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6| 11
|
關于自上而下中布局以及塊的困惑 |
點評
所以,本著提高設計效率的目的,個人不建議花大精力在這些上面。可以把參化同運動分析,力學分析,疲勞分析分別形成新的裝配體,以達到相同的目的。
所以,我還是之前的論點,對于簡單模型,T-D設計很容易,做配置也好,做參化也好,都沒問題。而對于復雜模型,這種趨于理想的方式就受到極大的限制,這不僅考驗軟件本身,更需要設計人強大的整體把握和經驗累積
再有,SW的精髓是配置,而特點是快速建模加修改方便。大量使用配置,即便對單個模型來說也是一種災難,你會在不同的時間段設計中發現自己出現了各種不可預期的壓縮連帶,使得設計速度降低,本末倒置
如果只有兩層或者一層,那么其隨機排列組合的方式很少,你還可以兼顧。但如果層數增加,要做到每個文件夾內配置既重復有有區別的配置,馬上就混亂了。
但是如果出現3重嵌套的T-D設計,你發現這無疑是災難。特別是當這樣的設計最后還要再進行系列化的時候。這個可以用一個形象的例子說。每一個壓縮相當于你電腦中的一個文件,配置相當于文件夾。
另外,在T-D過程中,我個人并不建議大量使用配置或者壓縮。因為這樣一方面會增加單個零件的存儲空間,另一方面,大量使用配置,壓縮就需要在其對應的裝配體中重復創建配置,這對于簡單的T-D沒有問題
這個約束決定了即便你其他的尺寸、線形都沒有參考外部聯結,這個零件也依舊是固定的。而壓縮它,就相當于壓縮掉所有在此基礎上的建模。這個是軟件自身決定的。
大俠,你說的原理上沒有問題,但是你用的是SW。你可以去看一下,在SW的T-D設計過程中,每次在裝配體上生成一個新零件,會自動產生一個“在XX上”的配合約束。而這個就是你的新零件基準。
| ||
點評
對于完全定義的問題,有些時候會比較難,特別是對于方程驅動類的封閉曲線,完全定義本身就可能出錯。不可強求。
| ||
| ||
| ||
| ||
|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 13:50 , Processed in 0.0912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