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中,老一輩的工程師和老師傅是個寶藏,他們一般或有著的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或實踐經驗。平時可能不顯露山水,但在某些關健時分,他們是“定盤星”,能把住關。 當然,因為有些“法師”,可能對某一行太過“專一”了,在一些地方可能就會產生經驗主義。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知識面的不斷擴大,如果沒有自身的進一步跟進,沒有進行再學習過程。可能就會產生對一些經驗的過份依賴,過份執著和過份堅持。在旁人看來就是“固執”了。當然,這種“固執”并不是說不好,也說明了是對技術的執著或是對技術的一種“敬畏心”。 再說由于“老法師”因為年齡大了,一般不可能再多“折騰”了,創新的動力也可能消退了。怕“失誤”,怕“不成功”,怕一世英名毀于一旦——因為每一次的技術改進實際上多是一次冒險過程。區別無非概率是大還是小而已。 因此老師傅們可能喜歡求穩。 國人的功成身退之類的說法不是沒有一定市場。。。
" s; h+ n+ l: m' e
( l9 D8 M5 h6 M3 m 所以,年齡大的似乎保守,有時也是情有可原的。說不定俺們年紀當和“老法師”們類似時,在小一輩的看來,可能也是個“頑固不化”的家伙。。。呵呵。 說兩個故事吧。, j; ]6 [) z+ ~5 d6 h
2 v4 ]' O, a6 _- k" u& _! z( p8 [: j 其一:
" f' q- E5 t& M8 U1 M 某企業為了擴大產品品種,提高產品品質,欲將原先的真空鋼包脫氣改造為真空鋼流脫氣。因此化了大代價從外部聘請了一班子技術人員過來當顧問。基本上涵蓋了技術,工藝,生產幾個重要崗位。 為了著重對外來人員的重視和權威性,體現知識就是力量。防止原本廠部分人的“不服氣”和“陽奉陰違”現象。廠部下令在此項目中,在此項目的技術上必須完全服從某”老法師”的同意才能實施。 當然此”老法師”的確在設計工藝方面很有經驗,但在設備這一塊可能就存在短板了。術有專攻,還是有著一定市場的。呵呵。當然這是從俺們這些專職玩非標設備的家伙看來。
- W, ^6 C$ c. q. W- C 有一個機構,老法師拿了參考圖出來,讓根據工藝要求完善結構。呵呵,這事簡單,雖然說拿過來的參考圖在俺們看來錯誤不少。但有俺們這些畫圖工在,基本搞定。。。 有些部件根據現場已有的結構要進行改造才能滿足工藝要求。但通過一輪輪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大多數設備上的事多處理完成。
9 h) n" w7 g% [3 ^/ p8 k 但當玩到一個真空脫氣處理設備的平面密封結構時,老法師提出了看法,認為此平面結構必須按他原來搞過的,不同意俺們使用的空心密封圈結構。 俺們使用的空心密封結構,采用氟橡膠。雖然溫度對橡膠的性能影響很大,高溫易使橡膠產生殘余變形,加速橡膠老化。低溫易使橡膠發生結晶硬化,失去彈性。 但氟橡膠正常工作溫度為零下40度到250度之間。而氟橡膠在320度時,使用壽命也有36小時。它是一種耐高溫耐各種介質的密封材料,氟橡膠十分致密,加入碳黑后,透氣率更小,出氣率也低,擴散速度也較小。 老法師的反對也不是完全沒道理。主要是因為此密封圈太靠近高溫區,它是中間包底與真空罐蓋之間的密封結構。老法師怕密封圈不能滿足包底高溫的工作條件。使密封不可靠。 但是從俺們的看法是,雖然老法師早先成功的密封結構存在,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為是固體密封結構,彈性差,重復性差,對密封面粗糙度和配合精度要求高,或者說如果接合面如果有熱變形翹曲或有劃傷,反而會引起局部變形而造成漏氣。這樣反而不利于真空密封。 這是因為俺們也曾經看過此種現場結構,屬于真空平密封墊結構。因為密封結構是采用固體式的,有些平墊有些部分的確有裂紋的產生。。。 沒辦法啦,俺們在交流時說明此種空心密封結構現在很成熟,俺們在幫其他單位加工制造類似真空罐的設計院的圖多是此類結構。。。當然可能環境條件沒有俺們這個那么惡劣。 N. {5 t9 R! r! p$ R3 ~
最重要的是俺們也曾經對類似鋼包的底面最惡劣處檢測過溫度,鋼包殼底溫度在氟橡膠允許范圍內。。。 為了說明情況,俺們再將類似的真空罐體圖紙帶到了甲方給老法師看了密封部分結構。但仍然是似信非信,就是不同意。。。 僵局啦。俺們沒辦法了,只能向甲方的設備負責人說明情況。 老法師就只相信他早先玩過的那種密封結構。。。 可在俺們看來是有點落后了,而且還存在著密封可靠性和壽命沒有現在空心密封結構長的短板。
1 y" _' F8 T3 c) Q* l
1 S R# M' U" U, x5 G4 W$ d: q 乍辦哪? 要不找個類似的,正在使用的實物結構讓老法師驗證看一下? 老法師的團隊的成員找了老同學,再讓老同學聯系找了相關有此類似設備的企業——組隊吧。由”老法師”很信任的團隊成員以及成員的老同學和俺們玩設備的幾個人吧。 去了現場,看了一下。現場的原理基本上是類似的,但尺寸較小。也是采用空心密封圈結構。又和使用方交流和詢問了一下使用中的情況。 。。。。。。 終于同意用此氟橡膠的空心密封結構了。 哈哈,幾個月后正式試車,抽真空的速度按老法師所說,比他早先的密封結構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說密封效果很好。
* A q$ z* H4 j7 I# ]. F- M9 e6 O0 V. r) r( W1 [ |
其二:! T# N1 [" e, ~
傳感器技術的成熟,再說PLC技術也已成功用在了別的主機上,所以廠部決定在某一型號的機子上進行技術升級。提高機子的技術含量。為此決定在原機上取消鼓輪檢測機構,采用編碼器取代。 此檢測裝置用于檢測某主機上油缸的運動長度,采用到位行程開關到位發信,從而在工作中獲得已預設定好的油缸運動距離。考慮到工藝的需要,本裝置在機械上可部分滿足自動調整幾種程序工作距離。實際上此機構屬于空間棘輪機構。在機械上還設置了自動轉角和手動轉角的選擇手柄。 別看一個鼓輪檢測機構,零件也有個二十多個,為了考慮工藝的需要,在檢測軸上設置十二等分,這樣的好處是和一,二,三,四,六,十二是成倍的數,可以機械上設置自動循環動作,當然了,這樣只有五在工作中需要人工干預。一般多能滿足大多數的工藝要求。 當然如果采用了編碼器后,那么可以滿足隨意設定的要求。再說從成本上說還能降本。
. n: G* g) o3 l% j1 m) v- h 廠部將任務下達到俺手中后,同時又給了張洋鬼子的類似機子的樣本。在黑白的照片上模模糊糊地顯示了傳感器是通過安裝在主軸下部的齒輪機構再帶動傳感器連接器到傳感器檢測的。 哈,連蒙帶猜地搞清了傳動原理,再和電子設計人員商量,計算好了脈沖當量,選擇好傳感器。畫圖吧。 不久,整機圖全部改好。
% N) W) x2 N4 R# x" k9 A 將圖紙按流程到了部門一位老的Z高工手中,得按企業相關流程校對哪。 Z工當時是俺們企業僅有的幾位高工之一,也設計過幾種機子。但在企業內部被人的感覺是最大的能耐是抄圖。一把比例尺和一把分規在工作中應用得可是”得心應手”。 當然在俺們這些搞設計的人員來看,其設計的才能不如其他一些才能。。。如果機子上有新的結構,那么就可能存疑了。 為人也比較固執,書生氣較濃。 圖紙到了校對,別的部分因為多是成熟結構,所以沒啥問題。無非是尺寸上的一些變化,但當校對到新設計的檢測裝置時,Z高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此機構早先沒有過,不知道行不行。接著問:是按啥設計的。 俺拿出了那張模模糊糊的照片,和Z工說明是按此結構原理設計的。 不過,因為國內還沒有成熟的此類機構,Z工認為不妥,乍也不肯簽字。 壓了幾天后,Z工見俺不準備改,因此對俺笑嘻嘻地說:“小X,乍弄。要不俺要向上匯報了。別說俺喜歡打報告喔。” “可以。沒事,沒事。向上匯報吧。矛盾上交,讓總師決定。哈哈。”俺也笑哈哈地回答。
9 ~% P$ @. g% g6 L5 `, { 不久,總師將此結構在評審會上拿出了討論,通過。 半年后,機器調試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