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鵬.G 發(fā)表于 2013-5-1 18:03 ![]()
; d3 ^* E$ X6 o; |上偏差是根據(jù)側隙、嚙合齒對來確定的。參考DIN3967、ISO10064.2,還有張民安主編的《圓柱齒輪精度》 6 Y S% I* W6 t, p' \, t( b
多謝海鵬。
4 H, V. G! q& _4 q, R- pGBZ18620.2-2008等同ISO10064-2:1996,從GB18602.2的前言看,GB基本上全部照搬了ISO。8 ~* w0 C A8 z8 c0 w6 p) c0 {( g
在GBZ18620.2-2008的附錄A里提到“齒厚公差”,不過即沒有給出推薦值,也沒有推導公式。僅給出最小側隙推薦值,這個不夠推出齒厚極限偏差。
; L3 n |- ]# c0 ~+ D- ]" T( }張民安主編的《圓柱齒輪精度》也看了,它是對新國標的應用進行講解,還有新舊國際對照,但也無助解決問題。請參看第242頁,136條。這本書的附錄2引用了GB/T2363-1990《小模數(shù)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直接給出公法線平均長度極限偏差,跨棒距極限偏差的查表數(shù)據(jù),不過僅適用于模數(shù)0.1-1的。6 i- C% {1 n/ w' }4 `9 q. s" H; a4 f6 S
DIN3967沒有看,等我找找。
, W7 g4 I4 ~9 D這兩天一直折騰這個,頭大了……
) |4 C+ `( I! p/ x/ 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