣嗎?質量靠什么保證的!靠什么精神支持他們進 ...

靠他們的危機意識
4#
發表于 2014-6-9 22:39:25 | 只看該作者
無出其右的品質…贊!
5#
發表于 2014-6-9 23:20:44 | 只看該作者
人的素質高
6#
 樓主| 發表于 2014-6-10 00:45:00 | 只看該作者
論聰明,日本比不上中國,論創新,日本比不上歐美。日本很少有完全自主創新的東西,但是他把別人的東西做得非常精,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一點非常值得國人學習。中國肯定也有踏實肯干的人,我也相信國貨會越來越好。看到不足,也要看到進步。
7#
發表于 2014-6-10 08:23:32 | 只看該作者
國人的教育有問題,這個教育不僅僅是學校,還包括社會風氣對人的熏陶。多數人沒有扎實做事的根基,這個根基來源于生活基礎,思維取向,價值觀。虛無縹緲的無法取得大眾認可的價值觀無法真正形成正面的影響。
從大的層面看,多數人從年輕時代開始有些發財的夢想,之后陷于各種需求,比如房子,比如車子,各種費用高企,無法企及的夢想帶來的疲憊感、焦灼感、不安定感占據人的身心,使得人心愈發浮躁,這種情況下,就只有少數人能沉下心來做事了。

所有一切還是在于國家戰略,如果一直是這種狀況,不能有效引導國民、企業、政府機構都走向良性發展,就難以取得轉型。
8#
發表于 2014-6-10 08:29:2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不能忘記歷史,但有些東西真值得我們學學。
9#
發表于 2014-6-10 12:34:21 | 只看該作者
關鍵是日本有哪個黨一直執政么

點評

換得好多國民都不知道首相是誰!  發表于 2014-6-10 14:48
也未必,50年代-90年代日本都是一直由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只是90年代到現在,才是年年換首相的。  發表于 2014-6-10 14:06
10#
發表于 2014-6-10 14:57:09 | 只看該作者
小日本能崛起,多虧了朝鮮戰爭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 00:00 , Processed in 0.0709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