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時間,上網查閱了一下美國一些大學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對照我國高校的培養方案,從中找到了答案。 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培養標準
! l, O" d% z* T/ b5 G美國大學的本科生培養標準是與其“培養具有自由思想、健全人格、遵守法紀、自食其力的公民“辦學理念一脈相承的。普林斯頓大學的“本科教育戰略計劃委員會”對普林斯頓大學本科畢業生提出的標準包含十二項內容: 1.具有清楚地思維、談吐、寫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評的方式系統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創新及獨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斷什么意謂著徹底理解某種東西的能力;8.具有辨識重要的東西與瑣碎的東西、持久的東西與短暫的東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維方式;10.具有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11.具有觀察不同學科、文化、理念相關之處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學不止的能力。 二、我國大學本科生的培養方案" e3 }7 _% [& [) f- Z* g% |
中國大學數量眾多,類型復雜,各個院校、專業的培養方案雖千差萬別,但側重理論、重視知識、忽視能力是其共同特征。這里,選擇某政法大學法學本科的培養方案加以說明。 本專業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高級法學專門人才。學生通過學習黨、國家的法規政策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技術,能夠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理論指導實踐工作,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組織領導法學實踐活動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 ~& ^5 i8 r3 t* `% O
1、掌握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2、熟悉法律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3、具有一定的法律執法的基本能力;4、掌握法學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 ;5、了解法學的前沿理論及其研究的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教學、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6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熟練運用并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水平。 三、中美培養方案的對比分析
+ n) `0 f% ?6 O6 W1、美國本科生培養側重重能力、中國則側重理論、知識,因此,中國大學培養的人才,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屬于學究型人才,脫離了科研院所、壟斷國企、機關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就業范圍,就很難生存,屬于溫室花朵型的培養模式; 2、中國本科生培養方案雖然也提到能力,但這種能努力局限于專業范圍,美國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則比較強調社會生存能力。因此,中國大學生畢業后如果改行,與初中生、高中生同臺競爭,往往不具備優勢,屬于生態位極其狹小的“窄布種”; 3、中國大學的本科生培養方案重心偏高,很顯然,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一個本科生,是很難把握學科的前沿理論及其研究的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的教學、科學研究能力的。美國大學的培養方案重心偏低,更多地考慮一個公民在社會上獨立生存、自食其力所需的各種能力。中美大學培養方案的差異,從另一個方面詮釋了我國許多高學歷人員不會談婚論嫁、不會處理夫妻關系、生存能力極為低下現象。 點評:' v& j: x) a' P) l. ?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文憑泛濫、海龜回國的今天,從功能上講,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退化成了一種人生經歷,學歷高低與人生命運、專業知識與就業崗位的關聯度越來越低。在這種國情背景下,社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可能比文憑的獲取、專業知識的形成更為重要。對于這一點,高等教育者、被教育者,需要有清醒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