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一段時間沒有對現在的工作進行總結了,每次有些感受,習慣分享到社區,希望能引起一些共鳴。。。2 E- l1 O' C, V5 \. v' }8 Q, K7 c: H
0 p* E% }! {" I. N2 u) e0 p
最近在學習工藝編制,我們公司的工藝編制在我剛開始學習看來,不過就是把一個零件的加工過程列出來,挺簡單的,完全可以用個模板來編!往往覺得事情越是簡單,真正工作起來就越困難!首先,工藝沒有涉及的部分比較多,比如,很少會在工藝里安排每道工序的定位,問題就出來了,對于我們公司的工藝來講,一句話就把這道工序描述完了,而我在編的時候,會想這個零件要怎麼去定位,車一根階梯軸,每段如果有些要求,我怎么來保證?
) \1 y. T! J+ O4 k- t) k9 N' X S) P
其二,對于加工余量,我們的工藝里基本就固定在幾個值,而讓我困惑的是,按照圖紙上的要求,我如果把余量留多了,肯定會影響下道工序加工人員的工時增加/浪費,如果少了,肯定又會招來一頓批;其三,毛坯尺寸的確定,材料的選擇,我們用的材料就幾種,而且對熱處理的要求也沒多少,選擇毛坯也是按照一個模式確定,這個比較局限,或許我應該在這種局限中把現有的材料掌握好!然后,對于工藝順序的確定,基本上我們的零件在公司現有的機床上都能加工出來,所以安排工藝順序相對挺簡單的,但是現在想到,零件雖然能做出來,但是能否保證合格,這是個未知!加工師傅是按工藝來加工的,他只要保證自己這道工序不出問題,可能就不會管上道工序怎麼來的,對下道工序有何影響。。。# Z, l5 t5 w5 [- }" t" b
9 T+ h% V& _) c( v+ a
以上的零零散散,可能已經偏了主題-_-||扭轉一下^_^首先,在一個公司里,很多工作已經有既定的模式,對于一個新人來說,很容易陷入固定思維,不愿嘗試新的思路;其次,于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因為缺乏對事情的一個全局把握,按照固定的方法可能(很多公司基本就是有一套套的做事準則)也可以將工作完成,因為缺乏對此方法“為什么這么做?”的探究,最終只是學會了“做事”,而不是“做事情”;最后是撇開工作的感受,在論壇中,經常看到許多問問題者,完全抱著一種“拿來主義”的心態,總希望能馬上得到大神的答案,不經過思考來問問題!' x8 m3 @& s4 u1 a& O
9 x3 v! b! z4 q( s5 i; C& M) h
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從接收信息,到處理信息,再到吸收信息,如何能做到轉化信息,甚至傳遞信息,過于依賴別人直接給你的信息,你永遠就停留在接收信息的階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