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社區關于應不應該耳聾的帖子,五味雜陳,心里堵,寫下下文,待大伙批評指正。% b7 N; n/ M- I: F. L% X0 T
' l& `& M2 A4 W4 C' L- z* W2 j" C畢業那年,我在興趣與現實之間選擇了折中,去了外企。在和導師一起喝酒的時候,談到薪水的時候,導師微笑著說“你收入比我都高”。那天喝了很多酒,但這一句我記得最清楚,至今在我耳邊回蕩。聽他的博士生說,曾有公司出年薪50萬請他幫忙,那些年頭他執著于帶領學生拿亞太冠軍的夢想,執著于“培養人才”,不為所動。憑他的技術水平和項目管理能力,下海一年玩個百吧來萬應該算是比較正常的事情,但當他滿頭白發時,因為曾經常年把自己的精力耗在自己的責任和理想上,收入卻不如自己是學生……當年和自己一起玩了幾年,靠他打出的名聲忽悠的另一位教授早已經靠粗制濫造開起了奧迪A6L。
3 b" h0 L. W. t5 u9 j
/ v# k$ n& _9 V7 C1 O, U* @; ?# c這難道不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6 |+ n" z- v: }/ _! R
7 b: j7 y1 h- w( w和一些從米國回來的同事聊天,知道那邊的失業救濟金每個月大概900多刀,應屆碩士的年薪大概4萬多刀,應屆博士的年薪大概是7萬多刀。有經驗的,就更不用說了。對于998批評的嫌錢少,客觀的說有時真的錢少。君不見米國學生做個項目,動輒1 million USD;天朝這邊經常是高達3W RMB。這華麗麗的差距,要做出相同的創新和作品,恐怕有點難。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還拿不到彼岸失業救濟金的估計就得有一片。社區里對年輕一代關于“浮躁”的批評,是客觀存在的。但要知道,中國的特殊國情已經造成了3000萬人注定會光棍,就一個房價,有幾個人能夠淡定?當然“浮躁”的原因很多,就不在這里裝懂和贅述了。
; A7 K1 Q, E) i/ K: }' j1 V) Y1 m8 }4 B8 ?3 K
關于工程師的地位,可以在鍵盤上大GCS,輸出的結果有“工程師”“攻城獅”“剛出生”“高材生”“更出色”,當然也有“狗吃屎”。本科畢業前那年,父親可能是希望我回去。暑期讓我去他們公司幫忙復合一份設計書,免得被人家訛。雖然那時候任何大件的設計經驗都沒有,行規常識更是空白,但拿著他們的設計書,挨個核算合適能干的。滿頭大汗憋了一上午,發現設計當中即便各種安全系數已經給足的情況下,依然給了多一倍的冗余。就去見老板,恰好遇到一個初高中同學。他跟隨他在工商所當差的父親來檢查工作。這小伙兒初中考高中,我可以考145以上的試卷,他只能考40分。但他爹還是用江大BOSS一年的年薪把他送進了我的高中。智商不行到哪里也學不好啊,他爹又只好花胡大BOSS數年的年薪把他買進了一個政法類院校。同樣畢業時,走進老板的辦公室,彼此認識,但老板的秘書明明看到3個人在現場,只倒了2杯茶。! W3 M1 T2 H, r2 }, [1 T2 q. H
; c$ i$ P; \9 G( N0 I( i% S* @ D
也許我過于敏感,但畢竟我是受人之托過去幫忙的,這種對比,確實很尷尬……雖然據說那天公司來了個南京的女老板可能會為女兒物色對象,也聽說老爸的一朋友愿意倒貼10w嫁閨女。但在我看來,北上4年后,原來那個地方已經不屬于我的未來了,我選擇之身來到北京。選擇搞技術做工程,社會地位也許從這里可以看出來了。
; a1 t* M+ o" l2 x3 V
5 i2 p: N, j m9 a* i \3 t1 Q之前聽998說印度工程環境,雖然不是很了解998的意思。但我們這邊曾經來過一些印度工程師。當印度人聽我們的工程師在那里抱怨的時候。她說“你們都已經攻城獅了,怎么還那么多抱怨”,結合她的語調和中印兩國國情,這句話翻譯成北京話應該是“你們丫都公誤猿了怎么還TM不滿足?”再看看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狗吃屎”在三哥哪里的社會地位應該是很高的吧?, u8 S" d* k P, z& ^# P9 k/ @
0 g2 g. ]2 i9 Q. G7 G
入職米國企業新員工培訓,老板曾經拿出一份米國人自己出的報告。報告對米國每年出產的Engineer數量只有中國和印度的幾分之一,米國人十分擔心未來在工程技術領域被中國或者印度超越。這是一份體現米國人強烈危機意識的報告,盡管米國人經常拿這種那種所謂的威脅用來自勵自強,但人家確實就是擔心自己技術被人超越。按理說米國金融那么發達,來錢那么快,為毛他們不擔心中國出更多玩金融的玩死他們?錢是身外之物,但科學技術水平,工程技術能力卻是骨骼和肌肉。胳膊粗拳頭大,量你怎么有錢,哥們我隨便糾集幾個地痞,隔三差五騷擾你,實在想開葷就親自敲詐一下,聯想最近的周邊環境,難道不是么?攻城獅是把科學理論變成現實產品的載體,有什么樣的攻城獅,就能玩出什么樣逆天的家伙。當年錢學森回國受到多少障礙,因為他在哪里都值五個師。但對有些工程師,我們玩機器人比賽的時候,有一年變相開除了一個技術很牛的電氣學生,這小子個人能力逆天,可以玩出全國冠軍來,自信心爆棚。但為人確實非常一般,先是認為機械隊友技術一半配不上他的能力,再是覺得自己才華出眾沒被重用,整天隊里對外的說著各種負面言論。后來我們以畢業課題為由把他請出隊去,隊里的士氣反而為之一振,拿下當年的亞軍。個人能力打天下,是項羽;靠玩團隊打天下,是劉邦。這一點,工程師需要懂得。; f& h7 e& [' j: ?8 ]# Z( J
8 d% Z) h) n# ^# o( j- a
至于鐵窗內喚醒別人之類的,懂的可以出來說明白,要知道不光你自己醒著,很多人只是裝睡。能說明白,大家認可你是先驅,是導師;說不明白,或者沒說到點上,大家都不傻,裝睡的人就只能當看熱鬧了。
! G1 S% z' k* E3 c! B. Q! V/ }( ^1 J4 `: L* o9 k0 w8 u# s
曾經看書說,米國人認為中國的教育適合出工程師,米國的教育適合出領袖式人物。去米企以后,看這種觀點大致站得住腳。工程師要受到很多培訓,包括打報告,包括演講口才,包括說服力。這些拿到我們這里,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認為是在混,是在搞人際關系。但這確實是工程師需要具備的必要素質,要不到哪里都不好混。米國企業也一樣,你得告訴別人你要做什么,為什么做,有什么好處。曾經和一個在米國的法國人談一個可能合作的項目,這小伙兒花了兩個星期,謝了篇數十頁的商業計劃書過來,各種數據圖表看的我都感動,尼瑪不好好憋著看那些英文都覺得對不住人家,沒這功夫,有憑什么看不起人家那些搞關系,搞文字之類的?放到我們自己有些想法,有能力,或者愿意那么高嗎?工程師說不清楚,當然只能聽那些不懂的外行折騰,折騰出這樣那樣的奇葩項目,意味怪那些不懂的,那我等略知一二的人都是局外人?+ m7 d9 ?7 n( A' R& R2 g8 w9 z
3 a( L" I* V* |; H
最后說點虛的,拿來兩個人的對聯。前一個是任大炮推崇的“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 囊有錢,倉有米,腹有 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壽年無須服藥,但愿 身無病,心無憂,門無 債主,可為地上神仙 橫批:天天快樂”,后一個是一個學者推崇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前者作者是李中堂,后者作者是左宗棠。
2 b8 s* J; ?) T$ n- b4 c
`6 h$ F5 p0 _人各有志,想耳聾或者不耳聾,都有自己的出發點,我沒有站在各方位置上,無法徹底領會各方的心血和苦衷,所以無法支持或者反對。' J9 b5 c, Z# T* i
( G. P4 d$ P5 m- \2 W
但拿出積極的心態來分享,而不是等著出事看熱鬧;多一點積極的,少一些負面的,總是好的。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