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ongzhiben 于 2014-4-30 11:19 編輯
4 P% p! d! `# x( R, _7 `' m! \9 P# i- R/ E3 i9 T m
本文轉來,一是紀念即將退休的師傅們,二是警醒現在的后生晚輩。6 `; Q- F5 l% F. M
在那金色的年華里,他曾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在課堂上,數學和力學給了他啟迪,造就了他思維規律思維的能力;金屬工藝學和機械制圖給了他最初的機械知識,訓練了他操作和畫圖的技能在實習工廠中,通紅的鐵水澆出了他自己做制做的第一個毛坯,飛轉的機床車出了第一個及格閃亮的呆板零件在那一些龐大的藍圖上,他看到了一個廣闊的機械的世界;在呆板的轟鳴聲中,他聽到了故國工業化的腳步聲。然而,時代的不幸帶來了個人的不幸,一九六六年開始了文革,年輕的生命沒有意義地耗損在無休止的爭斗中,除了麻木地跟隨著似是而非的運動之外,迷茫的不知道哪里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
6 a+ F- x9 o0 ?, ^ 學校生活很不正常地結束后,他被分配到一個國營大企業"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誨",其實就是當工人,工種則是又臟又累的熟練工種。在緊張的勞動之余,他感到深深的苦悶,在心靈深處,好像總有一個聲音在呼喊:"要學習,要當一名機械工程師!"似的,當一名機械工程師從此成了他的使命。機會來了廠房里要搞技術革新,他被調到"革新組",在那里可以接觸到機械制造的全部工藝過程,他如醉如癡地工作著,三伏天,身上全副武裝,手里握著焊把,汗珠滴在焊帽里,叭嗒叭嗒響,自愿獻工,突擊裝配那龐大的齒輪箱。他渴望知識的內心里,流進了經驗的涓涓細水。
3 d2 |* @% x. ^ _" I8 A 可他不饜足,從業余時間開始貪孌地自學機械工程理論。他從《機械零件及機械設計》學起,但很快發現,這門專業課程是以基礎理論為條件的于是回頭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其路艱辛,開始真正懂得,通向機械工程師的道路是那么艱巨高卑。 先是自學,后來又進了半工半讀的廠職工大學,工作中也不忘向老技術員和老工人求教,有位老技術員是半百年代名牌大學的高材生,為了贏得他的青睞,在百思不得其解時去向他請教,老技術員剛聽完他的問題,臉上就露出了微笑。或許在微笑的后面,他看到了老技術員對他的贊許 。于是他被派去當了老技術員的助手,受命為一臺革新設備設計組成一套的變速器。為此他度過了幾多個不眠之夜,同時也經受了一次嚴肅的考驗。十多年往后,有一次他重新回到曾工作過的地方,看見當初自己設計的那臺變速器仍然在為出產服務,這時,憶起當年的情景,不禁眼圈發紅…… 9 h. ^0 H0 z" @2 a% E3 Q- ~2 I
野路子出來的總是讓人不托底。一九七七年后第一次高考,他最終成為一名春秋最大的本科生。四年的苦讀使他的眼界更開闊,理論更扎實,神圣的機械工程的大門終于在他面前完全敞開了。大學結業后,他分配到一個著名的建材企業從事設備技術工作,當時正趕上企業大發展,簡直如魚得水,到場了多個設計和安裝工程,充分顯示了他的伶俐和才智。一九八四年,工廠在一種大型構件的出產上遇到了難題他力排眾議,宣布他能設計一臺設備來完成現行工藝沒有辦法完成的工作,接下來連著半個月,他幾乎沒落過座,神奇的構思隨著丁字尺的移動流到了0號圖紙上,一幅總裝配圖象一幅精美的丹青,終于呈此刻大家面前進而是加工、安裝、試車。站在如童話般的新設備面前,看著它象變戲法一樣制造出一件件產品。那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真是沒有辦法表達。過后他說,當時那種感覺就好象生了一個兒子,其一生的驕傲是成了一名真正的工程師。
0 t7 k2 _' a: C6 M 在此,向現在老一代機械工程師致敬!
, e3 A! z0 y6 J3 p. E6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