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iviling1204 于 2013-8-13 12:57 編輯
EHS,即環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和safety安全的縮寫。直接百度EHS,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歐美企業一直很重視的管理體系。但在看到機械員工受傷后的大家的回復,截至發稿前,除了Z俠說過帶安全眼鏡以外,大家的說法都是注意點。什么叫注意點?如何定義?如何操作?如何落實?
事關健康甚至生死,不可不察也,不能再以“注意點”一筆帶過。應鷹大曾經的要求,這里順便分享一些個人的見聞。
玩機械,尤其是一線操作工,受傷時難免的。結合我家庭幾個吃機械飯的情況,套用唐朝的《捕蛇者說》,“吾父傷于是,吾母傷于是,吾姑殘于是”……如何把工傷率降低,如何把受傷程度減小,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為了貼合前文,這里先從安全說起。員工安全方面的管理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工作,我列幾個事例說明。
1. 首先是培訓。在新員工入職第一天,各項培訓當中有一條重頭戲就是EHS經理的培訓。她(我們這里幾任都是女的,不知為毛)會告訴你一些基本的常識,比如進實驗室必須戴PPE(personal protection equipment自我保護設備)。一般情況下就是安全眼鏡和大頭鞋,復雜點的環境有安全帽,特殊環境有專門培訓和專業服裝與設備。
2. 重點是防備。在公司的規定里,每個員工都有向EHS主管部門反映EHS方面的隱患,或者提出EHS方面的建議。每年提交隱患或者建議總數,作為員工表現記錄在案,年底可以憑這個和老板談加薪與獎金的問題。提的要求當然啥都能提了,我就提過班車儲藏倉的門不準往路的一側打開,防止刮到同事眼睛;公司門口是公路,建議加裝減速坡,可以提,雖然慢,但還是批了辦了;公司兩個廠區隔著公路,來往要過馬路,需要動用數百萬建一個過街天橋,公司咬咬牙,也辦了……其實很多時候真的不一定要像大公司那樣砸錢,就說沖床操作工。我曾聽一個教授說,做十年沖床操作工的,十個手指頭全在的幾乎沒幾個,無論如何讓員工注意,員工也不愿意受傷,但總會誤操作的。事實上我看了公司培訓材料,直到國外除了有高科技防誤操作的方法外,也可以通過一個皮帶系住一個手套,要求員工把鈑金塞進去的時候,手必須在手套里,而皮帶的長度則限制了人的誤動作。除非員工作死,圖方便,不戴。這事真的不是沒辦法,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3. 關鍵是執行。我聽說波音公司,如果被人發現進實驗室不戴安全眼鏡。上午被發現,下午就被開了。同樣,在其他公司,這方面的規定也是很嚴格的。如果發現一次未戴PPE,口頭警告;兩次未戴,書面警告,當年獎金就沒了;三次,88,記錄在案,永不錄用。一般說來中國人喜歡玩連坐,這事情上米國人也一樣。如果倆人一起干活,一個沒戴PPE,被發現。沒戴的肯定被罰,另一個沒提醒他,也罰……在舉個禁煙的例子,前些日子,社區有人問,領導或客戶來了禁煙區還抽煙怎么辦?這還用問?直接轟出去!我見過有人打電話舉報有人下班后在廁所抽煙被保安拎出來的,也見過保安看到兩個客戶在園區里抽煙直接轟人的。安全的問題,就需要來直接的。如果你不轟,就不怕人家釣魚執法嗎?自己面子過不去,可以讓保安上,等保安干成事兒,當面呵斥保安照顧各方顏面,背后安撫的事情不會干么?
4. 洗腦是堅持。在這方面的規定,會四處張貼,工牌上,墻上,信息欄甚至廁所小便池的對面以及抽水馬桶前的門上。不定期還會有人出來抓人提問,今年的EHS目標是什么。回答時哪怕對著工牌上的念,都沒問題;沒帶工牌也沒記住,自己獎金就當心了;部門沒搞好,被公司查到,全部門所有人一定比例獎金就沒了;公司宣傳沒到位,出了問題上面抽查被抓到,大老板績效就懸了,全公司所有人一定比例獎金就沒了。另外每年都會有課程安排下來,了解各種設備的風險,化學品的管理,應急的處置,這些課程不通過,會很麻煩。除了課本知識,不定時搞個實際演練。比如說火災、地震演練,而不是天朝很多單位那樣,哪里燒死很多人了再演練。經過多年洗腦,我現在想起去實驗室,腦子里面的第一反應是,我的安全鞋和安全眼鏡在哪里?曾經有人讓我幫忙搬一個20kg的箱子(米國那邊規定18kg以上不準一個人干,除非用叉車),四下無人,我們搬進實驗室再溜出來只要不到10秒鐘。但我們還是得自覺遵守規定,拿眼鏡,換鞋子,戴手套,總流程耗時10分鐘。
其實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也是一個公司是否具備取得巨大成功的必要條件。海爾的崛起時的一條規定居然是“不準再車間大小便”。據說海爾現在還有很多看似很變態的規定,華為就更不要提了。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工程師就怕“無所謂”和“差不多”,既然總是要避免“無所謂”和“差不多”的,不妨就從這些小方面開始吧,何況這些關乎安全與生命。
順帶說說環境和健康,員工也可以提。比如養個花種個草什么的,比如監測室內PM2.5什么的,花不了幾個錢,公司都會干;比如覺得自己前陣子加班,累著了,關節疼了,建議組織排球、籃球或者足球賽啥的也行,哥們我就是最近不舒服了,大夫建議游泳,這周我就發帖忽悠人去,公司出錢,居然有幾個妞報名想跟著來學,哈哈
在這方面的投入,成熟的公司都該有的。我父母年輕時,國有工廠是有的,我家里有大把的平光鏡和安全鞋。現在不知道為啥員工受傷都想不起這個了。難道是老板摳的?那些吝嗇的小老板啊,中國的法律已經寫的很清楚,責任工傷你賠不起。以前員工權利意識差,法律意識淡薄,出了事以為自己不小心。等員工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就等著吧。何況做好員工的保護工作,員工總能感覺得到。照顧不周,人員流動大,不也是錢往外嘩嘩地流,而技術始終難以積累么?
對于員工,有時候中國式疏忽,或者中國式不在乎真的很可怕。記得那年甲流,有人提議為了大伙健康考慮,對進入公司的所有人員,環衛工到各級國家干部,都進行體溫測試。初步超高的,隔離復查,確認安全再進公司。但保安是中國人,開始還挺認真,后來測溫儀壞了,能聽見滴的一聲,不顯示數字,保安也不理會,照樣放人過;再后來連滴的一聲也省了……其實很多事故,都是這么一些細節的疏忽開始的。老板沒提供條件,他是害你;老板提供條件,你不遵守……
貌似寫了很多了,總的意思是,安全的問題不是光喊口號說注意。而是落實到具體措施。我們的培訓材料上會規定風險的評估方法,防范的措施。安全性從貼標警告,操作員保護到危險源物理保護逐級提升。
希望以后不再聽說工友受傷的消息。如果大家有興趣,以后有空說說培訓和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