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2427|回復: 36

對“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的解析之二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3-3-5 17:29:3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3-6 07:17 編輯

對“機械設計難題,國內至今無解”的解析之一: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3422

各種瑣事太多,上個帖子在2.26更新后一直沒有時間再去繼續。剛才點開,一點新東西準備發在第3樓,不料帖子已經不能編輯,只好重新開貼貼出了。

上個帖子說到:這里清楚地說明了一個問題,三根輸入軸形式軋機采用了偏心套方式來徑向調節軋輪,而一根輸入軸形式軋機并沒有這套調節方法,因此必然不會有徑向調節軋輪這個功能。
可是,李老貼的參考圖是一根輸入軸形式的軋機,明確了“一只軋輥主動旋轉,另兩只被動。”
但卻有“設計要求:三只軋輥能夠在其直徑方向同時聯動,位移量0~2mm”。
這應該是世界上尚且沒有過的機型,豈止是“國內至今無解”!
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不想崇洋媚外,不過真有這樣的好事,洋鬼子發展三輥機30多年,難道就沒有一個人動過這樣的腦筋?
機械原理說起來好像很簡單。借用三根軸輸入形式,采用偏心同步調節徑向位置輕車熟駕,不過就是動力輸入傘齒輪相應向外或向內移動一個距離。如果要求徑向尺寸大2毫米,那就是每個軋輥向外移動1毫米,而傘齒輪向外移動1.67毫米就是了。移動方法,論壇內幾個社友都提出用平面凸輪跟隨偏心套轉動轉化為軸向位移的方法,看來不應該是很困難的事情。
確實,機械設計本來就是線條移移位置,修修改改的事情,紙上總是畫得出來的,三維造型也可以,做個漂漂亮亮的動畫更好看。
只是想一想要求軋制0.6毫米線材所需要的調整精度,就應該知道難度了。
簡而言之,這種軋細小線材的一根輸入軸的,可調徑向尺寸的三輥機,制造出來后,其制造成本和維護成本將會遠遠大于因效率提高和損耗降低所帶來的好處。
一兩酒社友說到“兩輥高速線材軋機已經完全工業滿足要求,而且產量更大,所以基本沒有人用3輥軋機在線材上”。這才是國外不發展李老所設想機型的真正原因,和很多社友所說的體制問題沒有半點相干。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everfree + 1 熱心助人,專業精湛!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于 2013-3-5 17:30: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3-6 07:18 編輯

已經在兩個帖子里說過,李老所要求的結構,我認為設計沒有難度。話說出去,就好象背上了債,一直不得安穩。
今天起個大早,先用CAD。
在紙上畫個圖紙,不過是修修改改,總是畫得出的。
先做了點簡單分析:
1、偏心套偏心和調節范圍確定。


如圖,用偏心套,轉動時其偏心距離為正弦曲線。可以看得出,在60度到120度時近似為線性。因此,應該把偏心的調節放在這個區間。這個區間內的最大最小偏心距與兩個圓心距相等。若把偏心套偏心距設定為1,則偏心套轉動1度,偏心為0.01667毫米。
2、徑向變化時,傘齒輪軸向移動距離。
3#
 樓主| 發表于 2013-3-5 17:30: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3-3-6 11:27 編輯

CAD圖。
正如一兩酒大俠所說:想在三輥軋機上實現“對稱壓下”,最大難點就是空間不夠,其實這也是三輥軋機制造的兩大難點之一:空間不夠,精度要求高,所以難以設計制造。畫出的圖印證了這個論點。
圖上結構應該沒有根本性問題,畫圖時考慮了制作工藝,當然可以做出來,也應該可以滿足李老的要求。
確實制作精度要求很高,裝配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不少,制作費用會很高。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認為它沒有實用價值。
李老真要做,還是用三根輸入軸的方式好一些。國內第一條生產線1985年引進,那個時候變頻器是天價,一條10個機架的設備要30個電動機加變頻器,一般廠家當然負擔不起。不過30年過去,現在的變頻器已經是白菜價,電氣控制也現成,30個電機,10個變頻器,真要計算,不會比貼出圖紙的制作成本高,再考慮以后的維護,沒有理由不采用。
所謂“無解'的問題,很多都只是受自身認識的局限而致。
李老浸淫這個課題多年,一定早就有過很多方案和設計,只是惜墨如金,我等無緣欣賞。
畫這張圖,當然是班門弄斧,非常希望李老能夠指教。
另外,讀圖可能要費點力氣。如果哪位社友肯仔細讀圖,發現問題,很高興和你討論。


2013030501.dwg (305.47 KB, 下載次數: 43)


評分

參與人數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揚天測量 + 1
孤酒 + 1 問題描述清楚,顯得很專業!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于 2013-3-5 17:41:35 | 只看該作者
害怕大蝦,這實際還是模型問題,

酒俠說的明確了,不贅述什么了,考克斯的‘三角模型’最終在10毫米以下沒有玩過摩根與達涅利的橢圓模型,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點,不需要其它人再去試驗,

但,特殊高鎳合金線還就是三角模型可以軋,這在當今世界也是定論,玩這個家伙,必須告訴人家,我在玩什么?不能讓人家猜測,

結論應該是:假如不是高鎳材料,沒必要用三輥,而必須用三輥的時候,一定是那個需要三輥的提出他的模型,沒有這個東西,而求助于他人,不可能有解,因為人家不知道他要軋什么?

這才是那個‘至今無解’的真正解,我想,我說明白了,

點評

工程師交流的語言是圖形。  發表于 2013-3-5 20:39
謝謝指教,明白了。李老要求一根輸入軸而有三根輸入軸的調節功能,我的帖子只是對這個問題發表意見。  發表于 2013-3-5 18:59
5#
發表于 2013-3-5 22:18:56 | 只看該作者
樓主頭像,,,這么像我實習工廠的師傅。。。。。{:soso_e141:}
6#
發表于 2013-3-6 09:34:34 | 只看該作者
老先生對技術的執著,真讓我佩服,如人人如此認真,我國技術不可能不上一個新臺階!
7#
發表于 2013-3-6 11:52:16 | 只看該作者
害怕老師的精神~~~值得我們年輕人好好反思啊.....

老人家 身體健康
8#
發表于 2013-3-6 19:17:58 | 只看該作者
佩服前輩對待機械一絲不茍的精神
9#
發表于 2013-3-7 12:57:24 | 只看該作者
2266998 發表于 2013-3-5 17:41
害怕大蝦,這實際還是模型問題,

酒俠說的明確了,不贅述什么了,考克斯的‘三角模型’最終在10毫米以下 ...

”考克斯的‘三角模型’最終在10毫米以下沒有玩過摩根與達涅利的橢圓模型,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點,不需要其它人再去試驗“
這個是軋制模型原因還是設備結構和成本的原因呢?
10#
發表于 2013-3-7 15:22:52 | 只看該作者
alas9 發表于 2013-3-7 12:57
”考克斯的‘三角模型’最終在10毫米以下沒有玩過摩根與達涅利的橢圓模型,歷史已經證明了這點,不需要其 ...

設計一種設備,是為了要實現某一個目的,即你要干什么?設計一個大炮,是為了把炮彈打出去,沒有目的這個前提,沒有后續,

對于難軋或難拔的材料,有時采用多輥軋制,但也有限制,即變形問題,沒有這個前提,沒法往下說,對一個特定材料,怎么實現其延伸,這是非常精密的一種計算,取得變形、性能、軋輥壽命、級聯關系的系統協調,沒有這個系統協調,根本無從下手,

最初提這個問題的是大設計院專門玩這個的,假如他不告訴你他要軋什么?其它人的忙叨都是無用功,

點評

哈哈,逍遙大蝦,其實我知道那是要玩什么?阿拉就玩鎳基材料的,以前我長輩也這樣,拿一個曲線叫阿拉解算,不告訴俺是什么,但俺心里特明白,那是一個高速的輥子或飛剪的刃部軌跡,算完就給他,他從來不懂我知道  發表于 2013-3-7 17:31
告訴你了,就沒有后續忙叨的事兒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發表于 2013-3-7 17:24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1 22:35 , Processed in 0.09858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