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一篇天涯論壇的文章。作者: 綠茶的抉擇
不夸張的說,日本要從中國全部撤資,不賣給中國商品和資源,中國經濟會陷入急劇衰退。
什么高鐵汽車,全得停擺。滿大街都是下崗的工人。
抵制日系車的人以為德國車就都是德國人做的?僅德國大眾公司一個空調組件,全球80%以上的產能都是日本昭和公司供給。更別說愛信精機和富士模具。
德國大眾這些年在邁騰奧迪各主力車型都裝備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只愛德系車的愛國者不知道很多年前"HONDA"的渦輪發動機在世界汽車頂級賽事上有多牛?
1988年,采用本田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邁凱倫車隊獲得了F1全賽季16站比賽的15站勝利,唯一的那次失利還是自家人不小心撞上了。其中10站比賽包攬分站前二,年終積分是第二名的三倍。
后來F1防止本田發動機的一家獨大,不得不禁止了本田渦輪發動機的使用,該紀錄在F1歷史上是空前絕后了。
當年只造摩托車的本田,從第一次參加F1,第二年就獲得冠軍,到創造了第一個由F1賽車跑出的陸地速度紀錄,再到打破了F1這個頂級賽車項目上白人的壟斷,改寫歷史,日本人證明了人無膚色地域智商高下之分,只要你愿努力,就可以做到世界最好。
回看2012年那個多事之秋,我們國人還停留在砸車渲泄的原始情感上,成為大人物的玩偶,失望之極。
本田的ASIMO,隨便找個懂機電自控的專家或明白人問問,就知道這個機器人的技術先進到多匪夷所思,在機器智能化、擬人化、自動化領域,它是放眼全球也無與倫比的科技發明,也是現實生活中最接近"終結者"的機器人。
當年和“嫦娥一號”相鄰發射的日本“月亮女神號”探月器,攜帶的14臺儀器精確度是過往的10倍至100倍,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張最完整精確的月球地形圖和迄今為止最為詳細的月球磁場異常圖,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數字成像技術去觀測探索月球......
日本1991年在夏威夷建造的昴星團望遠鏡,發現的距離我們129.1億光年(宇宙大爆炸7.5億年后的宇宙空間)的銀河SXDF-NB1006-2,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遙遠的銀河!
而現在日本國立天文臺,又將在國際合作項目中著手新建直徑30米的超大型望遠鏡(TMT),其靈敏度要比哈勃望遠鏡高100多倍,能夠捕捉到130億光年外的宇宙景象,清晰度也是哈勃望遠鏡的10多倍!
2009年11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得參與TMT項目的“觀察員”地位,經過幾年談判,目前已通過申請,正式加入到該項目。
面對日本的技術強勢,中國人最該做的,應該是和當年給日企打下手的三星現代樂天斗山一樣,放下身段,尋求合作,虛心學習,消化技術,申請專利保護,而不是目空一切,天天媒體放衛星又什么技術領先全球,出口世界,完全自己的知識產權云云,全國一起陶醉。想想看,高鐵上一個洗手盆都需要進口的國家,技術能強到哪里去?
“我登上CRH2列車一看,發現洗臉盆上貼著塑膠紙,紙上寫著“水”和“洗手液”。偷偷揭開,洗臉盆上原來的日文說明漏了出來.........., 洗臉盆畢竟是一個簡單的部件,從這個細節可以猜測,這列火車的國產化率不會很高。
雖是高鐵用洗手盆但也不是隨便一個山寨廠就能搞定,不要以為我們飛船都上天了,這些看似簡單的配件好像想做就做了。
去翻翻衣柜,看看自己喜歡的衣服有幾件用的是YKK(吉田拉鏈)?日本企業就是這樣,把一些你看似不起眼的東西,當作一生代傳的事業來做,做到世界第一。
不要總以為,日本經濟想發展離不開中國云云,要知道,日本從二戰后一片廢墟,國民經濟面臨崩潰,到1973年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這跟中國是什么關系都沒有。而且人家是真正的國富民強,號稱有一億中產,是貧富懸殊小,收入分配趨于合理的國家之一;
反觀,70年代末中國搞改革開放缺錢,日本是第一個支持中國,主要方式是超低息貸款,技術合作和無償援助。一做就是近30年。直到2008年才停止低息貸款,但其他兩項不變。
這個世界上,日本是繼美國之后,第二大對外援助國,而其中,日本對華援助占了其對外援助的近70%。
"北京能喝上清潔飲用水的2個人當中,可能有一個就是日元貸款的受益者...,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日本對華援助的貢獻令我們非常驕傲"—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參贊山本恭司
搞金融的,股票,期貨,債券等等,有幾個不用日本燭線圖?
日常消費電子數碼相機攝像機復印機打印機,各大電臺電視臺專業錄制采編播放設備等等,無需具體例舉,完全的市場主宰。
資源方面,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消耗國-中國,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同時,眼看著上游資源大都在兩拓、淡水河谷手里,
最關鍵的是從礦產所有到物流到冶煉再到制成品,哪個環節都有日本三井物產住友三菱伊藤忠商社的參股控制,當年中國有關部門和這幾家談判鐵礦石價格時想搞各個擊破,誰知人家反而團結起來漲價。結果大家都知道,價格越談越高。
1977年鄧公訪日,求當時已是世界頂尖的鋼鐵公司新日鐵幫忙籌建寶鋼。
“你就照這個工廠的樣子幫我們建設一個“
規劃建設完畢后,新日鐵甚至派出技術員手把手教中國工人操作,細化糾正到每一個手勢、站姿,每一次動作的節奏頻率。可以說,沒有新日鐵,就沒有中國現在最大最強的鋼鐵公司寶鋼。其他的鞍鋼武鋼和日企合資的情況,有興趣可去查查。
防人之心沒有錯,總在質問別人是何居心的時候,先想想自己從這幾十年工業化中得到了多少?
早年經濟發展但技術落后等原因,國內只能四處修建水電站,嚴重破壞生態,又有移民安置和可能誘發地震等不穩定因素,所以近年來,中國的核電站建設計劃規模都位居全球首位,2010年就有23個核反應堆在建,幾乎占全球每年建設總數的一半,另有120個在規劃之中。
由于在核電站供應重要鑄鍛件方面的主宰地位,日本制鋼所在全球多數新建核電站項目中都會獲得部分合同。日本制鋼所:中國對手正構成巨大威脅
在制造用于核壓力容器的大型鋼鐵鑄鍛件市場,日本制鋼所約占全球80%的份額。
當年德國KHD前董事長利勃說日本的工業技術實力,“今天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一座高爐或者一個煉鋼廠不是利用日本的許可證建成的。”很多年前,德國ICE高鐵車輪破碎百人死,有沒有人記得?德國人后來也不得不改用日本住友的車輪。
再比如潛艇用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由于要兼顧抗海水腐蝕,易焊接,高韌性,高屈服強度,技術難度非常高
HY-100是美國在 50 年代開始應用于艦艇制造的高強度低合金鋼,屈服強度690兆帕,
德國產的214型潛艇,耐壓艇體就是由HYl00和更次的HY80低磁鋼建造,也是目前國際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214型潛艇
而日本90年代研制的潛艇用NS110 高強度低合金鋼,屈服強度高達1080兆帕.......
......
這個世界,幾乎沒有涉及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領域能回避日本的專利技術,作為外貌,體質,習慣,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等等與之相近的中國人,眼看著這半個多世紀日本人在各個領域,從百廢待興到站在世界前沿領導潮流,早該反思了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