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星月傳說 于 2014-5-29 08:43 編輯 % W+ G+ ~& c) Y2 I6 r; N
8 k* R# F; T: C. w' t, R
樓主你好,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以前就分享過類似的話題。
5 B8 h3 w2 |8 X: S" P先看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技術?
2 S( g5 {9 d+ i& Z2 d首先,東西方的文化在技術或者工具的定義上使用所不同的。
5 s) d- b# K( d( U9 B. w8 n在東方人的眼里,所謂的工具或者技術,一般是指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東西;但是在西方人的眼里,他們的定義是所有可以幫助他們完成特定任務的方法方式,無論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還是一種理念都是他們說的工具和技術。2 ]7 n! W6 d3 j4 _4 C+ o0 r* d
所以我們在討論工具的時候,尤其是在歐美企業的一些工具、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張紙,有時候只是幾張表格,這些東西在我們很多中國人的眼里,是算不上工具的。1 R! w( P0 e; H X
但是,坦白說,這些確實是工具。% r6 R% w/ e8 d% N; h* D
7 m& O' K5 X) R! K' S/ l
那么,樓主你可以看下你周圍的朋友,我們并不鄙視采購,銷售,人力資源,或者其它的一些文職工作,因為這些職業同樣是有技術含量的: i, z- D- S9 \, M6 _& a) H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會些什么,實際上,大多數人(與學歷無關)都是有自己的專長的,也都是有特定的技術的,只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而已。. U1 b5 d+ I c' w' B
那么對你們來說,如何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找到相匹配的地方,那才是你們需要研究的方向。" u; G& u3 I# I( h
5 Z6 @& s! {' b5 J另外,如果回到機械行業這個特定的領域,那恐怕技術是學一輩子道學不完的。
7 X8 {6 X9 h. j# a就拿機械設計手冊來說,五大本,恐怕沒有什么人敢自詡說樣樣精通,如果我們去問一些老師傅,他們甚至還會說他們知道一些小方向或者一些皮毛,為什么他們會怎么說呢?, m- n% Z; p9 t9 `
因為在這個方向上我們走得越遠,我們會越感到我們自己渺小。所以也會產生一種疑問,到底什么是技術。
, |1 {6 g9 j/ [: q$ p2 `; u1 ]1 D. i+ v+ N7 e* X, d
機械行業五年十年恐怕也只是剛剛入門而已,那么樓主,在初期階段如果你說的技術,只是針對你目前的工作而言,尤其是特定的那些工作,比如說鈑金,注塑,成型,焊接,組裝,調試等的具體行業,那么我相信你只要通過一兩段相關的工作經驗就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看得見的技術。甚至如果說,你無法很快找到相關的工作,你也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方式來進行自學。" r, l5 M& s9 Y! }; \
這種技術是沒有特定的衡量標準的,只是看你和企業之間的匹配度如何。6 `4 J/ ]% U$ y4 t* K
4 f4 R( }3 o% o F3 D/ H但說實話,在機械行業也好,轉向其他領域也好,這種看得見的技術只是保證你不失業而已,如果你希望你的職業有所突破,打破平庸,那么學習更多的看不見技術,就是我上面說的,或者俗稱軟技能,才是更好的選擇。
# h" c2 j6 x/ f' Y/ a7 Y: P. T8 C2 }1 k; z' l' Z$ v' O1 e
所以,樓主,我的建議是短期內還是以相關的工作為主,能迅速地累積硬技能,包括一些專業知識以及實際動手能力;在一定時間后(這個時間段由你自己控制)開始累積軟技能,包括一些主觀性很強的工具,包括溝通,聆聽,激勵,行為管理,時間管理,沖突管理等等,這樣才是你長期發展的合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