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做電源/UPS/消費電子產品類的公司,一個產品機構件最多二三十個,都是些鈑金外殼,塑料外殼類,基本不用考慮運動/強度類問題,剛畢業大學生做個5年就全部掌握了。到三十五歲在這些行業想跳槽都難。
3 k8 w1 A$ h) {% J; }% k( ~- D9 k/ M) N( m% F) s
研發部門的主管,硬件專業出身,骨子里歧視機械組,對模具、工藝、外協知之甚少,認為機械工程師的工作就是電腦上3D建模,沒什么技術含量,裁員指標下來先考慮機械工程師,年終獎金機械工程師拿的也最少。
& a& z; A" }- y5 Y) Y, V6 X9 }$ h/ Y) @# J! C/ s4 O
最可悲的是,新產品樣機出來了,公司領導層聚在周圍看,為了表現自己總要提意見,可是這些人對硬件/軟件根本不懂,就找機械的毛病,外觀不好看啦,太重啦,零件會割手拉,研發主管就拉機械工程師做替罪羊,而硬件/軟件問題當時不暴漏就捂著蓋著。" n: |8 K+ D* K' Z1 V% L: \4 c7 E, Y
9 U5 A3 k; Z6 ]& @. e- Z8 U, ?
這些行業,做機械設計的,四十歲時出路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