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自我介紹開始吧,上的三本,專業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很雜的一個專業。畢業后去了一家做汽車輪轂的廠子,私企,是一家代工廠,生產出來的輪子貼上戴卡的品牌,職位是儲備大學生,八月份進入廠子輪崗,現在已經輪完熱處理,在機加車間開數控車床。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把輪子夾在車床上,然后加工,每個班大概可以加工一百五到兩百個,三班倒。
4 K! I# S, `) X: _- e* {. V/ i 基本情況就是這樣,總之就是在生產第一線實踐,我心態還好,肯吃苦,我知道這是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l" @+ w/ Y* Y; k* R2 o
接下來,談感受吧,先從學到的東西說吧,因為輪崗所以接觸的的確很多,各種機械結構,液壓氣壓,熱處理,數控等,基本大學學過的理論在廠里都看見了。但學的最多的還是數控加工,因為給我定的是機加車間,對車床的結構,操作,加工程序等有了大體的認識,現在可以獨立開一臺機床進行生產,下一步準備學編程,用mastercam之類的。9 N2 [$ Y: ^3 ?/ B4 g; c+ @
然后說說學的另外一方面吧,就是心態的轉變,由同學變為同事,這個心態和角色的轉變,做人和做事等,最大的感觸是,我的“棱角”在一天天的被磨平,心智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不多說,各位都懂。
* x3 k: Z$ Y7 G7 [' S7 S 現在每天想的最多的是自己以后的發展,我是想一心一意搞技術的。: \$ ?# k8 i" \1 E2 {9 q6 G5 P
說下我的想法吧,目前我們廠子里體力活還是很多,繁重單調,每天招人,每天也走人,我就想,以后這些能吃苦的工人老了,新生代的八零九零后能干這些體力活嗎,我目前來說每個班就得搬運三噸到四噸的重量,不多也不少,那些轉線的每天搬一千多個輪子,還是那種剛鑄造出來的毛坯輪,所以我就認為,以后的自動化控制,機械搬運,機械傳遞等是個方向,不僅我們廠子,我認為整個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也是,勞動力沒有以前那么廉價了,誰也不愿意干那種是個人就可以干得活了,員工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權益,新聞里說富士康都有采用機器人完場簡單單調的工作,我覺得以后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很有潛力。: ^& |8 v! M' c8 u: ]: v
但目前的問題是,廠子不愿意買那些自動化設備,就拿一臺機械手來說吧,百萬左右,而一個工人的年薪也就四萬左右,所以一臺機械手可以頂幾個工人十年的工資,公司絕對不會花大價錢買這些設備的。而自己開發又絕不可能,據我了解,那些電機,減速器之類的都得進口,記得看過一個報道,一臺機械手出問題了,中國的維修工把一個齒輪拆下來,再按上去精度就變了,絕非配合公差那么簡單,還得請老外從國外飛過來。9 L) r; Q" Q9 b9 p) j% E
而看以往的大學生,混的好的有當上工段長的,有搞維修的,月薪四千左右,但我不想成為那樣,總覺得沒有核心競爭力,而想搞自動化,公司也沒這個條件,自己也沒足夠的基礎,對步進電機,單片機,PLC的只是接觸過,沒用過,但我可以學。
$ k% [* M6 f0 q7 ]1 J 我想從機械轉自動化這個方向,不知這個路怎么走,我剛畢業,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現在想著做點自己可以做的,然后一步一步來,就是先就業后擇業型的,我覺得在這家代工廠前途不好,想問問搞自動化的前輩們,給點意見吧,還有,我英語六級,口語也行,但現在每天都在遺忘,不過我覺得英語好肯定是個優勢,目前自學機械工程英語,各位前輩給職場上迷途的我指點指點吧,謝啦~7 k0 c2 t3 x4 h2 l* `: c
,% n% _ T+ g5 b
x. h# B1 d3 Y8 o |
|