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大家描述一下:電機軸載荷端軸承是NU317,裝配處原來因為軸承內圈轉動磨損,經過補焊后車床再加工,過盈量預留5絲。這個尺寸是采納A工程師的建議并一手加工的,在裝配的時候采用熱裝方法,溫度加熱到100度左右(是我自己平以前的經驗加熱的溫度,憑手感,收放上去感覺燙,能放一小會。)但是軸承無法裝進預定位置。后來詢問B工程師,經過千分尺測量得到的尺寸他講過盈量太大,按正常來講只需1到1.5絲的過盈量即可,而且B工程師對于熱裝溫度的建議是最多到120度的溫度,過高溫度裝配對軸承不好(會有什么影響沒問)。而回頭問A工程師他講溫度至少要200度!!
- M8 v# s, g! q& e. E: n, z/ n現在就是我的矛盾點出現了:A工程師的觀點,過盈量5絲沒問題,問題在加熱溫度不夠,至少200度。
& D7 V2 [4 E1 S* n B工程師的觀點,過盈量太大,1到1.5附和標準,溫度不能太高,120度。' Z9 {1 I- P7 L1 p; q6 V2 c
我的觀點:片面贊成B工程師的說法,只是覺得他講的溫度有點低,我認為應該在150度左右,不贊成太高。而B工程師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據他講之所以預留5絲是考慮到之前的軸承磨損可能就是因為過盈量較小(已經無法求證)造成內圈轉動磨損,所以這次加工故意預留較大過盈量,過盈量硬一點不會產生同樣的問題(內圈轉動),但不會影響裝配。
( U/ k# N5 P2 I. a 所以我很糾結,相信我的描述大家能理解,就是兩個工程師的觀點誰的正確?求論壇高手指點一下,按標準軸承裝配到底過盈量是多少?熱裝的話溫度控制在多少適宜?像A工程師講的為預防個別情況出現能不能不按常規特別處理?- g. h S: s/ w9 v4 r& ?' i(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