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彎成型輥孔型設計步驟是: (1) 確定坯料寬度。 (2) 確定型鋼對水平輥中心線的位置。 (3) 選擇型鋼成型基本中心線(簡稱基軸)及基準線段。 (4) 確定型鋼過渡斷面數量和形狀(俗稱花形圖Section Flower)。 (5) 畫斷面配輥圖和單個軋輥及輥片圖。 (6) 導衛及輔助工具設計繪圖。 (7) 必要的校核。
在生產實踐中,前三條基本就省了,因為公司都是在已有型號的基礎上改造的,只是改變輥型和機架間距而已,輥型一般由彎曲角、成型道次,機架間距,如何確定這三個參數就成為關鍵。
來這家冷彎成型制造企業已經1個多月了,接觸了兩種機型,覺得冷彎成型機從結構上看,沒什么,難度就在輥型。這家企業是新駐進工業園的,產品主要出口,賣給俄羅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公司特喜歡招俄語翻譯,也不知道老毛子為什么這東西還得進口。老毛子不是挺強的嗎。
底圖,資料什么的,有點,但對于設計來說沒什么用,因為冷彎成型的資料沒有,如何確定彎曲角的資料沒有,如何確定成型道次的資料沒有,如果確定機架間距的資料沒有。有些圖紙與車間實物不符,主要是以前的設計人員自認為牛,圖畫好了也不到車間看看。到了車間,車間覺得不行,就直接改了,也不通知設計人員。真TMD奇怪,老板竟然允許這種人存在。
看了些冷彎成型的資料,覺得理論性太強,雖說有經驗公式,但可操作性不強,比如成型道次由彎曲角決定,有個公式,那彎曲角又由誰決定,這個沒說,只是有些經驗之談,還有機架間距等等。如果有份現成的輥型設計書,那就好辦了,起碼有個思路,現在只瞎摸。
現在理解了為什么很多人到網上去求助,因為現實是同事真含糊,什么都告訴我了,我什么都會了,他就有危機感了。所以也不想討人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