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essi101 于 2013-7-30 09:31 編輯 & b/ X% A2 e y' e' `. P
1 s+ m( ]9 l: V/ c
豆瓣水湄物語的日記,一針見血指出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毛病。
! @; e8 M8 x/ ^9 n, @+ \, t4 b
0 d% H, }. c# |1 z看這篇文章好久了,我電腦里有18G的行業照片,工作間隙也會看。但效果很差,往往看過就看過了,沒有吸收成自己的,時間長了,又忘了,很少把別人的設計精華學習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
6 V! ^6 v0 }7 h% }9 Y/ c
' @/ }$ Z9 a& I. X7 ]: ]看了水湄物語的日記,學到了她的那句“不動筆記錄的話,絕對不看資料書”。于是,最近開始用ACDSEE3.0,一張張看,如果哪一張照片有用,就選中感興趣的細節復制,復制那個細節(注意,不是復制整張照片,是復制照片的一小部分),粘貼到一個專門的總結的word文檔中,再反復研究這些細節,模仿,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
% d+ K% w( u- Z, ^
" B# `9 y& L5 |. e: ^8 s4 p3 m6 _: _這篇文章,是受了論壇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359的啟發。6 P- }; K6 q5 Y3 `8 e1 M
9 i! L5 G; U C0 j! j% L3 Q k( |貼上水湄物語的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l4 ^4 }# A. `* H, ghttp://www.douban.com/note/218528710/. c" y) Y [# Z g5 A# t( F
B# v, W0 m# K* x' o我想大部分的你們都知道這樣的故事。旱鴨子想學游泳,哦,游泳需要游泳衣,游泳還需要游泳帽,游泳還需要潛水鏡。然后搜索了各種培訓班,還在視頻網站上看了各種教學視頻,欣賞了奧運冠軍的優美泳姿- - - - -- 一個夏天過去了,旱鴨子仍然還是旱鴨子。 # U8 `" q4 J0 }! ?
這就是工具綜合癥和資料收集狂的典型故事,我想這樣的事情,在我,在你,或者在大多數人身上都發生過。 3 R: T+ n& L' K& v+ C
例如,我在記事本圓夢小組里提到記事本的各種好處。 結果常常出現的回帖是 “要買什么樣的本子???” “A4的是不是太大了???” “活頁的會不會比較容易丟失?。俊?“你是用紙質記事本還是電子記事本啊”。
0 c& x) E3 i7 [9 W! E提到番茄工作法也是一樣。繼續各種問題“網上的番茄計時器哪個比較好???” “只有鬧鈴的計時器會不會比較吵啊?”各種問題,我各種無奈啊。 p# E% T# a& [% m6 q( ?: O
' ]% H% {5 p. p; a要我說,你們得的就是工具綜合癥。 工具綜合癥,總是把工具當成結果來想象。就像我以前特別喜歡收集文具,筆啊本子啊,后來我才發現自己心理上的這個邏輯,那就是- - - 當我買文具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已經寫滿了字,然后充滿了“我真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的心理暗示,好開心。 而實際上呢,絕大多數本子,買來時是空白的,幾年之后還是空白的。
* ~6 s% b) I7 Y7 a, B工具綜合癥的心理跟我都差不多,基本邏輯就是 - - - 我都使用了最好的工具了,結果不是唾手可得的麼。! ?9 k; K% B/ @/ O) ~
結果糾纏在買什么樣的記事本上糾纏了1個月,挑選喜歡的筆又用了1個月,琢磨用什么表格好再用了1個月,3個月過后,還會繼續堅持用記事本嗎?
8 ~# d& k: A: @7 v% F) |! ~9 ~2 G6 }* c9 `8 \, Y2 U
資料收集狂就更普遍了,尤其是在這個信息過剩的年代,收集資料變成了點擊下鼠標就能輕易完成的事,一般人硬盤里幾個G的書籍,幾百個G的電影,都是很尋常的事??墒? - - - 看完的有多少?!
4 X; i* R& c) m( u2 \( i) ?% g# ]- i: u+ Y同樣以記事本為例,收集狂癥狀輕一點的呢,至少看完了好幾本相關的書籍,只是還在繼續找書看,潛在邏輯是:多看幾本,自然會幫助我更好使用記事本。 癥狀重一點的,則完全在收集書籍和資料上,看過的內容,只怕不超過百分之一。% d g6 Z2 V4 A/ Z" W ~4 \
資料收集狂是另外一種重視工具而不重視結果的偏執狂,邏輯也是同樣的 - - - 我都收集了這么多資料了,好的結果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 z# z% W0 e1 s: O, s2 g0 O9 J9 z6 W
我不太清楚這種邏輯背后的心理學依據是什么,我只知道,這是太普遍的狀況。我以前有,現在有,未來也會有。但是我已經慢慢在改善。例如,不動筆記錄的話,絕對不看資料書(閑書例外),有知識含量的網頁,耐心看完,在evernote上做完筆記再點擊下一頁。有用的書,每本挑選1-2個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照著做一段時間,再看下一本書。- - - 等等等等。6 K, t g3 k) e* E
% L6 L) L2 X* e) R" Z1 _$ r
我以前有個師兄去面試投行,人家問他,你覺得最能體現你領導才能的事是怎樣的。 他巴拉巴拉說了一個組織大型活動但是失敗了的故事。 然后說“雖然這個活動最后沒有成功,但是我從這個過程當中還是學到了很多很多”- - - 結果人家投行的人跟他說 “你這個故事很精彩,但是我提醒你一點,我們公司,是result- orientate (結果導向性),也就是說,我們非常重視事件的結果,如果這件事沒有結果,那么所有的過程再精彩也是沒有用的”。
2 l; B% ?& A4 K2 O# z4 L1 L我當然并不是非常同意這種說法,最好的經驗和方法應該來自于不斷地試錯。但師兄說的這個故事也讓我印象深刻,并且對我產生而來很大的影響。
- F" G$ q3 m5 E$ i, y- H2 b在很多工作中,尤其是到了職場上,有時候“結果就是一切”。你拜訪了1萬個客戶,最后只有1個成交,上司只會看到成交的那1個。你寫了28個策劃案,上司也只會表揚最后提案成功的那1個(甚至可能不是你寫的), 在這種環境中,工具綜合癥患者和資料收集狂患者將無法生存。 & W+ p3 I- ~+ x! l
/ ]4 P% |7 k4 p2 i8 J ]+ h4 E
你當然可以繼續問,記事本要買什么樣子的,有格子的還是空白的?計時器要買番茄形狀的還是小豬形狀的? 你也可以,就是隨手抓過手邊的一張廢紙,寫下你明天要做的工作。 " X |7 z; e2 d3 H5 G6 P
你當然可以,問問那個番茄計時器是最好的,然后下載,覺得不好用,然后再換一個。 你也可以,用簡單的手機倒計時,開始你集中精力的第一個番茄。$ K# K% |6 Q2 a0 v+ ]/ B7 x
你當然可以,抱怨上司眼力這么差,只看到王小毛今天賣掉了3臺蘋果電腦,王小毛只不過是運氣好,只接待了5個客戶就成交了3臺,而你接待了30個客戶,說得口水都干了。你也可以,每天總結哪些客戶容易成交,然后更加努力,讓銷售業績看得王小毛想吃屎!8 g Z7 l- Y! V( w2 |- O s# q
) s0 ?% M V2 o: [你當然可以,繼續在這片文章下面點“贊”,寫“mark”,然后說,嗯,手機黨沒時間,先mark以后再看(我打賭99%的人就不會再看),然后把改變拖延到明天。
# \; m3 A( K& L) C3 s你當然可以這樣。
( Q: S2 i; i; t# B& ]! m$ N但是,你也可以選擇從現在開始,用一個月養成一個好習慣的原則,擺脫工具綜合癥和資料收集狂的陰影。 6 E% F: y3 u d& r
( E# Q3 V8 S$ }/ M2 q$ Z, f4 s) i9 o+ |8 x) l: |) w
' l0 }* ^" b ^8 B* t
" z' c7 ]* m( G- q* _: u" x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機械心得、領悟|主題: 122, 訂閱: 91
- · 基礎|主題: 799, 訂閱: 89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