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3-10-4 08:06 編輯 3 X) u3 p6 \9 q/ T( ]
7 ^$ M1 B7 X" u/ `2 C產品升級在一位老電氣工程師的堅持下,力排各方不同意見,成功將PLC可編程序控制器運用到了產品上, 這件事,對企業在技術進步上影響很大,各方頭頭也開始似乎明白技術也是生產率,技術人員對企業的貢獻是能用事實說明的。。。
9 t" `. h( T$ N
9 S7 A6 y7 d! H0 h% N0 X0 y( Y 吃到了產品升級的甜頭,而后的產品設計上便多開始使用PLC。。。 元器件使用多了,自然而然地就有推銷人員上門介紹。 有別的洋品牌,也有國產品牌過來。。。 哈哈,好事哪,選擇的面更廣,只要對企業有利的情況,多得試一下。( u# v" u( T; f" I
' a L6 O" T$ ^
+ h2 _. ~3 w _, G- x' q 已產業化的產品,一般多已做過了各種試驗。沒啥大的事。但對還在試制的產品,還沒有推廣的產品就得知道內在質量才行。不管推銷人員說得口若懸河,也是口說無憑。一切要以事實說話。 不過乍能知道控制器的質量情況如何?難道僅聽吹?或者在機床系統上試用?6 R/ w. y/ { ]2 i
' I8 m6 l- j% H 沒事,這事可以辦,不用安裝在機上就可以試一下。
' {6 P; B8 w B. [$ C: u; S, n 先看外表,這可是一眼就能明朗的,再看元件結構細節,比如焊點什么的。。。 再試一下,將電源接上,先試一下定時器和計數器吧。 將電子計算器的秒表也準備好, 三,二,一,開始。秒表和PLC的定時器同時啟動。。。 一分鐘暫定。結果兩者差一秒。 不可能吧。 再來,又是一個周期。還是這樣。 連續來了幾次均是定時器偏慢一秒左右。 不會是電子秒表有問題吧,那就再拿個手動秒表過來,再試幾個流程吧。。。 結果是兩秒表時間類似,而定時器明顯有時間差。 看上去PLC時間基準不太準哪。' s) G9 C( V4 R9 K
# L0 c; S9 V# ?7 r, \* c- j
. u9 T- p4 p; y4 k5 d 繼續試內在質量,去倉庫中領只電磁閥,將PLC直接拖動電磁鐵。。。 此種條件對電磁閥是不利的。但順便也可以看一下閥的質量。 編好簡單的程序,讓它們自動按一秒一次的周期對電磁閥進行通電。 聽著那均勻的電磁閥換向聲,看著哪PLC上的顯示燈同時閃爍著。 看看在此條件下,最終結果是啥。。。$ t _1 O' O8 m* l# e# z5 {+ u
/ t, L. @& }2 X6 z1 Z" p( K6 b
半天過去了。。。 下午二三點鐘時,窗外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大雨從天而降。 看試驗中的元件,只見當窗外有閃電時,只見PLC顯示異常閃爍,此時電磁閥換向聲也與正常不同。比如有雙聲現象的產生。 再用秒表測定時器,結果發現當有閃電時,時差有時要達二秒多。。。
7 f! T/ Z( I6 Z# \9 _( d: O 唉,不用再多說明了,此PLC抗干涉功能存在問題,時間定時器也不太準。
K: F+ L9 ^1 l/ S
- J) _& C( o$ g9 D _& v8 @! F( Q: d1 M* s+ a; m
新設計一個項目,新采用一種元器件,多是對新技術的一種應用和提高。基礎件的不可靠,會使設計者產生一種怕用“新元件”的心理或在調試時只著重于檢測元器件,而相對缺少對整個系統性能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