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5705|回復: 56

“小米”的“神話”在機械行業里能復制嗎?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5-20 23:11:2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黃亨瑞 于 2014-5-20 23:17 編輯

最早聽說——雷軍,
這個名字還是很多……很多年前了。
裘伯君搞出了WPS、開創了金山公司,
當上了老板,
張羅公司的就是——雷軍。
那時雷軍在人們的印象中,
大概就是“職業經理人”吧?
人們更在意的是WPS,
然后是金山,
再后就是裘伯君,
剩下來才是——雷軍。
隨著時間流逝,
這些都漸漸淡了……
小米的驚天出世,
人們才重新認識了——雷軍,
與史玉柱、馬云等媲美的英杰。
小米的“成功”(現在這么說還早,但從“破殼長大”這段過程說,應該是成功的)在于“不走尋常路”,
直銷+面向市場的設計+規模制造+產品聚焦,
這些都取得突破的“關鍵字”。
這些“不尋常路”的關鍵還在于雷軍對市場、行業、模式和時機的敏銳把握,
他建立個品牌,
與行業中相對成熟的資源作了精準的“嫁接”,
才有了現在的“小米”。
當然,
小米已走過了“低成本”切入的階段,
逐漸要“實體化”,
畢竟“一招鮮”不能吃一輩子。
看到壇子里近來熱鬧話題——創業,
我不競想問大家——小米的神話在機械行業里能復制嗎?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鷹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5-20 23:16:13 | 只看該作者
不可能
沒有基礎技術的支持
沒有底蘊
現在小米也不怎么火了
最終還是會倒的
或者半死不活的撐著

點評

小米好像與假冒偽劣沾親帶故。  發表于 2014-7-19 23:09
大俠,魯迅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家生一兒子,大家紛紛祝福。有一人說,終歸是要死的!  發表于 2014-5-28 09:32
最終還是要淘汰的  發表于 2014-5-25 03:40
這就是搞技術的思維慣性了。。。小米有過技術么?中國有哪家是特別有技術的?華為就是個奇葩好么?我兼職賣手機的,700塊紅米加價300到500才能買到,所以啊,懂忽悠善營銷,能找到風口,能抓住用戶痛點才是關鍵  發表于 2014-5-23 18:40
也許吧!當年讓微軟看上眼的Google, 如今有吃掉微軟的可能——呵呵!  發表于 2014-5-20 23:21
3#
 樓主| 發表于 2014-5-20 23:23:59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沒有那么多“山寨機”,
也許就沒有現在的“小米”。
對不?
4#
 樓主| 發表于 2014-5-20 23:26:0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沒有90年代引進十多條“阿里斯頓”,
也許海爾、美的就不會發展得那么快!
5#
 樓主| 發表于 2014-5-20 23:34: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黃亨瑞 于 2014-5-20 23:37 編輯

“一將功成,萬骨枯”。
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后也有很多默默無名的“參賽選手”。
今天大家都知道美國三大家-福特、通用和克萊斯勒,
那是100多家廠倒閉、兼并和重組后留下的僅存碩果,
現在也不保了——克萊斯勒被奔馳拋棄、菲亞特買下了。
說的都是憂傷例子,
似乎與現在“創業”的主旋律相悖,
但是,
這卻是個殘酷的現實。
6#
發表于 2014-5-20 23:49:1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小米現在是價格越來越低了打價格戰了,小米手機做工啥的真不咋樣,國產手機做得好的是魅族。

點評

魅族的做工可算得上是一流品。  發表于 2014-7-27 20:18
大俠們,扯遠了吧  發表于 2014-5-28 09:34
煤油路過,魅族還是不錯的。  發表于 2014-5-27 23:26
聯系就是專業搞組裝的啊,甚至連組裝都外包給別人了。哪有啥品牌部品牌的,聯想對公業務的回扣不是一般的高  發表于 2014-5-23 18:42
聯想真不怎么樣,難用,易死,這算是組裝機的祖宗,不求上進,糟蹋品牌。  發表于 2014-5-22 08:51
新出了一款手機叫smartisan t1,或者叫錘子手機,你可以看看,開始預定了。  發表于 2014-5-22 08:29
我覺得產品方面這兩個, 還有華為、聯想應該差不多吧? 亮點可能不同。  發表于 2014-5-20 23:53
7#
發表于 2014-5-21 00:05:53 | 只看該作者
請問樓主,小米成功的基點是什么?

點評

呵呵,風君。我不否認你的觀點。沒有網絡,小米確實火不了。但是同樣的,只有網絡沒有智能機他也火不了。  發表于 2014-5-22 22:18
。。。隨你怎么說~沒有互聯網雷軍就是一坨屎。你看完JWONG大嘴的內部視頻就知道為什么我會這么說了  發表于 2014-5-21 22:11
神話自古就有,以后還會持續發生。有創意有實力就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神話。  發表于 2014-5-21 22:11
不論小米的成功的基點是什么,想去復制就要先研究夠徹底,再結合本身的條件作出舍與得的平衡配置,再深入就要去研討市場營銷策略,要量身定制而不能照搬套用。  發表于 2014-5-21 22:04
說這些不是為了表達說小米如何,而是說小米的創始人并沒有走一條新路來取得成功。只是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在一個恰當的國家重新重復了一遍前人開拓的模式。  發表于 2014-5-21 21:43
再有,如果你去回顧這兩家的歷史,你就會發現驚人的雷同。蘋果是從IPOD復興,而其基石就是OSX系統的開發和推廣。而小米是同樣照搬了這個模式,可以說沒有miui,就沒有小米。  發表于 2014-5-21 21:38
另外,你去看蘋果的復興歷程,在線直銷+通信商代銷的模式遠早于小米,雖然蘋果始終保持著其實體店,但卻并不影響其利潤。因為它從來不打價格戰。即便是當初擊敗索尼的時候也是。  發表于 2014-5-21 21:33
風君,不要說得那么絕對。如果說小米的成功基石是網上直銷、放棄實體店的話,那它既不是第一人,也絕對不是因為這個才成功的。剝去智能機的外殼,剝去低價的誘惑,它不會有今天。  發表于 2014-5-21 21:30
樓下你錯了。小米的成功在于互聯網銷售時機的把握,它是第一個放棄實體店供應商的廠家。銷售模式為a to c。你看問題不夠深入。  發表于 2014-5-21 12:31
小米成功的基點就是山寨蘋果的繼承路線。純山寨,純皮毛的山寨,哈哈。  發表于 2014-5-21 10:30
俺從首樓看到6樓,含點評都看,這樣可以算是“認真”嗎?  發表于 2014-5-21 00:16
認真看看前面的, 洗洗睡吧!  發表于 2014-5-21 00:13
8#
發表于 2014-5-21 00:19:4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說小米成功,那唯一的原因是喝星巴克的窮人太多。

點評

看看網游行業的“測試”和“激活碼”, 一個游戲從服務器開啟到倒閉,從來沒有正式運營,但是錢已經賺夠了。  發表于 2014-5-22 15:12
肯德基最終還是干不過麥當勞  發表于 2014-5-21 11:05
準確,就跟20多年前出現的各種‘雞’,都發誓要打敗肯德基,現在都沒有了,論壇來過不少向密斯米宣戰的,現在密斯米倒是來了,可這些‘宣戰者’一個都沒有了,  發表于 2014-5-21 10:42
點評到位!  發表于 2014-5-21 06:25
9#
發表于 2014-5-21 00:29:04 | 只看該作者
小米的神話離開了IT行業恐怕就是緣木求魚。
小米的星星之火應該就是MIUI了,因為安卓的亂,開放,又有蘋果在前領路,自然會有很多人迷上了MIUI,也為小米推出硬件產品打下了基礎。再者,手機實屬快消品,自然市場容量大。
IT行業本來就是輕資產,資本門檻低的行業,而且生態系統也比較全了,只要看得準,寫得好,推廣得當,就能把市場拿下,比如越南那個flapbird一夜之間成為吸金利器。
機械行業屬重資產,要想發財,先得下大本,一條略上規模的差速器殼體線沒個把億恐怕下不來吧,再加上設備的折舊,銀行利息,研發周期,就會壓得企業喘不過氣,好似大象跳舞。(俺們實驗室做個實驗設備,請人家幫忙加工個零件就要幾萬)
至于研發模式 供應鏈管理 產業的生態環境 產品的行業特性 等等后面再聊

點評

筆記本界也在走小米路線,比如京東的雷神,還有機械革命,未來人類等等,因為電子業oem太普遍了,有錢就能搞個品牌,機械,不行的。  發表于 2014-5-22 08:53
有見解!  發表于 2014-5-21 19:52
flapbird能過10關^_^  發表于 2014-5-21 09:06
機械之路,漫漫而修長。工業基礎,人才基礎,都是難題。  發表于 2014-5-21 06:27
10#
發表于 2014-5-21 00:39:22 | 只看該作者
LIAOYAO 發表于 2014-5-21 00:05
請問樓主,小米成功的基點是什么?

推出MIUI 且MIUI火了,才能有機會出手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3 03:21 , Processed in 0.07106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