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1| 18
|
付出就會有回報 Efforts will be paid back definitely |
點評
哈哈,未來幾十年是啊三的世界了,這個幾乎沒法改變了,反正你還年輕,我們退去以后,你們就陪三哥玩吧,哈哈,英文這個東西,大概100年之內,不會有啥改變的,中文也不可能代替英文,起碼俺看不到那個前景
西方玩工業比中國早幾百年,是中國的好多倍。這個差距太大了。就好比中國,封建社會比西方早好多。后來者可以學習,差距會縮短。但差距太大的話,要趕上來也需要時間。
不管是我沒發現還是沒看完全,只要我有不讓魚走的意思,而魚走了就是逃走。你的解釋是喧賓奪主。
技術上假如超過米國30年,全世界都會學中文,沒到這個程度,就不可能,因為技術的積累,所謂的‘底子’都是英文的,俺就不能想象假如不懂英文,今天會有飯碗,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英文文獻,大多數很純正,用詞就是特定的那些。但也有一些,也是準確的,但就不在多數人的那個范圍里。看看作者,南非的,韓國的,日本的。哪天中國人水平比老外高了,洋文也就以中國人為正統了。
語言都是變化的,比如泵,閥,引擎,伺服都是外來詞匯,中文許多詞匯,鬼子就直接用,還模仿國人的音調,但其基本的詞匯是不會改變的,特別是技術詞匯,他們從來都不會用中文詞匯,
嘿,“老外對Chinglish的評價并不低”,這是在環球上看來的?主觀上,有些錯誤你沒發現,是因為它逃掉了?還是你沒看完全,遺漏了或者溜走了?中國還有個成語叫過猶不及。
聽說老外對Chinglish的評價并不低,認為是反應了更多的信息。英語也是不斷在進化的。我想說的是漏網之魚,因此flee比slip更好。漏網之魚,肯定要逃之夭夭。用slip不能反應這層意思,屬于言不盡意。
基本語法沒問題,就是太chinglish了,用詞也需講究下,比如flee替換成slip
能得到998大俠的指點,是我的福氣。行動不怕犯錯,這是亮劍精神。不過,本帖最后一行的kill應為killed。哈哈。
哈哈,大蝦,你的精神值得俺學習,現在少有了,這都是以前的行為,俺那一代,都是沒有英語培訓的,都是‘硬玩’,現在條件好了,很是羨慕,順便說一句,你還有一個‘格’的問題,以前我也犯這個錯誤,哈哈,
| ||
點評
寫東西,要特別小心,起碼俺是如此的,比如說猩猩,中文是加形容詞在前面,而英文就完全不是一個詞匯,有一大堆的單詞,以前我總是把某個詞匯與‘游擊隊’說的很像,看鬼子一咧嘴,就知道發音有毛病,哈哈
我說東西,就隨便,鬼子有時笑了,就知道錯了,這個好改,但寫東西,一定要慎重,特別是合同類文件,不能馬虎,像我小妹妹她們就是專門學的外貿,要寫東西,必須要‘受教育’,農民會說話,但不能寫,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要存檔,就不能鬧笑話。但若是交流,因為不停在互動,錯誤會被糾正。學習總會犯錯,錯誤變少,最后很少,也就可以了。有些錯誤可以犯,但態度很重要。圖紙上不專門還有更改處理?圖紙中的勘誤也是這個意思。
哈哈,大蝦,鬼子都有單詞,比如‘阿秋旁扯’,比如‘真森’,俺說‘馬首昂特’,鬼子笑了,說叫‘空負’,豆腐俺說‘彬可’,鬼子說,就叫‘豆腐’,還要‘狼太姆鬧西’,鬼子就那么說,哈哈,
俺鬧過好多的笑話,哈哈,比如‘貓’有好多的詞匯,還有就是‘人稱’這個東西也搞錯,但技術上沒有什么錯誤,因為單詞少,這些東西,就是硬著頭皮瞎扯,時間長了,就像了,你看趙小蘭,10多歲才學英文,
把針灸說成針扎皮膚,其實解釋作用更好。就是效率低點。你告訴老外針灸單詞,老外也不一定明白,還不如針扎皮膚,望文即可知義。
能知道小鼻子走了,給了毛子。這樣的鬼子還是有點底子的。國人不知道這點的,說不定還是大多數呢。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就不說了。至于阿肯色,在美國來說屬于欠發達地區吧。如果你問大城市人,西部的地方,他也撓...
因為我們都沒有進行過英語訓練,常鬧笑話,鬼子問‘針灸’,俺說就是用‘針扎皮膚’,實際人家是有那個單詞的,再比如‘人參’,明明有單詞,俺不知道,告訴人家是一種‘特殊蘑菇’,其實說靈芝更恰當,人參有單詞
鬼子無知的也非常多,那年克林頓選舉,我們辦公室就沒有幾個知道‘阿肯色’的,去忙著翻地圖,那地圖有歷史了,中國東北為‘滿洲’哈哈,俺還跟人家辯論許久,鬼子說,小鼻子走了,不是給毛子了嗎?哈哈,
| ||
點評
Non-education?
評分 | ||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0 06:05 , Processed in 0.0898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