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說下我磨鉆頭的歷史,我是學車工的,在出師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磨鉆頭有一種無助的感覺。當時帶我的是位退休返聘的老師傅,他對我們的要求就是兩邊對稱一樣高。影響最深的就是當時鉆6mm的孔,鉆頭沒進入前抖得厲害,只好在刀架上夾持一鐵棒支持住鉆頭以減少抖動。" m6 @9 O& P* P0 K5 o
2 u' Q6 w4 |$ _3 [' F
后來參加工作,又閱讀了《機械工人切削手冊》,再加上有老師傅的鉆頭樣板,慢慢也就會了修磨橫刃和橫刃前角,還有分屑槽。當時覺得磨群鉆好難,再說現在的也夠用了,所以對群鉆未做太多研究。一晃眼好幾年過去了,雖然我是車工,但是我磨的鉆頭比我線上大多搖臂鉆和加工中心的人磨的都好用。2 A: r$ ~8 _& G1 }: e2 \
- s q; Z5 L$ _1 y7 i
近段時間,由于住址處無電腦、無電視。于是又把切削手冊里的磨群鉆看了一遍,完全是為了打發時間才拿起這本書的。事有湊巧,剛好碰上一直徑60mm長度400多的棒料上要打一直徑34MM的孔,(兩頭打)突然就有了想磨一個群鉆的想法,主要是想見證一下群鉆和我平時只磨橫刃+分屑槽到底有什么區別。
; Y% y4 j4 Z; H9 O' C, b
/ e& N5 Z, b3 k5 ^9 H+ z# N于是憑前幾天看書的印象來磨這把34MM的鉆頭,鉆頭對稱度和兩邊高低我自信能保證,不算學徒,只算參加工作畢竟也是磨了十多年了,這點基本功練也該練出來了,所以我自己認為關鍵是在月牙槽的刃磨上。
! r: w$ y( X, i: u
' R$ k, J% @" @) Y$ Y/ { [事實也確實如此,總共3根棒料,第一根打完一頭掉頭打時,內刃崩裂。修磨后第二根同樣如此。最后一根打完后才發現內刃已經崩裂,只不過鉆孔過程中我沒發覺而已,但是居然打完了,連我自己都覺得神奇。# W) c; x' @6 u0 i; q9 U5 |
2 i9 ]2 ]% E) Y7 [9 O下班后對照手冊分析了下,手冊上說的橫刃要比我磨的小的多,但是我現在的主要情況是崩內刃,橫刃太小會不會更容易崩裂?由于身邊沒有這類高手,只好來社區請教,望有高手指條明路。
5 P+ l* x3 H! x+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