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薄膜自動化 于 2013-12-1 15:33 編輯
7 ?' b7 k. o& w y1 |. @8 d |) D/ P( g9 m
盡管現在國產的設備也有做的不錯的,甚至都嫦娥上天,蛟龍入海了,+ o) K2 Y& A8 J# I) A& F$ |, n
但使用的元器件多是進口或合資企業出來的,
9 R. j% a" c+ j# w9 \5 o從電氣、機械最基本構成的元器件來看,國內哪樣做的扎實的,4 ]( ]. h/ V: l1 V! {' e
說電氣吧,接觸器、熔斷器之類的小東西還能將就用用,變頻器、PLC盡管有了,但沒有自己的理念在里面,都靠抄襲,質量就更不敢恭維了,
4 N1 o6 y0 y Z1 ?+ F* z說機械吧,連小小的軸承這么多年了都搞不出扎實的,電機就更不用說了,. P0 h7 _& j! J9 ?7 A" W1 R
我一直想到底什么原因,是材料跟不上,是技術設計跟不上,還是國人思想跟不上(認為能用就行)等等,
, M$ R! {! x& s, ?希望國家把基礎元器件的產業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來抓,0 R; ~/ e) X/ ]) A" a! g
其實以我與進口設備打交道十幾年的經驗來看,其實老外的設備就是基礎性工作做的相當扎實,% e# g2 P) P. g4 d! s+ b
但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尤其是與生產實際的結合上,有很多考慮的不周全,以老外的死腦筋是很難說通他們改進的,! v) E, K1 [9 B* j2 g: r' T% k
而且他們搞設計的是不輕易出來的,這樣就會導致提了幾年的意見都得不到改進,
" j* m* n1 g( _5 s$ \' y7 R+ K相比而言國人的靈活性就體現出來,怎么實用怎么來,
& \0 ]% Q9 _/ ^$ N$ X$ z7 `, X# E也請大家都來分析探討探討1 e. A( U4 B: j5 i. j*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