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制造業破產是工資上漲過快惹禍——原來是打工的坑了資本家? |
點評
這個,工資確實沒有上漲多少,但大家對工資的期望卻實實在在的上漲了好多倍。原因嘛,你下面也提到過,房地產的副作用很嚴重
| ||
點評
重整制造業,減稅!
很多道理是越辯越明的,談談也無妨。不過說實話,新年了,應該考慮的是今年的事情,哈哈,新年快樂
其實如果那4%的經費真的用到實處,還是很可觀的。我在學校那幾年,見到一些事情問題還是很嚴重的,就是2012年,我一個哥們賣東西給學校,一年虛開發票80+萬。如何用,如何監管是主要問題
算了,莫談國是。。。還是過好年想想明年怎麼過才對。祝大家新年快樂。
教育經費。。。。美國是6%以上,注意!!美國是世界第一大GDP國家,人口卻不是,人均教育資源遠遠大於中國。而我們呢,是去年,才達到4%,之前一直是2%-3%,而人均就。。。。呵呵
通脹,印鈔和哭只說明了一部分,那老哥開始喊話說有信心的,后來搞不定,過意不去,就說自己“其唯千秋”了。他為中國的材料行業發展給了一個甩美國幾個太平洋的機會,那就是研究他的臉皮,咋那么結實……
教育經費這幾年一直在增加的,但誘導創新型企業確實沒見到實際的。幾年前和哥們一起創業,看到的政策都是名曰抑制房價,實則房價瘋長的空間,多少世界級美國公司創業階段在車庫起步的,北京現在商住兩用房都不能注冊
金融的問題嘛,瘟氏在為兩大杰作“把股市搞崩,把樓市搞瘋”
抑制房地產的問題真的只能呵呵了,瘟氏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房地產確實如任大炮說的,可以提供其他任何行業都提供不了的豐厚稅收,但房地產一方面推動CPI,導致人工費用瘋長,另一方面誘導制造業往低端走
謠言到處都有,是否相信必須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如果炒掉總工工廠依然能保持質量和效率,那總工的職位就是冗餘的。公司不是非要請某個人,而是需要某個人才會請。
對于鼓勵企業創造職位的事情,之前有所耳聞,一個美國海歸告訴我,說美國那些跨國公司老板的做法是裁掉一美國總工,在中國和印度各雇一個senior頂上,在美國雇倆薪資低的technician充數,這樣制造業人口就增加了
| ||
點評
稀釋民間財富,也是印刷貨幣的奇效
| ||
點評
中國專家就是圈養的一群門客
| ||
| ||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04:57 , Processed in 0.06164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