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701|回復: 12

一個農業炮灰的慘痛的經歷與自白,說說我農業創業的這三年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4-2-22 23:04:3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題,11年5月份的時候和舅舅一起在重慶壁山承包300畝地,近三年折騰以來,光榮壯烈的成為了農業炮灰大軍的一員,最近終于狠下心來,決定壯士斷腕,以虧損的代價轉手給了年前約談過的其中的一位老板。想想投入了自己近三年的青春時光和多年來的辛苦積蓄,最后換來這樣的結果,正是悔不當初啊,只怪當時太沖動了,還有對這個社會的認識不夠深刻。
  首先以個人親身經歷,告誡那些想真正搞農業從事農業的朋友一定要慎重,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農業就一坑泥潭,稍有不慎就會深套其中,不能自拔。當然下面的幾種類型不算。
  (比如你府衙有人脈可以套資金,畫個圖紙搞個計劃錢就來了的;其他項目賺了大錢,洗錢漂白 搞農莊圈地的;相關部們有人,知道什么地方會征用 ,提前租下來修建輔助設施種植些苗木養殖,等征收補償的)。下面來說說個人的一些經驗教訓和總結,還有對城鎮化和農村未來的一些個人看法。
為什么現在的農民都不愿種地了呢?大家都寧愿背井離鄉,居無是所的外出打工。其實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種地的付出的成本和回報不成正比。以中國目前國情,農業投入不可能有高回報,大多數是微利,甚至是虧本的。很多東西看起來是很美好很誘惑,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內幕后才知道,不一定眼見真實。最初我覺得1畝地1000元的利潤是件很容易的事,300畝地,就算1畝地賺1000元,1年至少也得賺30萬啊。一開始選擇的是種植油菜,一個考慮到容易管理,能夠機械化操作,一個覺得市場前景還不錯,菜籽油嘛市場前景廣闊,容易銷售,結果一季種植下來,盡管收成還算不錯,但還是入不敷出虧,一畝倒貼近300元。
  總結了下原因,大致如下:
大宗的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以我們高昂的生產成本,不管是小農式的“精工細作”也好還是所謂的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也罷,哪怕你畝產在高,也不可能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農業大國生產出來的東西價格相提并論。不說土地流轉過來的支付農民“租金”,就算是所需種子肥料農藥成本也比他們的高得多。他們是“粗放種植”,把種子播完后就不管了,后續播種施肥還是打藥鋤草,都是有專業的服務公司和專業的工人在干。無論收獲多少,哪怕每畝只收100斤,對他們而言也是凈利潤。我們則是畝產量低于800斤就陪錢虧損。現在所謂的規模化,集約化充其量就一“放大的小農經濟”罷了,盡管我們大農場合作社在生產規模、生產方法、生產設備上與美國沒什么不同,但我們的生產方式(就是生產的組織形式)與個體的農民的生產方式沒什么不同,就是什么都是自己買,自己干。這種生產方式的問題就是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即使是用相同的工具做同一件事,結果都會不同。
比如,使用同樣的收割機來收割,我們是自己買收割機自己收割,由于一年只能用一個月,12個月的機器折舊成本就要出在1個月上。以我和當時請的一位收割機師傅算的一筆帳為例,他的是日本久保田系列的收割機25萬一臺,重慶范圍內收割期才一個月,而每個月平均能收割1000畝已經不錯,因此每畝地僅收割機的折舊成本就高達60元,再加上人工、柴油、維修、停工、天氣因素的成本,100元/畝都要賠錢,而美國的生產方式是:雇收割專業公司收割,這些專業收割公司在全美國從北向南收割,一年起碼工作10個月(因為緯度不同的地區糧食的成熟時間是不同的),僅僅折舊費一項,我們就比他們高10倍以上。而且這些收割機手因為一年到頭都在工作,因此技術熟練,不僅效率高,浪費也少。
  而所謂的“土地流轉”,實質就是向農民租地,然后再雇農民干活,因為是為農民的勞動積極性不會比給自己干的時候高,我雇農民給地里拔草。可是農民自己自留地里的草拔一次就干凈了,我的地里拔三次草還在長。后來發現,原來農民把草根留在地里了。我雇農民曬菜籽,情況也一樣,要是他們自己的2天半就能曬干,我的5天也曬不干。過去人民公社發生的事,現在又在“土地流轉”中重現。更糟糕的是,現在的“土地流轉”各方面條件還不如人民公社:一沒有行政權利,過去的人民公社因為有行政權力,你不好好勞動它還能組織大家批斗你;現在你要多說2句搞的人家不爽,人家就能甩手不干,真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現在農村稍微有點頭腦和本事的都跑出去了,剩余的體力好點的人家跑去搞鐵公雞和鋼筋水泥的活,出那點工費的確是比不過政府和房地產。也不是沒用過其他方式,但在“利”字當頭的社會情況下,沒利誰會鳥你。其二不能無償使用土地,過去人民公社集中土地是一分錢不用交的。現在的土地流轉要先交土地租金,僅僅流動資金的需求就高了很多。不僅如此,從成本分析中也不難看出:僅僅土地流轉費這一項,就足以導致“土地流轉”在糧食種植上不可能成功。現在的土地租金平均每年在500 元/畝,再加上各種費用,以現在糧價種糧食又怎么可能賺錢。
前期舅舅也算疏通了一些關系,拿到了一部分政策上優惠。一場大家都知道的重慶官場地震,盡管有些東西都成為了泡影沒能夠實現,也算得到一點兒的實惠,但對于我們這些真正搞實體農業的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至于騙補貼,騙貸款,其中的風險不是我們這種非衙內子弟的普通小生意人能玩得轉的。
  在中國所謂的創業你要想發展是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照”!以現行的體制,要想單純的做生意和搞實體,真的是很艱難,更別說是搞農業了。
固然是有點過多難管理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因為產出的量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目前中國的社會環境談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很是扯淡。很多企業也許今天在做這個行業,或許下個月就會轉型到別的行業,再或許就解散了,沒一定了利益驅使誰會為你賣力?現在的絕大多數的員工都在賺老板的錢,貪污,翹客戶,飛單子等等,都在利用老板建立起來的平臺為自己謀利很簡單,現有的價值觀已經幾乎將全社會的人都塑造成了老板或是準老板,沒有人愿意認認真真打工賺錢,腦子里無非都是怎么自己去撈——因為全社會都在撈,就看誰撈的到。更別說在農村了,年輕力壯的,有頭腦的,會點手藝的基本都出去了,剩下能吃苦賣力的是不愁沒活干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哪怕你神通在廣大也是沒轍,
繼續,下面說說種植經濟作物的情況。這個就不像在搞投資,而是在投機。因為在中國除了地域性比較強的的一些特殊品種外,大眾的經濟作物不管的蔬菜還是藥材價格都不穩定的,中國農民多,且從事農業項目非常不穩定,真正從事農業的人數也不穩定。比如一個農民去年種糧食,今年他卻變成了菜農,明年他可又改為搞養殖了,或者就不種跑出去打工了,這和發達國家不同,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的人數是比較穩定的。這導致了農業項目規模容易大起大落,農產品價格容易大起大落。還有、資金門檻低,規模可大可小,大老板可大搞(成百上千萬投資),小老板可小搞(幾萬到幾十萬投資),廣大農民可散搞(幾萬元以下投資)技術門檻低,大多數農業項目的技術很難保密和壟斷,比如果園,專家搞畝產可達萬斤,但農民也可搞到7000-8000斤,甚至也可達到萬斤水平。
  比如一個種植項目在某地今年畝產值達2萬元,那么要不幾年必將大量涌入這個項目,大老板大搞(成百上千畝),小老板小搞(幾十畝),廣大農民都搞,甚至在外打工的,做小生意的都回到農村搞,可以想象這個 項目的產品必將供大于求,價格也必將暴跌,那么搞這個項目的也就可能虧本了!
  氣候,各種災害都可能錯誤不確定的因素。你根本無法預測其價格。當然有地域性特色的產品不在此例,這個有資本支撐形成了一定行的壟斷,它的價格基本是高挺的。
以上凌亂做出的一些總結,算是個人的一點經驗總結吧,其實是想說明一點,也算是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在現階段這樣的外部的大環境下想要單純的靠種植來盈利,是方向性上的根本失誤。盡管種植期間,在田間管理,成本控制上存在一些問題,這個后面慢慢整理。
  投資農業排除那些靠自己的勞動力和超長度工作時間賺取了勞力錢的外,要么是半死不活地不動折騰著。能賺到錢的其實是把風險轉移給他人了。
  自己跑去做銷售,大點的做品牌做營銷去了,或者是控制源頭。一些企業搞的所謂的基地什么的主要是撐門面搞個嚎頭的,要不就做種苗的。它們盈利靠的不是生產種植這一高風險的環節。因為眾多的風險你根本就無法規避的。
有人覺得我種大眾作物不像是在搞農業,沒啥可以借鑒的。好吧我承認我這只要認真搞好生產環節,做出產品然后把它銷售出去就OK,萬事大吉的傳統常規思路在中國目前根本是行不通,當初我的確也是太想當然了,我認為非常重要的生產環節反而恰恰不是關鍵的因素,失敗也就理所當然了。是的現在大家各佬們都絞盡腦汁,劍走偏鋒去搞“新奇特”,想想這難道不是中國農業的悲哀,搞農業反而沒人去關注糧食生產,開口就是生態有機,綠色,閉口就是流通,直營。順帶騙點政府支持,惠農資金。騙農民代替生產,以小搏大,然后還高價賣點種苗,農資,培訓費啥的給農民,借雞下蛋、借船出海,擊鼓傳花等走所謂農業產業化之路。
  現 在的農業是群魔亂舞的時代,樓主剛出道走了幾步就沒法走下去了,因為不知前面光明之路在何方。
轉自天涯
原帖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509742-8.shtml#ty_vip_look[%E5%86%9C%E4%B8%9A%E7%82%AE%E7%81%B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4-2-22 23:57:28 | 只看該作者
同感,現在的農業,比較艱難。在做規模農業,地要比較平整,盡量不用工人,要盡量實現機械化。使用工人也要注意態度和平時的交際,讓他們自然的愿意為你做事。
3#
發表于 2014-2-23 01:10:02 | 只看該作者
農奴翻身把歌唱還不知足啊,作為世界上最后一個取消農業稅的國家,當時的壯舉,引起了好多百姓由衷的感謝和發自內心的自嚎

點評

取消農業稅之后農藥化肥的價格就上去了!種地成本比之前更高,老百姓還得感恩戴德!  發表于 2014-2-23 09:52
在不取消農業稅,耕地全部變成牧場了  發表于 2014-2-23 08:13
4#
發表于 2014-2-23 08:15:40 | 只看該作者
在中國搞農業很難!人多地少。中國農民至少6個億。人均土地更是少的可憐,沒法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
在中國搞農業,必須搞特色的,機械大規模生產實現不了的才行;或者搞農產品深加工,這樣才能規避風險
5#
發表于 2014-2-23 09:34:23 | 只看該作者
我只看到地方政府把農耕用地變成開發區商品房這點價值,什么叫GDP,就是搞地皮嘛!父母15年沒有耕地種了,身份還是農民,現代中國的圈地運動,比英國晚走幾百年,要發展經濟的必經之路!O(∩_∩)O哈哈~
6#
發表于 2014-2-23 10:51:55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我本來也想回家搞一搞的。現在看來要從長計議。
7#
發表于 2014-2-23 11:06:34 | 只看該作者
很多人還在憧憬著土地大片集約化以后的情景,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沒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和市場運作能力,想玩大規模農業,那就是屁眼拔罐子----嘬屎(作死)。

點評

可是小片土地產出完全無法養活人啊?  發表于 2014-2-23 13:35
8#
發表于 2014-2-23 11:23:4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冷水黃金 于 2014-2-23 11:30 編輯

壁山是重慶半主城區,應以種菜為主,以家族勞力為主。中國農業主要是流通物流難,遠離大城超200km就不值錢了。這兩年回家才發現:城里貴死人的農產品,在家豬都不吃了,寧愿扔了爛臭也懶的拿去賣

點評

物流成本太高了,有人不是說過在中國從南到北一次比跨半個地球運輸還貴么。教科書說外國農場主把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喝。咱這里果農菜農把水果蔬菜爛在地里,城市相應商品價格依然比較貴  發表于 2014-2-23 14:38
9#
發表于 2014-2-23 12:01:47 | 只看該作者
太悲催鳥
10#
發表于 2014-2-23 13:53:23 | 只看該作者
養殖是不是會比種植好點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18:50 , Processed in 0.095222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