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本月組織去洛陽參觀實習半個月,看了很多,想了很多,吃了更多。期間又接到幾個單位的面試電話,心中頗有不解。午間聚餐,談畢業訴離別,兩瓶藍帶下肚,借著酒精瞎打一堆字,且當博社友一笑。 第一天去了農耕博物館,講解的妹紙是那么多天唯一一個木有高原紅不是國字臉的妹紙,(是不是天氣原因洛陽的美女們都不出來了?)不愧是面對領導人的,形象氣質就是佳,光看她就值回票價了。大家閃光燈對著她閃個不停,連我們即將退休的系主任也把持不住端起相機!順便把安全色和安全線警戒線搞清了。以前對5S之類的沒有直觀的認識,以為就是畫幾條各種顏色的線而已,后來到了車間才明白老外發明5S的良苦用心。 第二天去了第一裝配廠,工程機械四輪一履,車支撐輪的那臺多軸立車深深的震撼了所有人,組合夾具倒是沒有我想象的多,夾具全部是氣動的,多為雙作用氣缸。以前課設時老師說過撥叉腳兩內側面只能銑。那天看見卻是兩個撥叉開口相對在車(不過看起來換刀頻繁),開眼界了。對于幾何公差超差的撥叉就是大錘來一下,不知道這么敲會不會加快裂紋擴展之類的?車工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手套,就是吃肯德基的那種手套,垃圾有專門的分類垃圾箱(分類很細)。 第三天去了第一發動機廠,各種各樣的組合機床看的眼花繚亂。特別是那個用滾珠絲杠的平行四邊形起重機機構之巧妙讓帶隊老師也為之鼓掌。特別是做缸體的組合機床流水線,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流水線把工件送到一個架子中,液壓擺動馬達帶動架子繞軸線擺動,期間工人還用木棒敲擊架子,細問之下這玩意的作用就是為了清除切屑。想問問如果做一個氣動吹除機會不會比液壓來的省錢呢? 第四天去了鑄造廠,98年德國KW公司的全自動線。本來只要7個人,但為了工人不下崗拆除了大量的自動化設備,靠人工來做,一條線變為80個人。當叉車頂著鐵水從身邊5,6米經過時,講解師傅說了一句話:美國賣技術,幾張紙;日本歐洲賣設備,幾條線;中國賣產品,幾塊鐵;亞非拉賣資源,幾卡車。 后來就是第三裝配廠,最坑爹。什么都不講解,一問三不知。就是裝配線看了一圈,他們的平行四邊形起重機的液壓缸是球鉸而不是耳鉸,個人猜測應該是為了適應偏載。發現整車測試也是流水線的,房頂滑軌有滑塊,滑塊上的管子與發動機排氣管相連。滑軌上有統一的尾氣凈化排放。整車從頭走到尾測試完成,滑塊在滑軌上滑動,完成尾氣的排放收集,感覺結構跟無杠氣缸有點類似,不過美麗的講解妹紙撲閃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無辜的來了句:對不起,我也不知知道其原理。 然后就是工裝廠,第三裝配廠機加工廠,油泵廠,齒輪廠,東晨模具廠。那幾臺拉刀刃磨磨床年齡恐怕比我們系主任都大,拉床基本不用了。做格里森錐齒的機床(純機械控制)上面銘刻的CCCP訴說著曾經的輝煌,也擺在那生灰塵。邊上也是做格里森錐齒的,天津第一機床總廠,西門子的數控系統。氣動的砂輪倒角機也好破,六軸,單軸的半自動車床居然也在用,凸輪推桿的微調機構跟螺旋千分尺的微調機構相同。(去年海交會上看到過臺灣廠商帶來的單軸半自動車床)一臺數控液壓立拉的全自動尾架故意拆了,原因與鑄造廠一樣,還是為了增加就業崗位。看了下是長沙機床廠出的,居然用了徑向柱塞泵(書本上不是說這種泵轉動慣量大沒人用嗎?)日本川力的液壓。DMG的DUOBLOCK萬能五軸聯動臥立轉換鏜銑中心讓人感慨國企就是大手筆,瑞士STUDER的配磨床在90年代居然就用了人造大理石床身了,據說海運來時出現了一道裂紋但依然不影響它加工出間隙1~3UM的油泵柱塞付。(圓度0.5UM,素線平行度0.6UM,素線直線度1.0UM) 中信重工那臺一萬八千五百噸自由鍛油壓機基本上中央領導都看過。直徑16M最大模數約67的滾齒機亮瞎了我們的雙眼。冷卷160MM熱卷250MM的卷板機也是第一次見。引用講解師傅的話:你們參觀的拖廠就是小孩子過家家,是個爺們就應該玩這種大東西才過癮! 洛軸的滾動體(鋼球)居然是棒料切斷鐓出來的(冷熱都有),以前一直以為是扎出來的。裝配車間也進去了,一開始說裝配是純手工的還以為很高端要穿防塵服啥的(像富士康一樣那種),結果進去一看。把內外圈擺好,放入鋼球,(最后一個鋼球暫時不放)之后用腳踏式杠桿壓機把外圈由圓形壓成橢圓形(微變形),這樣與內圈的距離就會變大,即可放入最后一個鋼球。之后放入上下保持架,再用鉚釘鉚接保持架即可。特別是那個腳踏式杠桿壓機,沒有限位,沒有可調。放不進去了就用力踩一下擴大距離。不明白即使是彈性變形材料也應該是有次數限制的,況且每一次的彈性變形也會導致殘余應力的積累。怎么就能隨便用力壓呢?實在是不理解,求各路大俠解答! 在洛陽時接到幾個個電話,福建海源愿意要我,售后,全國到處出差,福建海源是做液壓機(廢渣做的磚頭),現在準備進入復合材料壓機(汽配)領域,我進去的話就是這個部門第一批干部了,工資就2K多。還有一家是福建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下工地,工資福利比前一家好得多,發展的話因為是家里的關系所以也不會差。怎么選擇?我個人不喜歡出差和下工地,更愿意在車間。但是如今這就業情況也沒有更多的讓我挑三揀四了。兩個工作都要求懂設備走一線。各位社友給點意見啊?兩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小弟跪謝了。 半個月很快,龍門石窟不好玩,洛陽流水席倒好吃。還有洛陽人的素質挺高的,很愛排隊。下雪時我們這些從來沒見過學的南方孩紙成了路人眼中的二百五。最后一天燃油噴射公司的總工給我們講座時,說了一句話:國企嘛,吃不飽,餓不死,年齡熬,清貧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A6 Y s: E* I6 Z7 u# S( F6 g, U8 H9 B/ f, J8 ?* e
) b9 c% n2 u% a補充內容 (2012-12-17 11:37):
1 {5 A8 a2 f( N+ f* X. i怪我疏忽,前面說的幾個都是一拖的具體車間,剩下的就是中信重工(礦山機械設備廠與發電設備廠)和洛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