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954|回復: 11

我也來一個受力分析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4-12 08:12:2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工程機械液壓件 于 2014-4-12 08:18 編輯
1 i4 J2 _: [7 ^) Q7 z3 a. Q8 D6 H+ j. F/ V6 f- Q+ q
畢業8年了,面試遇到的兩道題求解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4781&extra=page%3D1熱火朝天的計算啟發,俺也發個剪叉升降,大家怎么算這個缸的推力?E:\新建文件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4-4-12 08:21: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工程機械液壓件 于 2014-4-12 08:38 編輯 7 C$ z& @  l; H. `

; g$ T- J6 o0 @1 r* J6 h: t俺計算時是以a點為基準點,b和c點的水平力為摩擦力,c垂直力為重力的一半,b點垂直力為重力,平衡計算出推力。不知各位怎么算?

點評

大俠,尺寸關系清晰,用虛功虛位移來算更便捷些  發表于 2014-4-12 11:54
3#
發表于 2014-4-12 13:55:2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用 虛功原理很簡單啊
4#
發表于 2014-4-12 15:58:55 | 只看該作者
哈哈,碰到這種題目,還是用我的這個方法簡便。你用解析法,茲事體大,繁瑣,是吧,很多中間過程是沒用的。你不如直接用三維軟件的草圖功能,用我這個方法,一下子就能得出需要的結果。
% ?9 f; M1 ?; b  K: Lhttp://bbs.cmiw.cn/forum.php?mod ... d=345888&extra=& Y* G% |0 ^+ g0 o& Q) A
5#
發表于 2014-4-13 18:49:58 | 只看該作者
試用三維軟件的草圖功能,結合虛功原理,計算氣缸出力與重物重力之間的關系。
9 j0 |. S: @; t/ R
$ p, [' U5 \/ P" n
, H  @; _9 w7 ^$ u) }5 z& b
% P+ ^3 J2 v( j* k, m. Z0 c8 S! o9 g/ I! O" ^! @. d
2 {5 H! Q4 `& i$ K( [4 d3 W' M
可有朋友有興趣用解析法來比較一下?
8 Z  `" J7 f7 e2 m$ c(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這個力撐不起1500N的東西,我算出的是5100N才能撐得起來,其中已有缸和機構效率的為80%,實際上也是差不多是5100N,因為我用了兩個100的氣缸,工作壓力在0.4-0.6Mpa之間,舉起重量為150Kg-220Kg之間。  發表于 2014-4-14 08:08
6#
發表于 2014-4-13 20:19:26 | 只看該作者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4-4-13 18:49
: N0 v  c& Y: k7 Q" [試用三維軟件的草圖功能,結合虛功原理,計算氣缸出力與重物重力之間的關系。
% |. o. g! |& G9 J
哈哈哈,這個 不錯 ,虛功原理很實用
: F/ G2 ~4 |3 I' @
7#
發表于 2014-4-14 10:39:26 | 只看該作者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4-4-13 18:49
  p" w* `. ~/ g; B4 P+ m+ y* ]試用三維軟件的草圖功能,結合虛功原理,計算氣缸出力與重物重力之間的關系。
) @8 d1 R. B  V% y
這個問題竊以為應該這樣來理解:4 p# f6 W' W0 Q8 K
1、首先,計算結果忽略了所有運動副之間的摩擦力,并且求的是靜態平衡力。所以,實際用這個力是舉不起來的。# s$ E- W: e* D4 A9 b% r
2、即使將摩擦力考慮進去,還得考慮加速時間的問題,如果力小了,東西能起來,但上升幾毫米卻需要幾分鐘,也是不切實際的。& ?( w; M- n; o  L) l4 _- o1 H8 ^) g
3、氣缸的缸徑是系列化的,Φ80,Φ100,Φ125。如果計算結果顯示Φ80的剛剛好夠用,那么毫無疑問,應該選Φ100或Φ125。2 c2 E4 X$ ?( l
4、你并沒有精確測量需要力是多少。只能說明Φ100的缸徑,配合那個壓力能舉起東西。也就是說,假如換成Φ80缸徑,很有可能也能舉起來。+ H, F. C5 Y7 c% d) b6 _+ v

7 D  U6 o( n6 t: @下面附一個計算結果,從結果上看,Φ80氣缸剛好出力3217N,假設那個P計算正確的話,根據上面第3條,這個缸徑是不能用的,所以只好上Φ100的了。9 S: |- s7 E* M9 j* Z7 r
& U* N! v, G2 C2 z. r9 c
上面的過程是說明,選擇Φ100氣缸是合理的。但如果僅僅維持一樓那種靜平衡狀態,我覺得用Φ80氣缸,通0.4MPa空氣就可以。
3 b7 E6 s& L  P: q( v. w2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工程機械液壓件 + 1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

查看全部評分

8#
發表于 2014-4-14 14:12: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動靜之機 于 2014-4-23 20:02 編輯
& a% G8 C5 b" z+ }$ I5 S0 t8 V) h, Q/ H$ I( f5 r; {
解析法在多數情況下有點吃力不討好。
8 [+ t7 K: P9 y$ Q8 n1 c9 E$ X6 h但是這回似乎可以僥幸用一下。
' C/ M  m4 ~+ }" o( ^
2 @, ~. h- Y! c0 p, z8 y! i忽略摩擦,此處維持平衡時,右下方滑座剛好浮起。9 j: p  Q% ?( `1 Z9 E8 H+ V) {6 \
對左下方鉸接點列力矩平衡式子,可得到氣缸出力。
* U# f8 n" {9 K* ], D/ C5 g, c2 X( }& L# \- t2 x

( p# J9 z. Q1 E4月23日,后記:
7 h; I9 Z: p* f+ B2 @上圖是14號中午就餐時的妄想,回去后沒“反證”就發出來了,現在看來是顯然錯誤的。7 [  u# v9 a$ o& r1 ^4 U; B+ U* Q
幸虧不是俺負責。。。:L7 w, d$ K% m! C& q' Z8 L  V( {/ n
7 T! W  T7 J" w9 E" M
究其原因,恐怕對于有機構的裝置,不能草率地做整體“受力分析”,尤其是
* k) N: a7 h3 m- T6 y6 X8 b. S牽涉到運動的速度有關的情況, 例如:
" {* O/ R4 M4 S2 H* o* d( ^/ P; U$ [, |' S" L8 r9 B
一個簡單的考題考倒一大片! ---- 續III
0 \4 `( F- P2 W0 i% a6 m# ~7 K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9999
( n2 ?8 s5 E; P' B9 g  o1 ?; w& W# j3 ?( Q9 L& A. Q
進行“整體”受力分析,未必能告訴您自行車往哪運動。
& a/ [$ a6 t4 b2 j% {8 k1 X5 W1 I& S# }; C2 [1 F3 L-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奏事啊,俺也覺得蹊蹺,所以才呈上來,等待批判。  發表于 2014-4-14 15:37
不科學啊老大,忽略摩擦也沒少多少呢,舉起來也是要5000N啊  發表于 2014-4-14 15:35
兄弟,您這個數怎么這么小啊?這還是假設右端壓力為0,如果右端有壓力,力還會更小。您這計算過程好像也沒錯誤,但我那過程好像也沒錯誤啊?  發表于 2014-4-14 15:09
9#
發表于 2014-4-14 22:39: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遙處士 于 2014-4-14 22:42 編輯 / r  B: z/ Z9 L& S, K

! l5 [0 Q% F2 l+ b這個問題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
& {4 V4 K: ?, j% C竊以為樓主所列的受力模型也有失當之處,即右下角的約束,應該如下圖所示。
! s' Z1 n  t9 T( D. i% t9 f不妨試著算下面三種情況,即重物分別居左、居中、居右時,維持靜平衡所需的最小氣缸力,前提是假設右端豎直力Fb=0。
; {/ U! x* @( V/ n, b0 t2 ~1 E9 p  `, p

4 j0 H5 p- d4 I
' T( P& Y! L1 _2 }4 Y
  b) f+ N" U) `# o' T& F. {8 ^6 W$ n# X; T1 D
5 e* [2 z+ u1 W+ k$ x
當重物居中時,假設右端豎直力為0,則結果為2255N,與動靜之機大俠的結果相同。
# _9 m' Z2 x8 A# z3 N( g$ @但當重物分別居左,居右時,氣缸出力就相差懸殊。! }5 g  u6 |0 A, n
但是根據我的計算方法,氣缸出力,與重物的位置是沒有關系的。& G* u! h2 u! c" p, w9 B
這是最可值得研究之處。
1 {- n) |# x  j% E/ i, M% G0 V. w希望有興趣的大俠一起來討論。( a" g# s8 ]8 p1 z0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點評

俺的方法應該是錯誤的,若重物居左處于于邊緣,豈不是沒有產生力矩? ⊙﹏⊙b 汗  發表于 2014-4-17 22:31
個人這么理解的,靜平衡的時候,abc桿中間鉸點即b點垂直方向的力為G/2,當升起時abc桿中間鉸點b點受的力為G。而重物位置則沒有校核過,計算時是忽略了  發表于 2014-4-15 08:54
10#
發表于 2014-4-15 16:43:13 | 只看該作者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4-4-14 22:39 ' }% _# j) Q/ i$ R1 @
這個問題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 G2 g( h  X, Q6 L. h& O. x
竊以為樓主所列的受力模型也有失當之處,即右下角的約束,應該如下圖所示。 ...

) x; [# Y* s7 @+ @8 ~8 F$ Q1 f# R2 v( X$ ]) k! z
假如右側支點不受力那么模型可簡化為以下情況,這個模型感覺不會起作用的,所以右側支點應該受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會員

×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逍遙處士 + 1 沒錯,這樣一簡化,就更清楚了。這樣一來,.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6 04:00 , Processed in 0.07089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