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reasure 于 2013-1-27 09:00 編輯 1 U( |' R1 {/ }, ?
w6 L8 J/ q! S& j" V 今天破例沒有在十一點按時睡覺把“路在何方2011”的文章看完了,寫的非常不錯。$ ]+ q) v+ B# R" t$ Y$ A
畢業三年,可能不再做技術了,說點心里話) `; m# p4 r! I6 h3 p/ S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9191
0 d4 u3 u) Y. U; U+ e: [9 f5 s" y 一路前行”寫的一篇帖子:
) v- h) N, i U/ x- X梳理一下七年機械職場經歷
/ ~- }0 b4 w& Q3 K9 p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35663 m8 q" ~) S! ?% k( c- A
其實我在工作到快第三年的時候也發生過一段時間的迷茫期,懷疑我們所堅持的是否正確,但是一些機緣巧合使我得以繼續走下去,我在帖子中也有提到。
5 ^6 L! H' Q- d! P1 t8 S [3 ^4 |8 L. A5 w) k/ T
挫折讓人明志,知識改變命運,堅持成就理想
" Y! T4 J7 ?5 S1 e( r1 N, K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4313
1 M7 M W3 e( ]* @: N6 u6 ? 看了很多關于職場變遷和思想碰撞,看誰都在理,但是表達的思想又大相徑庭很容易使人感到困惑。突然有種想把三種思想放在同一個平臺來供大家鑒賞的沖動。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方便集中大家共同的智慧為迷茫的朋友提供一個多方位思考的環境,關于大俠的帖子我想做一些解讀: 1、從事一個行業頭三年左右一般會有個疲勞期(我沒有專門看過什么資料,個人體驗和觀察)。這是一個由生存轉向求發展的階段,越是在乎自己所堅持的努力,越是懷疑是否值得,所以思想斗爭就越激烈,從而成為分水嶺。事實上另外換一個職業也許同樣進行下一個疲勞周期,我沒有試過,但是觀察到一些朋友如此。頻繁改變方向可能創造奇跡,但是大多數是浪費了很多培訓資源和工作經驗,年華易逝,一事無成,事事無成;結婚生子后分散的精力更多,對于多數人來講能好好把握的也就是前5年左右。 2、樓主對行業的很多看法、想法都在理,很多人,包括我也知道是這么回事。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大環境你是改變不了的。心態平和專注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好了。選擇職業要選自己愿意付出、善于發揮的,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外企40歲后能夠得到升遷和留下的鳳毛麟角,做銷售是吃年輕飯還是要有自己畢生的事業根基。4 z, A3 [9 v0 C% }" b4 \7 P
3、國企的確是有點毀人不倦,天大地大不是只有一個國企才能養得起高材生。要得到發展機遇和平臺,私企往往更加靈活。但是這幾年是“國進民退,不得不退”,希望別再回到計劃經濟時代。關于待遇方面的確是很讓人敏感和無力,但是這個階段難以回避的。做技術頭幾年辛苦,一輩子也難有大富大貴,但是積累到一定程度成為項目經理人小康之家還是比較安定的。另外除了追求收入,我們的理想在某一天會不會突然覺得重要?) b" V: S" T6 u# U5 R$ Z/ J4 P
我奉勸有志于做技術內心又容易受傷的朋友們:5年的同學會不要去參加,這會讓人產生自卑的錯覺;10年的同學會不要去參加,這會讓你過于平庸;20年的同學會你一定要參加,因為你會成為倍受尊敬的人。
3 ^8 ]& E. s' U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