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277|回復: 5

2014年技術先鋒”評選活動——中國無一企業上榜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9-4 20:50:12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又稱達沃斯論壇 )公布了其“2014年技術先鋒”評選活動(Technology Pioneers 2014)的獲獎者名單,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6家技術初創企業當選。這些公司被認為“在探索新技術方面成就斐然,有能力推動商業和社會的新變革”,它們將在本月即將開幕的世界經濟論壇2013年新領軍者年會(大連夏季達沃斯)上接受頒獎表彰。
但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在36家即將啟程前往中國大連市領取獎項的初創企業中,有一多半來自美國,與此相對,沒有一家來自中國大陸。每年在中國舉辦的夏季達沃斯,如今已被認為是“亞洲最重要的全球性商業聚會”之一。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是該年會在中國舉辦六年以來,頭一回將創新設定為論壇的主題。在中國舉辦一個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商業峰會上討論創新,但所評選出的技術先鋒卻沒東道主的身影,這多少有些尷尬。

如果翻看“技術先鋒”評選活動過去十年的榜單,在總共超過550家的獲獎公司中,來自中國大陸企業也并不多(包括手機安全廠商網秦,能源技術公司安徽力高和網絡助學平臺齊放網)。
數字上的反差未免和中國時下熱鬧的創業氛圍不太達調。目前,僅在北京的中關村,就已有聚集了超過2萬家科技企業。根據中國投資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最新募集的70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共籌集到62.02億美元,全國所披露的私募股權投資交易的總金額達到80.73億美元,這些資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涌向了互聯網、電信及增值業務、生物技術以及醫療健康等新興領域。
與此同時,鼓勵創新也已作為國家發展戰略被寫入了中國政府的十二五規劃;如今,中國的國家知識產權局被稱為“全世界最忙碌的專利辦公室”;在過去的數年間,中國已涌現出不少在國際資本市場取得成功的信息、科技和生物技術企業……
在這么紅火的創業環境中挑不出一個創新領域的排頭兵,令人沮喪,但也不費解。

翻看“技術先鋒”的評選標準,不難找到中國企業缺席的原因。該獎項評選的首條要求便明確規定:符合標準的公司必須擁有名副其實的創新業務。于此相對,對已被廣為接受的技術方案進行更新或者重新包裝,不屬于評委會認為的創新范疇。同時,當選企業還必須擁有顯著的科研投入。如果僅憑對這一條標準的較真,也許會有不少中國企業被擋在評獎的門外。這也反映出討論中國科技企業創新時一個也總繞不開的話題。
近年來,以美國硅谷為代表的“美國式創新”和被中國創業者們普遍采用的“中國式創新”在總被放在一起討論。以美國喬布斯、谷歌、Facebook為代表的美國式創新可概括為,在充分考慮用戶利益和體驗的前提下,對市場已有的壟斷商業模式進行顛覆和甚至破壞,依靠這種顛覆式的創新,推動整個商業文明的發展。
與這種美式創新相對,突破性思維在中國商業社會并不流行。更多中國公司所做的,多是對西方已經成熟的技術或模式加以改造,并在本土化和用戶體驗提升方面做更多努力的“中國式創新”。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和新浪等在中國用戶數量已超過5億量級的科技公司,幾乎都具有這個共同的特點。而Tumblr,Evernote, Instagram,Flipboard這些近年來興起的應用在西方流行后,也很快就出現了“中國克隆版”或者“中國混搭版”。

在更多人看來,中國公司的這種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創新,只是抄襲。也正因如此,中國這個曾為世界帶來四大發明的古國如今總也甩不掉的山寨者的帽子。盡管這里擁有世界上最務實勤奮的創業者和投資人,但在世界眼中,中國創新仍是廉價科技的代名詞。中國科技企業所令人聯想到的,也仍是冰冷的叢林法則和缺少才情的商人。
盡管面對爭議與質疑。但“中國式創新”似乎并不會快速消亡,相反,中國長期以來形成商業環境與文化,還會令“中國式創新”長期存在下去。首先,追求實用穩健仍是當下中國商業社會的主流觀念。對于多數中國企業來說,力求生存仍然是發展的第一要務,這種心態在中國企業家和主流投資人中形成了共識。這將導致實用穩健,低風險但能快速轉化為盈利的創業項目能更快的得到資本和資源。
其次,身處一個知識產權體系保護落后,惡性競爭橫行,山寨替代品唾手可得的環境,中國企業還面臨著用戶付費習慣需從零培養的尷尬局面。面對已經對免費和性價比變得斤斤計較的用戶,依靠顛覆的創新概念去提升用戶人數和市場占有率變成了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

點評:
有中國式創新就不錯了,有的連這個都沒有,就直接抄,連缺點都抄進去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3-9-4 21:33: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treasure 于 2013-9-4 21:58 編輯

不管上面的文字是否出于大俠之手,我認為非常有道理。但是很多問題也只是宏觀上點到為止,很多根源性問題有待細究。我作為一個創新方面比價積極的技術人員其實我有更多的一些觀點和苦衷。
首先:老板考慮的是我的創意能不能為公司創造效益。老板要我回答我無法給出一個盈利模型,也不敢指望五到十年后企業盈利了再給我獎勵。設計人員深遠考慮的和創造的環境有限。
其次:即使老板投資花費百萬歷時一兩年讓我開發出來,結果別人打眼一看或買個樣機一個月就復制了,不到半年比發明的公司銷量更好。而開發的公司成本可能還沒有收回。對客戶來說誰便宜,誰做工好就買誰的。老板投入有顧忌。
第三:細看中國的專利法,統統都是利于保護企業的法規。職務發明你可以是發明人但是你難以成為所有權人,沒有法律保護你獲知識產權創新的利益。但是在國外是可以自己擁有所有權的,所在公司有使用權。另外中國專利法規定即使離職兩年內與原工作內容相關的創新也屬于職務發明,歸原公司所有。我們能做的聰明點做法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懶得去搞;傻一點的就是冒風險流血汗搞出來一個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的怪物。
自己獨自搞非職務發明?我得先成為自由職業者再說?。。∫窍胍贿吂ぷ饕贿吀惴锹殑瞻l明? forget it! 另外搞出來誰要?買給誰?人家買下來能賺錢么,誰來保護我,誰來保護投資者?
其實這些也不是微觀上的事情,而是頂層設計缺陷落實到實際創新中消化不良。國家領導人再怎么喊口號,不來點干貨,不修改專利法誰愿意創新???

點評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大多數人都這么想的  發表于 2013-9-5 08:51
3#
發表于 2013-9-4 22:11:51 | 只看該作者
網秦這個公司還沒有關門么?

這個軟件極其可惡,強制扣費,比木馬還可惡

這種東西居然還能獲獎
4#
發表于 2013-9-4 22:17:03 | 只看該作者
現在再看到這些,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
5#
發表于 2013-9-5 08:12:53 | 只看該作者
treasure 發表于 2013-9-4 21:33
不管上面的文字是否出于大俠之手,我認為非常有道理。但是很多問題也只是宏觀上點到為止,很多根源性問題有 ...

你說的對呀!不過樓主對法律比較熟,讓他看看有什么破法!
6#
發表于 2013-9-5 10:03:1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現象應該比較正常的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23:45 , Processed in 0.0721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